合成记录论文_张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深度,震源,方程,密度,子波,曲线,声波。

合成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华[1](2019)在《VSP测井资料在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分为计算波阻抗曲线、对波阻抗曲线进行时深转换、计算反射系数曲线、将反射系数序列与子波进行褶积4个步骤。对波阻抗曲线进行时深转换一般采用方法是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简单的积分,但存在两个问题:①在井的最浅部很难进行声波测井,因为缺少浅部的声波测井数据,导致求得的时深关系存在绝对误差;②声波测井数据存在误差,当对测井数据沿着几千米的深度积分时,误差也在累积。通常情况下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井旁地震道进行对比时需要进行整体漂移及局部拉伸压缩。而VSP测井资料可以提供精确的时深关系,利用VSP测井资料对波阻抗曲线进行时深转换,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不需要整体漂移,也不需要进行局部拉伸压缩就可以与井旁地震道很好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金陵,徐美茹,叶月明,王兆旗,王宗仁[2](2019)在《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前深度偏移已是现今主流成像技术,然而在深度域难以合成地震记录,造成层位标定和确定性地震储层反演无法在该域完成。深度域成像结果通过深时转换到时间域完成解释,导致解释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点扩散函数非稳态褶积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从时间域子波引出空间域点扩散函数,并详述了点扩散函数的非稳态褶积模型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且具有较高精度。(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9年04期)

李海明,刘颖华[3](2018)在《密度测井曲线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密度曲线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很少被单独关注,依据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反射系数公式简化处理,使声波曲线与密度曲线对反射系数的贡献由隐性化变得显性化,对密度测井曲线在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认识。通过使用一口井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密度测井曲线对合成记录质量的影响,使用实测密度曲线合成的地震记录质量优于用转换密度且显着高于用常数密度得到的合成记录。(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鑫[4](2018)在《τ-p变换与合成震源记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和地震勘探的进一步需要,迭前深度偏移已成为目前主要的偏移方法,迭前深度偏移的难点之一就是偏移数据量非常大,计算速度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合成震源记录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多个单震源记录合成一个合成震源记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偏移的数据量。本文利用基于τ-p变换的频率域合成算子,在频率域内生成合成震源和合成震源记录,通过将合成震源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得到合成震源记录与合成算子对单炮记录作用得到的合成记录进行比较,来验证理论上得到的合成震源记录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11期)

魏脯力,孙建国,孙章庆,孟祥羽,李懿龙[5](2018)在《波前构建法合成反射地震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反演问题中,一个快速准确的正演算法至关重要。相对于有限差分正演来说,射线类的正演恰好具有这样的优势。常规的波前构建法基于运动学射线追踪与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方法框架,通过网格定位与转换得到了任意点上的走时与振幅信息。为了计算反射波场,一种实现策略是分阶次(Rawlinson et al, 2004)射线追踪,即首先由源点追踪到界面,考虑经界面反射后的射线追踪参数变化,然后再(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1: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期刊2018-10-21)

毕俊凤,才巨宏[6](2018)在《一种水平井合成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方法——以沾化凹陷桩202-平1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平井钻进方向与地层次序相反,合成记录反映的界面信息同地震剖面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合成记录制作及标定方法。首先对水平段测井曲线从井底反向求取声波时差及密度曲线,并在原井底位置虚拟一口直井,将反向后的声波时差及密度曲线作倾角转换后加载至该井,计算波阻抗和反射系数。同时对地震数据体沿倾斜地层的底界面拉平,在拉平处理的地震数据体上提取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得到合成地震道,并与虚拟井的井旁地震道对比调整完成井震标定。采用该方法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桩202-平1井进行了合成记录的制作与标定,明确了中生界内部各组段分界面及大套油层段在地震剖面上的对应关系,达到了水平井层位标定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8年05期)

张红静,刘超颖,王学慧,田振平,黄娜[7](2018)在《基于波动方程正反演的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制作准确的深度域合成记录是深度域地震资料进行层位标定的关键步骤。本文深入探讨了制作深度域合成记录的方法原理,提出利用波动方程正反演进行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首先对声波测井速度和密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低频背景速度、高频测井速度和密度,并求取反射系数;其次,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一维初值粘滞声波方程得到时间域合成记录(正演过程);第叁,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一维初边值粘滞声波方程得到深度域合成记录(反演过程);最后通过调整低频背景速度完成深度域合成记录与深度域地震剖面井旁道的层位标定。通过实际深度域地震资料的应用,证明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层位标定吻合度较高,可用于深度域层位的精确标定和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本文来源于《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电子论文集》期刊2018-04-24)

李鹏飞,黄诚,高莲花[8](2017)在《流体替换对合成地震记录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体替换是研究流体对岩石弹性参数影响的有利手段,其对于地震属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了四层介质模型的基础之上,基于Gassmann方程对储层进行了流体替换,采用褶积模型,运用matlab语言编程考查了不同孔隙度储层中含有流体时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研究结果表明,当储层孔隙中完全被水替换后,储层上、下两层反射振幅在地震记录上明显增强,在临界孔隙度范围内随着替换孔隙度的增大反射振幅能量减弱,反射振幅变化率变化较小。研究基于流体替换的地震正演响应对于流体识别、储层预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杜萌,卢磊勋,陈彦梅,杜常桥[9](2016)在《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原理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地震记录是将测井、地质、地震相结合的桥梁,是一种在井眼位置,由测井曲线数据与地震子波褶积生成的地震道模型。目的在于与井附近的地面实际地震数据对比进行层位标定,为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奠定基础。合成地震记录是架在深度域的垂直方向的测井数据与时间域的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地震剖面的桥梁。并且经过校正的声波测井可以提供一个更精确的时间深度关系用于稍后的时间域向深度域转换。本文简述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原理及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17期)

陈可洋,赵宝山,李永臣[10](2016)在《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即基于线性时不变假设,先将深度域数据转换到伪深度域,与伪深度域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然后再转换到深度域,解决深度域非线性时变褶积问题。采用层状介质模型和逆时偏移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并成功应用于标定实际深度域地震成像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实现,制作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准确可靠,可以为深度域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6年04期)

合成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迭前深度偏移已是现今主流成像技术,然而在深度域难以合成地震记录,造成层位标定和确定性地震储层反演无法在该域完成。深度域成像结果通过深时转换到时间域完成解释,导致解释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点扩散函数非稳态褶积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从时间域子波引出空间域点扩散函数,并详述了点扩散函数的非稳态褶积模型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且具有较高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华.VSP测井资料在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9

[2].张金陵,徐美茹,叶月明,王兆旗,王宗仁.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

[3].李海明,刘颖华.密度测井曲线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4].刘鑫.τ-p变换与合成震源记录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

[5].魏脯力,孙建国,孙章庆,孟祥羽,李懿龙.波前构建法合成反射地震记录[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1: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2018

[6].毕俊凤,才巨宏.一种水平井合成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方法——以沾化凹陷桩202-平1井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8

[7].张红静,刘超颖,王学慧,田振平,黄娜.基于波动方程正反演的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C].CPS/SEG北京2018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电子论文集.2018

[8].李鹏飞,黄诚,高莲花.流体替换对合成地震记录影响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

[9].杜萌,卢磊勋,陈彦梅,杜常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原理与方法[J].山东化工.2016

[10].陈可洋,赵宝山,李永臣.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16

论文知识图

自然电位曲线拟声波重构示意图单道信号时频谱分析(第5道信号)波前后记录对比图各油层组不同饱和度下泊松比变化率曲...南北向连井剖面图_J1711校前、后合成记录对比...

标签:;  ;  ;  ;  ;  ;  ;  

合成记录论文_张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