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误差补偿论文_周显峰,李杰,刘辛军,陈俊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误差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误差,精密,软件,数控机床,在线,加工中心,加工。

软件误差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周显峰,李杰,刘辛军,陈俊宇[1](2018)在《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垂度误差补偿功能,开发一种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该软件通过导入给定检测策略下激光干涉仪与R-test的检测数据以及辅助工装的几何参数建立辨识方程组,通过十叁线辨识方法实现平动轴几何误差辨识,通过偏置球心R-test方法实现转动轴几何误差辨识,以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垂度误差补偿文件为模板,输出可被数控系统自动识别的误差补偿文件,最后通过装载补偿文件实现机床几何误差的自动补偿。该软件内部集成几何误差检测策略,将辨识算法和补偿技术进行自动化封装,避免了误差辨识和补偿过程的繁琐性,有效提升了几何误差补偿效率。(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5期)

王一璋,何小妹[2](2013)在《基于混合编程的四坐标测量仪误差补偿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坐标综合测量仪的特点,采用VB.NET、MATLAB和Access等多种软件混合编程的模式,基于RationalDMIS开发接口,开发了误差仿真分析应用软件,实现了四轴误差的软件补偿,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比对。(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3年01期)

沈超,于存谦,化春雷,李炎[3](2012)在《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款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以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为平台,给出了机床轴运动的综合几何误差模型,阐述了综合几何误差的软件补偿实现方案,并利用激光干涉仪对上述补偿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软件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2年09期)

岳红新,张鹏程[4](2011)在《具有丝杠热误差补偿功能的在线检测软件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丝杠热变形的非线性等特点,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丝杠热变形误差模型。同时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补偿软件,该软件可以同时对机床几何误差与主轴、丝杠热误差进行补偿,有效地提高了在线检测精度。软件系统在MAKINO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补偿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1年07期)

高慧,杜建军[5](2011)在《超精密车床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体系统运动学误差分析理论为基础,根据超精密金刚石车床Nanoform200的"T"型结构布局和误差分布情况,推导出了包含各项几何误差的超精密车床相对运动约束方程;求解此方程就可以得到补偿几何误差后修正的数控代码值。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针对光学器件加工的超精密车床的误差补偿软件。通过实际切削实验表明,该补偿技术能使光学器件的超精密车削加工的轮廓精度提高50%。(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李永桥,谌永祥,王彭结[6](2010)在《数控机床误差检测及其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数控机床误差产生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现有误差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数控机床误差的软件补偿技术。通过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可以进一步提高机床的精度,为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0年11期)

李海峰[7](2010)在《小非球面超精密加工与误差补偿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精密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开发是先进光学制造领域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超精密加工现在正在向纳米级精度迈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非球面的超精密加工是微纳制造技术的顶峰,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积极的研究,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难题,如何能够开发出高精度的非球面数控软、硬件加工装备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同目的。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非球面加工技术及加工装备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开发非球面数控加工软件系统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在深入研究几种常用的非球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控轨迹控制的数学模型,为数控加工软件的编制做了必要的准备。分析了工件表面粗糙度非均匀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速进给的方法来实现加工后的粗糙度均匀化。高精度加工,误差补偿是关键。通过分析测量误差、对心偏差、砂轮半径磨损等误差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误差补偿模型,并提出了有效的补偿方法。本文利用C++ Builder软件为开发平台,根据加工、补偿模型,编制了非球面数控加工补偿软件。软件各功能模块运行准确可靠,配合协调,软件运行界面简洁美观、操作简单方便。在输入相关的加工参数后,可以得到直接用于数控加工的程序代码。加工后,如果工件的形状精度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处理获得补偿加工程序,再次进行加工,实现对产品的高精度制造。利用参数轨迹显示模块与加工过程动态仿真模块,有效的避免加工干涉,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最后,对该非球面加工补偿软件进行了运行测试,软件运行稳定。用该软件生成的数控程序进行了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实验,通过对实验加工后工件面形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进行了补偿加工,结果表明软件生成的数控程序是正确可行的,误差补偿精度已达到预期目标,验证了该开发软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05-12)

陈欢,章青[8](2006)在《基于误差补偿的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软件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软件误差补偿技术进行研究,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了在线检测误差补偿软件,并对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检测系统的几何误差模型的建立、测头误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可以同时对测头误差、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补偿,有效地提高了在线检测精度。软件系统在MAKINO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06年10期)

樊斌[9](2006)在《液压传感器应用中的软件误差补偿及抗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液压传感器使用中的零点漂移、线性误差、信噪比、干扰脉冲等问题,用软件方法来进行处理,为此使用了掉电数据不丢的E2PROM存储器,以记录补偿误差的计算数据。系统中使用了高速A/D,使系统在软件补偿后仍显示出很好的实时性,适合系统对数据采样速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06年09期)

[10](2006)在《传感器温度误差补偿的软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在有些方面,温度误差已成为提高高精度传感器性能的严重障碍,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应用场合。事实上,传感器测量系统目前已大量引入了单片机来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因此,用单片机自身的特点和软件来解决传感器温度误差难题是一条有效途径。在一个单片机传感器测(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应用》期刊2006年08期)

软件误差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四坐标综合测量仪的特点,采用VB.NET、MATLAB和Access等多种软件混合编程的模式,基于RationalDMIS开发接口,开发了误差仿真分析应用软件,实现了四轴误差的软件补偿,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比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误差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显峰,李杰,刘辛军,陈俊宇.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龙门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软件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

[2].王一璋,何小妹.基于混合编程的四坐标测量仪误差补偿软件开发[J].机械工程师.2013

[3].沈超,于存谦,化春雷,李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

[4].岳红新,张鹏程.具有丝杠热误差补偿功能的在线检测软件的开发[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

[5].高慧,杜建军.超精密车床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李永桥,谌永祥,王彭结.数控机床误差检测及其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

[7].李海峰.小非球面超精密加工与误差补偿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D].湖南大学.2010

[8].陈欢,章青.基于误差补偿的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软件的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

[9].樊斌.液压传感器应用中的软件误差补偿及抗干扰[J].液压与气动.2006

[10]..传感器温度误差补偿的软件实现[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

论文知识图

软件误差补偿的流程图超精密车床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研...软件误差补偿流程软件误差补偿原理图计算机控制加工中心在线检测及软件误软件误差补偿方法的原理图

标签:;  ;  ;  ;  ;  ;  ;  

软件误差补偿论文_周显峰,李杰,刘辛军,陈俊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