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渗漏率论文_郑莉,杨斌,胡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解质渗漏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解质,泽兰,可溶性,毒素,抑菌作用,烤烟,电导。

电解质渗漏率论文文献综述

郑莉,杨斌,胡小龙[1](2006)在《灰葡萄孢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化学物质的研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杨斌,余静,陈勃[2](2005)在《松针褐斑病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对几种真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能够伤害紫茎泽兰叶片,引起细胞电解质渗漏。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的伤害活性最强,LA-I次之,LA-II最弱。孢子萌发试验和菌丝生长试验显示,紫茎泽兰电解质对青霉菌、木霉菌、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泽兰尾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毒素粗提液对供试真菌的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分析认为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与泽兰尾孢菌混和将可能提高对紫茎泽兰的除草效果。(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05年03期)

丁灿[3](2001)在《电解质渗漏法在植物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电解质渗漏法在植物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 .样品经低温处理后 ,电导率增高 ,表明细胞膜的透性变大 ,以膜透性变化的大小为依据来判断细胞膜受害的程度 ,以此来评价植物抗寒力的大小 .指出其计量方法 :用处理电导率值 /煮沸处理电导率值× 1 0 0 %来计算更为方便、实用(本文来源于《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佘小平,贺军民[4](2001)在《吸湿—回干处理降低番茄种子电解质渗漏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吸湿—回干处理降低番茄种子电解质渗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吸湿—回干处理降低番茄种子电解质渗漏的效应产生于吸湿阶段。随吸湿时间延长 ,电解质渗漏下降 ,而 SOD、CAT活性上升。 m 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对电解质渗漏下降和 SOD、CAT活性上升均无抑制作用 ,表明吸湿处理降低电解质渗漏、提高 SOD、CAT活性的作用与 m RNA和蛋白质合成无关。吸湿和吸湿—回干处理后 K3Fe( CN) 6 还原活性显着下降 ,表明膜的生理生化状态发生了某种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何青,张俊华,熊芳[5](1995)在《鲜花衰老过程中SOD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鲜花衰老过程中SOD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何青,张俊华,熊芳(长沙电力学院生地系长沙410077)在植物的衰老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有研究表明:鲜花衰老伴随着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变化[1].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和大气污染、低温、干旱...(本文来源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2期)

李玲,付翀,郭绍川[6](1994)在《温度胁迫下杂交稻幼苗内源AB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变化(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杂交组合(威优63,威优287,汕优63,汕优287)幼苗无论经过温度胁迫(2C.40C)与否,不育系V20A的成化系统的ABA含量高于不育系珍汕97A的汕优系统,汕优287高于汕优63。低温胁迫下,内源ABA含量变化与电解质渗漏率无相关性;高温胁迫下,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1994年02期)

伍贤进[7](1993)在《土壤含水量对大田期烤烟叶片组织电解质渗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含水量对两烤烟品种Nc_(82)、K_(326)伸根期和旺长期的叶片组织浸提液电导度的影响显着,但对成熟期的影响较小。两品种所受影响的程度因生长期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伸根期为K_(326)>Nc_(82),旺长期则是Nc_(92)>K_(326)伸根期和旺长期两品种叶片组织浸提液电导度与土壤持水量的百分数的分子呈极显着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怀化师专学报》期刊1993年06期)

董汉松,王金生,方中达[8](1993)在《大白菜幼苗在软腐病诱发过程中组织电解质渗漏检测方法和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白菜幼苗接种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用厌气技术诱发软腐病。研究了幼苗在发病过程中电解持渗漏的测定方法和条件。用测K~+法和电导率法测得的电解质渗漏率在大白菜品种间的差异和随厌气时间而变化的趋势两方面相一致。带菌组织电解质渗漏发生的时间早、速度快,在厌气处理前期,电解质渗漏率与组织含菌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几种厌气处理条件中,厌气程度对组织早期电解质渗漏无明显影响;在21—27℃下,厌气处理早期电解质渗漏程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作者认为,厌气处理早期组织电解质渗漏是寄主的一种病理学反应,厌气处理和测定条件对研究组织电解质渗漏与病害发生间的关系有关键影响,文章据此提出了适宜的测定方法和条件。(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1993年02期)

戴献英[9](1989)在《电解质渗漏法测定割手密抗寒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解质渗漏法对云南割手密50个无性系进行了抗寒性测定,结果表明,割手密的电解质渗漏率:(1)随原生长地点海拔的上升而下降,相关系数r=-0.669,p<0.01;(2)随原生长地点纬度增高而降低,相关系数r=-0.551,p<0.01;在相近的纬度范围内,决定电解质渗漏率高低的因子是海拔;在相近的海拔范围内,决定电解质渗漏率高低的因子是纬度。(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3期)

电解质渗漏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能够伤害紫茎泽兰叶片,引起细胞电解质渗漏。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的伤害活性最强,LA-I次之,LA-II最弱。孢子萌发试验和菌丝生长试验显示,紫茎泽兰电解质对青霉菌、木霉菌、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泽兰尾孢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毒素粗提液对供试真菌的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分析认为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与泽兰尾孢菌混和将可能提高对紫茎泽兰的除草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解质渗漏率论文参考文献

[1].郑莉,杨斌,胡小龙.灰葡萄孢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化学物质的研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

[2].杨斌,余静,陈勃.松针褐斑病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对几种真菌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5

[3].丁灿.电解质渗漏法在植物抗寒性鉴定中的应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4].佘小平,贺军民.吸湿—回干处理降低番茄种子电解质渗漏的机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

[5].何青,张俊华,熊芳.鲜花衰老过程中SOD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6].李玲,付翀,郭绍川.温度胁迫下杂交稻幼苗内源AB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变化(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

[7].伍贤进.土壤含水量对大田期烤烟叶片组织电解质渗漏的影响[J].怀化师专学报.1993

[8].董汉松,王金生,方中达.大白菜幼苗在软腐病诱发过程中组织电解质渗漏检测方法和条件的研究[J].山东科学.1993

[9].戴献英.电解质渗漏法测定割手密抗寒性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

论文知识图

3 外源腐胺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电解质2 干旱胁迫对丹参幼苗叶片 MDA 含量(A)...低温胁迫下杂种杨树无性系电解质渗多效唑对东魁杨梅叶片丙二醛含量和~#...不同浓度LaCl3对硝酸盐胁迫下黄瓜叶片...NaC l胁迫下不同砧木黄瓜嫁接苗与自根...

标签:;  ;  ;  ;  ;  ;  ;  

电解质渗漏率论文_郑莉,杨斌,胡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