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早期原互棱齿象和皇冠鹿的化石记录及其对中国山旺阶的地层学意义(英文)

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早期原互棱齿象和皇冠鹿的化石记录及其对中国山旺阶的地层学意义(英文)

论文摘要

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年代序列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山旺期早期(20~18Ma)的哺乳动物化石记录却非常缺乏。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东地点索索泉组上部山旺期早期(18.6 Ma)的化石,包括早期欧亚大陆象类和早期鹿科动物。其中,嵌齿象的M2第二脊具有发育良好的副齿柱三叶,因此可以鉴定为原互棱齿象未定种(Protanancus sp.),属于铲齿象科(Amebelodontidae),形态上比山旺期晚期的短吻原互棱齿象(P. brevirostris)和托氏原互棱齿象(P. tobieni)原始。而鹿科的鹿角化石具有比较小但高的掌状部分,因此被鉴定为皇冠鹿未定种(Stephanocemas sp.),属于柄杯鹿亚科(Lagomerycinae)。通过形态学对比认为,该鹿角在系统演化上非常接近皇冠鹿和柄杯鹿(Lagomeryx)的分化位置,并与原始的卢瓦鹿(Ligeromeryx)相去不远。以往的研究证明,长鼻类和鹿科动物在中国出现在谢家期和山旺期之交,因此,巴尔我义东地点原互棱齿象和皇冠鹿的发现首次提供了在这一地区寻找长鼻类和鹿类的重要线索,并且有可能建立山旺阶的下界层型。新材料的层位过去在中国境内很少发现化石,因此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山旺期早期的哺乳动物面貌。

论文目录

  •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 Geological settings
  • 3 Systematic paleontology
  • 4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Shanwangian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世骐,李春晓,张晓晓,江左其杲,叶捷,李录,李福昌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早中新世,山旺阶,索索泉组,原互棱齿象,皇冠鹿

    来源: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自然博物馆,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20070203,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2001,41430102,41625005),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15FY310100-14),中国地层委员会(编号:DD20160120-04)资助~~

    分类号: Q915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81108

    页码: 133-154

    总页数: 22

    文件大小: 17740K

    下载量: 48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晚更新世鹿科化石新种类[J]. 人类学学报 2009(03)
    • [2].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皇冠鹿—新种(英文)[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4(02)

    标签:;  ;  ;  ;  ;  ;  

    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早期原互棱齿象和皇冠鹿的化石记录及其对中国山旺阶的地层学意义(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