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观论文_饶丽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主义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安东尼,视域,工党,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观论文文献综述

饶丽玲[1](2019)在《浅谈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大钊在五四运动时期发表了诸多文章,其中就包括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主张。作为李大钊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确立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主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层面上阐明他的社会主义观。他的这些观点极大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革命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9期)

熊桂玉[2](2019)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对其内容体系、创新之处和特色还存在研究不足。本文从内容体系、创新与发展、特色这叁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梳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8期)

赵阳阳[3](2019)在《浅析列宁的“经验社会主义观”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经验社会主义观"。列宁提出的"经验社会主义观"或者说"实践社会主义观"要求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角度,并以它为标准去认识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不仅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8期)

赵荣,赵静[4](2019)在《“中国确实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析弗·尼·舍甫琴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国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俄罗斯学者弗·尼·舍甫琴科在剖析和批判俄罗斯"资本主义掩盖论""意识形态回避论"和"准社会主义论"等误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研究视角,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世界发展体系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横、纵两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解析,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并且基于中俄两国多方面的相似性特点,提出了俄罗斯应借鉴中国经验,寻求本民族特色发展道路的主张。(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期刊2019年03期)

代金平,钟连发[5](2019)在《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及其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继承者,坚定地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立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苏东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的一种成功探索,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强调仍处在世界社会主义低潮背景下,各国共产党人应加强联合,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该党理论上的清醒并未带来实践上的成功,其持续衰落态势未能得到改观。(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9年05期)

袁影[6](2019)在《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东尼·克罗斯兰是英国工党20世纪50年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变革的主要理论家,是当代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他也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形成于二战后英国经济繁荣时期的背景之下,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在对英国社会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工党的传统理论进行批判和修正后逐步系统和完善。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奠定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观的一个缩影,深刻影响了欧洲福利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稳定成分大大减少,在这一背景下,克罗斯兰认为英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前社会主义所讨论的问题也已经不再适用于英国社会。安东尼·克罗斯兰结合英国社会状况的新特点,对工党的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进行修正,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观。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自战前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目标,就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两大新目标进行详细论述,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经济方面的举措,着重强调民主社会主义者在个人自由和文化价值方面所应付诸的行动。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突出体现出伦理性特征,他重点强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平等地位,倡导建立伦理秩序以减少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不仅体现出他个人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包含对柯尔等人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当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个人主观性,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其思想研究过程中应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思考。虽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在其生活背景之下并没有对英国以及西欧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巨大影响,但对当前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却具有深远意义。尤其在欧洲大陆民主社会主义遭受重创的今天,研究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对我们认清当前民主社会主义所处困境,把握其未来走向,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衡[7](2019)在《论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重点,遵循"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理论创新"这条主线,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线索清晰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深刻的理论思维、厚重的历史思维、宏阔的国际视野、鲜明的问题导向、先进的价值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学习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02期)

于萍[8](2018)在《科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遭遇了信仰危机与理论危机。在此背景下,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和当代享誉西方的政治哲学家科恩站出来为社会主义辩护,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道德建构,为社会主义寻求价值规范,确立了平等与共享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虽然科恩没有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伦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辩证统一的丰富内容,提出的道德辩护与价值规范软弱无力,在现实中没有实现的途径,但科恩的辩护与道德建构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反思性的,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价值规范和理论启示。(本文来源于《观察与思考》期刊2018年12期)

田野[9](2018)在《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同时强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文化观。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的态度和看法不仅关系到,更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伦理学的一般规律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观需要从外部道德调控和个体内部道德调试同时进行。(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严书翰[10](2018)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大量精辟的论述。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阐释: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即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四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思想强党、理论建党。在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期刊2018年05期)

社会主义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对其内容体系、创新之处和特色还存在研究不足。本文从内容体系、创新与发展、特色这叁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梳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主义观论文参考文献

[1].饶丽玲.浅谈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J].新西部.2019

[2].熊桂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J].青年与社会.2019

[3].赵阳阳.浅析列宁的“经验社会主义观”及其启示[J].东西南北.2019

[4].赵荣,赵静.“中国确实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析弗·尼·舍甫琴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

[5].代金平,钟连发.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社会主义观及其评析[J].理论视野.2019

[6].袁影.安东尼·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9

[7].王衡.论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8].于萍.科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J].观察与思考.2018

[9].田野.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18

[10].严书翰.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

论文知识图

科研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年度课题...卷首语2006,“十一五”新闻出版的坚实开篇...卷首语2006,“十一五”新闻出版的坚实开篇...卷首语2006,“十一五”新闻出版的坚实开篇...特载立足区情 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喀什地区民...卷首语2006,“十一五”新闻出版的坚实开篇...

标签:;  ;  ;  ;  ;  ;  ;  

社会主义观论文_饶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