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的护理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护理进展

曾秀丽1陈燕丽1李卓球1梁启玲2

(1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2广西玉林市骨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关键词】便秘原因预防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78-03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d~2d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1]。功能性便秘是原发性持续性便秘,而无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即习惯性便秘[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有10%~15%的健康人受到便秘的困扰[3]。国内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达15%~30%[2]。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如肛管直结肠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5]。近年来,对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将功能性便秘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展进行综述。

1功能性便秘常见的原因

1.1饮食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粗纤维食物摄入不足是便秘发生的常见原因。因纤维缺乏至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重吸收而导致粪便干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病人饮食量减少,以致到达直肠的粪便很少,不能触发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6]。

1.2排便方式的改变大便时采取蹲位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7]。由于疾病等,病人只能采用坐位或卧位排便,因不习惯排便方式的改变而至大便排出困难。另外,坐位或卧位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来促进排便很难奏效,从而导致便秘。

1.3缺乏活动因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病人缺乏体力活动,胃肠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8]。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病人,活动受限,使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结肠和直肠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9]。

1.4治疗因素①麻醉影响至肛门括约肌长时间麻痹,使排便反射减弱。②术后切口疼痛至不敢用力排便或肛门直肠手术后疼痛刺激括约肌痉挛,均可造成便秘。③长期过量服用缓泻剂而至肠道黏膜损害、结肠平滑肌萎缩及神经损害,同时肠道对泻药的敏感性降低,久之产生依赖性及耐受性,最终导致严重的便秘[10]。

1.5环境因素由于住院使病人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卧床病人对在床上排便顾虑较多,影响了平时排便习惯,排便习惯被改变造成大便干结导致便秘[11]。

1.6心理社会因素便秘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焦虑、神经质、内向和抑郁的病人,便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2]。病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导致自理能力缺陷,担忧疾病预后等,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导致便秘。

2功能性便秘的预防

2.1饮食指导帮助制定食谱,合理调配饮食,无入水量限制的病人鼓励每天饮水1500~2000ml,以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份润肠软便。睡前饮1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1杯淡盐水,均有助于预防便秘。多食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少食用肉类、油腻食物,对便秘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意义[12]。鼓励病人进食,保持充足的饮食量将有利于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2.2提供良好的排便环境为病人提供隐蔽、舒适、安静的排便环境。需床上排便者,可予屏风遮挡,注意保护隐私,冬天注意便器的保温等。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指导病人自我放松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可看书报等。

2.3生物反馈训练每天晨起后收缩腹肌10min,收缩肛门和排便训练10min,然后排便,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由患者主动完成[13]。

2.4运动干预根据病人年龄、体力、病情等,为其制定个体化运动计划,鼓励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卧床病人可在床上活动,如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进行腹式呼吸、抬臀练习、盆底肌的收缩放松运动等,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肌群的协调能力,利于排便。

2.5避免滥用或长期应用泻药:滥用或长期使用泻药可使肠道的敏感性降低,并形成对某些导泻药物的依赖,使直肠粘膜的应激性降低,出现用药便泻,停药便秘的现象。

2.6心理干预慢性便秘患者常伴随焦虑、抑郁、性格偏执等特点,心理治疗可以使慢性便秘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减少,改善其肠道症状[14]。护士可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掌握其社会生活情况,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心理顾虑,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排便。同时告知便秘产生的原因及不及时解除便秘的不良后果,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与护理

3.1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大多为泻剂,按给药途径可分为:①口服通便药如口服番泻叶、大黄等,但泻药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可造成药物依赖,不宜长期服用。②肛门、直肠给药常用甘油栓纳肛、开塞露低压灌肠,肥皂水、生理盐水灌肠等,甘油栓纳肛、开塞露低压灌肠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但对习惯性便秘的老年病人效果欠佳;肥皂水、生理盐水灌肠属容积性导泻,使用安全,对妊娠便秘或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但研究者本人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灌肠过程中易发生粪便阻塞,灌肠的压力和速度不易调节,易引起患者不适或导致灌肠液不易保留而影响灌肠效果。为此我们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肛管制作了一次性简易灌肠器,即在肛管接口处剪去粗口外漏斗部分,将输液器头皮针去掉,输液管与肛管连接,输液管的上部连接装有灌肠液的输液瓶,并应用于成人便秘的灌肠操作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传统灌肠过程中粪便阻塞,灌肠的压力和速度不易调节,灌肠液不易保留等问题,且操作方便,减轻护士工作量。

3.2腹部按摩法[15]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1cm,2次/d,10~15min/次,幅度由小至大。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严禁按摩。

3.3穴位应用法

3.3.1穴位按摩[16]选中脘、天枢、神阙三穴,顺时针按摩中脘穴(脐上四指)100次,由外向内按揉左右天枢穴(脐旁二指)100次,顺时针按摩神阙穴(脐部)100次,沿结肠解剖位置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走向顺时针按摩50次,自上而下推尾骶骨50次。所有步骤1次/d,晨起或晚餐后半小时进行,共7d,可由患者掌握方法自行实施按摩,或由家属或陪护实施按摩者。结果腹部穴位按摩3d即可改善便秘产生效果,7d后改善便秘效果更为确实。

3.3.2隔姜炙神阙穴[17]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脐部,用75%的酒精擦洗,直至脐孔清洁。取食盐5~8g,填平脐窝,将鲜生姜切成0.2~0.3cm厚的小片,以针穿数孔,置于神阙穴(脐眼),再在姜片上置枣核大的艾柱,点燃施炙,连续炙10柱,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此方法病人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

3.3.3穴位贴敷法[18]方法:将生大黄、木香、苦杏仁按3:1:1的比例加75%乙醇调成膏状,制成1.5cm×1.5cm大小,厚度约0.3cm的贴膏,敷于神阙穴上用胶布固定,每天局部用75%乙醇1ml加湿1次,每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该方法用药途径便捷,起效快,无副作用,有效率92%。

3.3.4耳穴贴压法[19]选取穴位大肠、直肠、三焦、便秘点,以75%酒精棉球消毒后,将中心粘好王不留行籽的方块胶布贴压穴位上并压紧,嘱患者每日每穴自行按压5次,每次轻轻揉按1~2min,以酸胀感或微刺痛感为度。双耳穴位交替贴用,1次/2d,连续按压10d。该方法病人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满意。

3.3.5足底热敷联合穴位按压黄瑾[20]等采用足底热敷联合合谷穴(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孔最穴(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当腕横纹上7寸处),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天枢穴(脐旁2寸),上巨虚(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穴位按揉治疗40例ICU便秘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方法病人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满意。

3.3.6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是集针灸、注射、埋针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疗法,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穆丽萍等[21]取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便秘20例,分别取足三里(双)、天枢(双)、大横(双)、关元、气海、中极、大肠俞(双)、肾俞(双)穴,总有效率为85%,其认为诸穴合用起到调理气血、温阳通便之效。

3.3.7穴位注射疗法[22]梁谊深等用按揉法、扪法及捏法沿双侧足太阳膀胱经第1条侧线(脊柱正中线旁开1.5寸)进行,再于双侧大肠俞穴行穴位注射,实秘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虚秘偏气虚者用黄芪注射液,虚秘偏阳虚者用鹿茸精注射液,虚秘偏阴虚者用参麦注射液,取得较好的疗效。

3.4生物反馈疗法[6]借助声音和图像反馈刺激大脑,训练病人正确控制肛门外括约肌舒缩,从而缓解便秘。对慢性便秘病人在肌电图指导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可取得良好效果。该疗法既是物理治疗方法,又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且具有病人无痛苦、无创伤性和无不良反应的特点。

3.5中药调理加饮食张爱军等[24]采用调肝理脾通腑法辅以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取枳壳30g、厚朴15g、夏曲15g、生白术15g、陈皮10g、槟榔30g,水煎至400ml,早晚分两次口服,每日1剂,再辅以饮食治疗,每日早晨口服生燕麦50g,并保证每日饮水2000ml,分4次饮,每次500ml。连续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94%。

4小结

便秘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便秘不但能引起自体中毒症状,而且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引起便秘的原因诸多,治疗方法也各有特色。近年来对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学会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便秘,采取不同干预方法,将便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为病人减少因便秘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庄秋英,蒋飞.麻油联合推肠法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便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4A):902-904.

[2]关海平,祖卓彦.依托必利与麻仁润肠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79例疗效观察[J].中国航天航空杂志,2009,(8):94.

[3]StevenD.Wexner,GraemeS.Duthie.ConstipationSecondEdition[M].London:SpringerVerlagLondonLimited,2006:4.

[4]赵岩,耿秀云,田金枝.改进开塞露使用方法治疗便秘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544-545.

[5]唐学贵,唐健元,吴至久.便塞通合剂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6,28(12):1767-1769.

[6]潘琼,张雅丽.肛肠科良性疾病手术后便秘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9):2952-2954.

[7]梅懋华.消化道生理学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8-188.

[8]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134-137.

[9]黄琳俐.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B):120-122.

[10]高寅丽,李利亚,李佩文.癌症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5-117.

[11]匡苏源.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3:25.

[12]张建薇,葛兆霞,杨燕.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00-801.

[13]叶钦清.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7B):177-178.

[14]方健,刘翚.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A):35-37.

[15]侯淑敏,陈长香.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110-112.

[16]高志虹,顾沈红,马佩英等.腹部穴位按摩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5):72-73.

[17]黄琳俐,苏秀宁.隔姜炙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便秘[J].护理学杂志,2010,25(18):59.

[18]石正兰.通便贴膏治疗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中旬版:706-707.

[19]张全花,王丽华,郑娟兰.耳穴贴压治疗口服奥斯康定引起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8B):65-66.

[20]黄瑾,姚丽文,张翠娣.足底热敷联合穴位按揉治疗ICU危重患者便秘[J].护理学杂志,2013,28(11):7-8.

[21]穆丽萍,于永铎.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0(6):1121-1122.

[22]梁谊深,谢胜,冯金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29-30.

[24]张爱军,朱叶珊.饮食调理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1,26(5):429-430.

标签:;  ;  ;  

功能性便秘的护理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