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国关于犯罪所得没收的新法——刑法基础规定综览

2017年德国关于犯罪所得没收的新法——刑法基础规定综览

论文摘要

任何人都不得保有犯罪所得,为普适基本法律原则,在台湾犯罪所得没收新制于2016年7月1日施行。此次立法形成,以德国法为仿效对象之一。德国2016年进一步提出《刑法财产剥夺改革法案》(Gesetz zur Reform der strafrechtlichen Vermgensabschpfung),业经德国国会审查通过,新法于2017年7月1日施行,展现全新的没收制度。德国新法立法目的,在于根本性改革、简化犯罪所得没收法制,改革层面涵盖《刑法》(St GB)、《刑事诉讼法》(StPO)与若干特别法,单单合并计算前两者的修正条文即有上百条,是德国犯罪所得没收法制自1975年于刑法全面实施以来最大规模的变革。本文以德国新法犯罪所得没收之基础规定(§§73,73c,73d,73e,75,76 StGB)为综览范围,盼提供比较法启发意义。

论文目录

  • 一前言:法治国没收的法律装备
  • 二犯罪所得没收新基本规格
  •   (一)基本规定(§73 St GB)
  •     1. 新法统一“没收”用语
  •     2.“由”(durch)违法行为所得:因果关联
  •     3. 衍生利益与替代物
  •   (二)追征(§73c St GB)与事后追征(§76 St GB)
  •   (三)总额原则具体化(§73d I St GB)
  • 三犯罪所得没收与追征之排除
  •   (一)被害人请求权消灭(§73e I St GB;§459g IV St PO)
  •   (二)善意第三人过苛新条款(§73eⅡSt GB;§459g V St PO)
  • 四没收效力(§75 St GB)
  •   (一)没收物移转国家所有
  •   (二)移转效力之延缓期
  •   (三)刑事执行阶段之偿还程序
  • 五结语:一切如新
  • 六附论:德国犯罪所得新法对台湾有关规定之启示
  •   (一)关于总额原则
  •     1. 总额原则明文化
  •     2. 两阶段计算公式
  •     3. 扣除对被害人之对待给付
  •   (二)被害人请求权
  •     1. 台湾被害人发还条款
  •     2. 目的性扩张解释“发还被害人”概念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士帆

    关键词: 犯罪所得,没收,德国刑法典,总额原则,被害人

    来源: 刑事法前沿 2019年00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法理,法史,刑法

    单位: 台北大学法律学系

    分类号: D951.6;DD914

    页码: 46-85

    总页数: 40

    文件大小: 3012K

    下载量: 23

    相关论文文献

    • [1].德国刑法典修正视野下的刑事政策与刑法科学关系研究[J]. 中国应用法学 2019(06)
    • [2].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刑法调控[J]. 法制博览 2020(02)
    • [3].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中运用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03)
    • [4].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及刑法规制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5].提升刑法工作科学性的措施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6].探讨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之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7].版权法与刑法的衔接——以法益的立法保护为路径[J]. 中国出版 2020(06)
    • [8].刑法的伦理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9].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10].科技风险的刑法焦虑与回应[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11].预防刑法差异化表现及其本质初探[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2].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刑法的社会定位及其回归路径[J]. 农家参谋 2020(11)
    • [1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14].网络刑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9)
    • [15].刑法类型化的规范功能与刑法价值功能[J]. 时代法学 2020(03)
    • [16].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立法保护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7].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辩证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9].刑法法理之展开范式:逻辑下的“论证”教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关于经济刑法重构的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论刑法目的解释[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22].金融创新的刑法禁区[J]. 法制博览 2020(25)
    • [23].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浅析[J]. 法制博览 2019(18)
    • [24].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21)
    • [25].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9(33)
    • [26].从平等到对等:刑法平等原则的教义学深入[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20)
    • [27].转型期中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历次刑法修正评估与刑法立法科学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民检察 2017(21)
    • [28].公安院校刑法教学模式改革之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32)
    • [29].刑法的理性探讨[J]. 中国市场 2016(45)
    • [30].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2)

    标签:;  ;  ;  ;  ;  

    2017年德国关于犯罪所得没收的新法——刑法基础规定综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