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系统学初步研究(双翅目:摇蚊科)

武陵山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系统学初步研究(双翅目:摇蚊科)

论文摘要

本研究首次对武陵山区的长足摇蚊亚科进行了系统学研究,武陵山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该地区的长足摇蚊亚科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采样,采用传统形态学与现代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该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的多样性,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该地区已发现的长足摇蚊亚科12属22种(包括本次研究),并对旧有记录进行了再次鉴定与描述;新增3个该地区新记录属:Denopelopia Roback&Rutter、Zavrelimyia、Meropelopia。新增7个武陵山地区新记录种:Meropelopia sp.1、Denopelopia sp.1、Zavrelimyia sp.1、Ablabesmyia longistyla、Tanypus nakazatoi、Conchapelopia sp.1、Procladius sp.1。本实验共获取长足摇蚊亚科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I)基因14条、摇蚊亚科2个属的2条COI基因(摇蚊亚科作为外群),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分子鉴定,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长足摇蚊亚科COI基因序列72条开展辅助分析。基于COI基因序列,通过构建邻接树得出分子种,与形态种成功匹配率较高。同时,对长足摇蚊亚科部分类群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分子结果分析得出种内遗传距离在0-0.040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0.001-0.134之间,说明部分种内遗传距离大于种间遗传距离,推测在某些种内可能有隐种的存在,或者种间存在同物异名等现象,需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初步探究了武陵山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的多样性,并且验证了DNA条形码在长足摇蚊亚科物种鉴定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填补了该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系统性研究的空白,分子数据的获取扩充了长足摇蚊亚科条形码数据库,为其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摇蚊科概述
  •     1.1.1 摇蚊科简述
  •     1.1.2 摇蚊科国外研究历史
  •     1.1.3 当前全球摇蚊科系统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趋向
  •     1.1.4 摇蚊科国内研究历史
  •     1.1.5 摇蚊科与形态分类学
  •     1.1.6 摇蚊科与生态学
  •     1.1.7 摇蚊科某些种的危害
  •     1.1.8 化石摇蚊
  •   1.2 长足摇蚊亚科概述
  •     1.2.1 长足摇蚊亚科简述
  •     1.2.2 长足摇蚊亚科特征
  •     1.2.3 长足摇蚊亚科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分子系统学研究
  •     1.3.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3.2 摇蚊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     1.3.3 DNA序列片段选取
  •     1.3.4 COI基因特点及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武陵山地区简介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标本制作方法
  •     2.2.4 DNA的提取
  •     2.2.5 DNA的检测
  •     2.2.6 PCR扩增
  •     2.2.7 PCR产物检测
  •     2.2.8 测序
  •     2.2.9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术语和测量标准
  •     2.3.1 术语
  •     2.3.2 测量标准和比值
  •     2.3.3 特征图说明
  • 第3章 形态学研究
  •   3.1 阿巴无突摇蚊Ablabesmyia alba Chaudhuri,Debnath&Nandi
  •   3.2 长无突摇蚊Ablabesmyia longistyla Fittkau 1962
  •   3.3 清无突摇蚊Ablabesmyia jogancomua Sasa & Okazawa
  •   3.4 法无突摇蚊Ablabesmyia phatta(Egger)
  •   3.5 微刺菱跗摇蚊Clinotanypus microtrichos Yan &Ye
  •   3.6 间断壳粗腹摇蚊Conchapelopia triannulata(Goetghebuer)
  •   3.7 斑哈伊摇蚊Hayesomyia cinctuma Cheng&Wang
  •   3.8 大突大粗腹摇蚊Macropelopia grandisituberculata sp. n. Cheng新种
  •   3.9 纽加那塔摇蚊Natarsia nugax(Walker)
  •   3.10 多刺尼罗长足摇蚊Nilotanypus polycanthus Cheng & Wang
  •   3.11 中国前突摇蚊Procladius chinensis sp.n. Cheng新种
  •   3.12 交叉前突摇蚊Procladius crassinervis (Zetterstedt)
  •   3.13 锐曼前突摇蚊Procladiu freemani Sublette
  •   3.14 格前突摇蚊Procladius gretis Roback
  •   3.15 圆前突摇蚊Procladius rotundus sp.n. Cheng新种
  •   3.16 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 Meigen
  •   3.17 长足摇蚊亚科形态学鉴定小结
  • 第4章 DNA条形码研究
  •   4.1 COI基因碱基组成分析
  •   4.2 COI基因密码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 COI基因的碱基变异分析
  •   4.4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5 遗传距离分析
  •     4.5.1 种内遗传距离
  •     4.5.2 种间遗传距离
  •   4.6 系统发育树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与讨论
  •     5.1.1 形态分类的正确性
  •     5.1.2 分子数据的可靠性
  •   5.2 评价与展望
  •     5.2.1 创新性
  •     5.2.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朱星

    导师: 傅悦

    关键词: 长足摇蚊亚科,系统学,基因,武陵山区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湖北民族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41013)

    分类号: Q969.442.6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3485K

    下载量: 48

    相关论文文献

    • [1].绿色防控摇蚊 实现公园零投诉[J]. 绿化与生活 2019(08)
    • [2].双翅目摇蚊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02)
    • [3].蒙古国摇蚊分类学的研究进展及名录[J]. 生物学杂志 2017(05)
    • [4].浙江省三江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摇蚊科昆虫名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9)
    • [5].中国新纪录异中足摇蚊属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摇蚊科)(英文)[J]. Entomotaxonomia 2015(02)
    • [6].中国东洋区新纪录裸中足摇蚊属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摇蚊科)(英文)[J]. Entomotaxonomia 2014(03)
    • [7].近200 a来云南阳宗海摇蚊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变化[J]. 湖泊科学 2018(03)
    • [8].直突摇蚊亚科(双翅目:摇蚊科)部分属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9].武汉市沙湖摇蚊亚化石记录的湖泊生态环境变化[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1)
    • [10].5种药剂及鲫鱼放养对摇蚊防治效果比较[J]. 植物保护 2019(04)
    • [1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摇蚊鉴定与COI基因序列分析[J]. 云南畜牧兽医 2019(02)
    • [12].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对支流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时滞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1)
    • [13].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J]. 动物学研究 2011(02)

    标签:;  ;  ;  ;  

    武陵山地区长足摇蚊亚科系统学初步研究(双翅目:摇蚊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