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可行域论文_胡林麟

导读:本文包含了潮流可行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潮流,静态,拓扑,边界,电压,电力系统,电路。

潮流可行域论文文献综述

胡林麟[1](2012)在《基于优化的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领域内,“域”的方法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并且已在很多电力公司得到了应用。本文旨在对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进行研究,其对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描述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给出了系统静态安全裕度的信息。传统计算潮流可行域边界的方法有连续潮流法和混合法等,但是得到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本文重点研究注入空间中潮流可行域边界的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静态条件下多种约束对域边界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基于连续潮流等计算潮流可行域边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果保守的原因。2.提出一种计算潮流可行域边界的新方法,即建立含多种运行约束的可行域边界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用该方法得到边界点与系统基础数据无关、具有唯一性,同时采用网格迭代法刻画出二、叁维空间中的可行域边界。3.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对WSCC3机9节点简单系统在不同参数空间中的潮流可行域边界进行了计算,然后分析了多种运行约束对边界的影响并且与连续潮流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4.最后扩展到区域间系统分析了区域间传输极限计算的“一维性”问题,并用IEEE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徐涛,康海珍,张振程,丁美[2](2009)在《用电路分析法研究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可归结为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其中微分方程描述控制过程,而非线性代数方程是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描述控制过程的运行点。潮流可行域的分析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潮流解的临界边界,它涉及全面求解高维非线性代数方程所面临的数学难题,但非线性代数方程是稳态交流电路方程,是电网的综合描述,满足电路运行规律。从简单交流电路支路特性分析入手,提出了用电路理论确定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方法,以IEEE5节点系统作为潮流可行域的算例,并在RP﹡ORQ﹡平面上对算例电阻不为零的支路进行了潮流可行域的初步描述。(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09年15期)

胡金磊,张尧,胡文锦,侯冠基[3](2008)在《多运行方式下恢复交直流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市场化后,电力系统将运行在更加接近稳定约束边界的状态。当系统按正常网架运行时,由节点负荷和发电机出力确定的运行方式随时都在变化,系统可能在某些运行方式下出现不满足稳定约束条件的情况。针对一系列预想故障,提出了一种多运行方式下交直流互联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策略,以使系统在所有的运行方式下对N-1情况都运行在潮流可行域范围内。以潮流雅可比矩阵的最小模特征值确定系统的最严重预想故障,根据节点注入无功对最小模特征值的参与因子,挑选出在恢复潮流可行域的优化计算中需要切除负荷和调整发电机出力的节点,并配合调整直流变量恢复系统至可行域范围内。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08年12期)

余贻鑫,李鹏,孙强,贾宏杰[4](2006)在《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及边界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是一种评估系统静态安全的有效手段。文中探讨了不同子空间的潮流可行域边界的拓扑性质,提出了新的边界算法。首先,在把潮流可行域划分为负荷注入子空间与发电注入子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算例发现2个子空间的可行域边界具有截然不同的拓扑特性,特别是发电注入空间的潮流可行域边界在系统实际可能的运行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特性。然后在混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维发电注入空间中潮流可行域L1范数最远边界点算法,该算法避免了频繁启动连续潮流计算,其结果的多解性也被用来进一步检验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6年10期)

余贻鑫,李鹏,孙强,贾宏杰[5](2005)在《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PFFR)是一种评估系统静态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在作者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于不同的子空间——负荷注入子空间与发电注入子空间——中潮流可行域边界所具有的不同的拓扑性质的讨论。随后,本文讨论了处理高维空间中潮流可行域的思路,分别提出了计算最近/最远边界点的新算法。本文关于发电注入空间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的结论也被用来解释最远边界点算法的多解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08-01)

余贻鑫,李鹏,贾宏杰[6](2004)在《基于混合法的潮流可行域边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对于静态电压稳定的研究非常重要,文中给出了一种计算其边界的“混合法”。混合法源自于“预测一校正”的思想,同时它将边界计算问题转化为一个以域外某点到边界面距离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这种转化使得所处理的问题维数与原型的“预测一校正”法相比得到了降低。除了能在二维空间实现可行域边界的可视化,混合法也可用来计算高维空间中与当前运行点相对应的最近边界点,同时可计及系统中设备的限值。针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凹”的边界面拓扑结构,文中还相应提出了一种改进“混合法”来解决该问题。最后通过在两个不同系统上的仿真算例演示了混合法在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时的灵活适用性及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4年13期)

潮流可行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可归结为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其中微分方程描述控制过程,而非线性代数方程是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描述控制过程的运行点。潮流可行域的分析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潮流解的临界边界,它涉及全面求解高维非线性代数方程所面临的数学难题,但非线性代数方程是稳态交流电路方程,是电网的综合描述,满足电路运行规律。从简单交流电路支路特性分析入手,提出了用电路理论确定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方法,以IEEE5节点系统作为潮流可行域的算例,并在RP﹡ORQ﹡平面上对算例电阻不为零的支路进行了潮流可行域的初步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潮流可行域论文参考文献

[1].胡林麟.基于优化的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计算与分析[D].天津大学.2012

[2].徐涛,康海珍,张振程,丁美.用电路分析法研究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

[3].胡金磊,张尧,胡文锦,侯冠基.多运行方式下恢复交直流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

[4].余贻鑫,李鹏,孙强,贾宏杰.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及边界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

[5].余贻鑫,李鹏,孙强,贾宏杰.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研究[C].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6].余贻鑫,李鹏,贾宏杰.基于混合法的潮流可行域边界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

论文知识图

9 IEEE5 节点系统正常运行潮流可行域10 IEEE5 节点系统状态下的潮流可行9节点系统负荷注入空间潮流可行域UPFC的动态可行域与稳态潮流控制域3-7动态建模(情景2)下的各管道储气...电力系统综合安全域示意图

标签:;  ;  ;  ;  ;  ;  ;  

潮流可行域论文_胡林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