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探究

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探究

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现今主要采用卫生控制来防控;全方位、全过程的现场采样是监测与控制卫生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结果的最优途径。现根据职工劳动场所、接触有害物质等对劳动场所进行现场采样及实验室的检测分析,从而全方位的了解与分析职业卫生检测中质量控制效果,以提高整体检测流程,避免检测误差。本文以我市天然气净化厂为本次的研究场所,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了解职业并危害的化学元素浓度及解除强度等分析结果,旨在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准确性,从而明确危害因素对现场工作人员造损伤,以预防各种职业病发生。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结合实际制定采样方案

1.1采样方案的主要内容分为: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仪器、采集人员、采集样本及样本运输、实验室监测。样本采集内容有:工厂生产手段,产品、副产品的种类、数量、性质,生产设备种类、数量、生产措施等。

在此方案各致病因素中,遇到样本采集时浓度过高,可缩短采集时间、采集数量等措施。明确采集方案后选择合理的采样一仪器。对于易燃易爆样本需采用防爆采样仪器[1]。

1.2现场采样操作人员:记录采样人员姓名、工作单位、地址、不同岗位人数、工作地点、操作种类、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护等。在上述各因素基础上实施采样操作基础上抽调接触有毒物质时间最长、浓度最高的操作人员,同时明确采样时间、地点、物品。

2.现场采样

2.1采样过程控制

职工接触有毒物质最长时间的工作场所,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作为采集地点,在不影响工人工作基础上,空气收集仪器靠近职工呼吸带,样品采集地点设在工作点下风口,避开排风口。采样仪器准备充足、质量完好,在使用前对采样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如滤膜检查,保证其完好性、均匀性。采样夹、空气收集器均依据国家规定进行严格检查合格后使用。各种收集仪器空白值不得高于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值[2]。

2.2采集时间控制

采集时间:2018年8月12~14号,连续采集三天,根据采集地点仪器运行状况,对同一个采集地点进行不同时间段采集,以获得最大值。化学物质采样需>3个,根据国家规定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取最高值进行研究。

2.3采样人员控制

采样员需有丰富的样本采集经验,熟悉各环节业务流程及质量控制,对检测的相关规范、法律制度熟悉,掌握仪器设备操作、维护。并定期对采样员进行培训,以提高采样员业务水平。

2.4采样质量控制

以《工作场所有空气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作业场所噪音测定规范》、《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八部分:噪音》、《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等规范标准作为本次采样检测方法进行样本采集。例如:空气采集、粉尘采集采用采集器对工作场所进行40L/min的流量进行采集,20min后可获取800L空气、含粉尘的空气,根据滤膜的增量计算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噪音需对分区地点进行3点以上进行检测,传声器离地1.5m,采集时间10min,并进行准确记录,并每日分为早、中、晚进行检测,并记录6个以上数据,取标准值为噪音值[3]。

采样现场出现有害物质,需严格遵循我国样品采集相关规范执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采样员及检测员制定采样物品相关检测流程,优化相关操作流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样品检测时需采用仪器应用的标准物质进行对比,并对标准物质进行6次以上不间断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检测的标准值[4]。

3.职业卫生检测中检测样本质量中出现的问题

3.1缺少专业的样本检测人员及样本收集人员

近年来,需要样本检测的数据及样本数量逐渐增加,而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加重,工作人员对检测的样本重视度降低;为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样本采集员及检测员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大量缺少收集静养的人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大量成立,此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对技术能力不足,培训时间严重缩短,因此导致样本检测中,职业卫生检测水肿降低,样本检测结果失误率降低[5]。

3.2缺少科学、合理、先进的检测设备

科技的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外的仪器在不断更正数据及更新仪器,导致职业卫生检测服务中心的采样设备及检测仪器更新不及时;同时工作人员对仪器检测设备的清洁、整理及维护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在样本检测中,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检测设备的样本检测质量。因此,职业卫生检测服务行业需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先进的收集、检测设备。

3.3采样人员的行为不规范

采样工作作为职业卫生检测的关键环节,其不规范的采集流程直接影响检测有害物质的检测质量。由于采集样本的人员的技术、采集样本工作场所、职工、操作活动时间、操作仪器等均为影响采样质量因素价位负载,目前采集员的不规范操作流程为最突出的问题,采集中出现的某错误缓解直接导致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采集样本质量[6]。

4.采集样本注意事项

4.1采集MAC、STEL过程中,需采集现场浓度最高地点、时间段,不可随机选择时间采集,必要时采样需连续进行多次采样,对采样结果进行对比,以获得危害职工健康因素得最高浓度样品。

4.2实际操作中,存在空气、仪器使用耗损,因此采样员需及时关注仪器使用状况,使仪器耗损在标准范围内,减少误差[7]。

4.3对于有害溶液等采用溶液吸收法收集,并在运输过程中考虑有害物质遇冷、热、光等的明显变化,需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遇光分解、挥发物质,需采用避光采集器进行采集、运送。高温环境中采样需减少采集时间,利用定容措施保证样本质量不变。

4.4采样空气等空白样本时,需将滤膜采样头、固体吸附管等带入现场后再打开收集仪器进行大气采样,并在结束后孙迅速封闭样本采集器。

4.5在完善的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制度、流程的基础上,实施采集并及时记录各项数据,制定相应的表格、结语等并保证各项记录的准确性及公正性,不可随意改变各项原始记录,对于更改数据、复印的现象,需严肃处理[8]。

5.总结

由本次研究发现,这也卫生检测现场采集中,采集员需要掌握各种采集标准及仪器流程,保证采集样本的质量,减少数据出现较大失误,以得到检测准确的检测数据。

参考文献

[1]魏强,郑里芳,朱国锋,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化工,2016(01):88-89.

[2]冯活梁.浅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对策[J].河北农机,2018(06):47.

[3]俞辉.浅谈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267-268.

[4]肖瑞芬.浅谈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6):287-288.

[5]贾琰.浅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化工管理,2017(02):69.

[6]徐丹,刘姣.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4):246+249.

[7]徐建,张宏成,王宗南.职业卫生个体采样方法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04):413-414+417.

[8]郭典.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石化技术,2018,25(04):215.

标签:;  ;  ;  

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