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界面特性论文-秦志永,廖木荣,张一甫,孙建平

表界面特性论文-秦志永,廖木荣,张一甫,孙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界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材,接触角,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现状

表界面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秦志永,廖木荣,张一甫,孙建平[1](2019)在《基于接触角的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与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是木材表界面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地总结、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材表面润湿渗透特性、木材表面自由能计算以及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对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为改善木材表面加工性能及调控木材表界面结构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佳璇,施晓虹,赵立杰,冯怡,杜若飞[2](2019)在《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界面作为两相之间的过渡区域,属于物理化学范畴,目前在材料等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同样,在药学研究中该性质也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制剂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界面层离不开气-液-固之间二相或叁相的相互作用,界面作用会影响制剂最终的成型性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溶出、吸收等。笔者通过对比表面积、表界面张力、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等表界面特性的概述以及润湿、增溶、乳化等界面现象在药学研究中应用的分析,从药物制剂的过程控制及制剂产品的有效性等角度阐述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领域的重要作用。提示表界面特性作为药物的关键物理性质之一加以重视并应用到药学研究中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曹飘,郑伟中,孙伟振,赵玲[3](2018)在《离子液体/硫酸催化C_4烷基化反应过程强化——表界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不同支链长度以及官能团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BILs)对H_2SO_4/C_4烷烯界面特性的调控。结果表明,BILs的加入可以明显增强C_4烷烯在两相界面处的溶解和扩散,有利于烷基化油品的提升。烷基链较长的阳离子表现出较强的界面密度富集现象,并且其支链倾向于伸入C_4烷烯相,有利于界面性质的增强。阳离子支链的增长能够促进C_4烷烯的溶解,同时增大了C_4烷烯的界面存留率,不利于其界面扩散。另外,相比于非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non-SFILs),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SFILs)促进了C_4烷烯的溶解,但抑制了C_4烷烯的扩散。本文在C_4烷基化界面性质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C_4烷基化过程,相关结果有望为烷基化过程强化和新型催化剂的优化和设计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马飞[4](2017)在《微纳器件及材料功能特性的表/界面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表/界面积大是微纳米材料的基本几何结构特征,表面和界面成为制约其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纳米尺度范畴,表/界面效应的可控利用为材料及器件物理性能的主动调控及新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新变量,在新型存储器、传感器、光催化、热电转化等诸多领域都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譬如,利用超薄插层结构可以显着提高金属/高K介质层的漏电特性和阻变存储器件的阻变性能;基于界面原子掺杂,可诱导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产生局域磁化;通过合理设计纳米异质界面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可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显着提高纳米材料的光电响应和光电特性,强化对声子的散射作用,增强气体传感、光催化及热电转化性能,等等。近年来,我们就此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本报告将详细总结和汇报我们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TFC’1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8-19)

王誉蓉[5](2016)在《PBT推进剂主要组份的表/界面特性及键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P/HMX/Al/PBT/A3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钝感高能推进剂,其主要组份的表面特性及填料-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特性是该类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进一步通过加入键合剂改善填料-基体界面粘结强度,可以有效提高该类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本文以表征和改善PBT推进剂主要填料-基体界面粘结性能为目标,采用接触角法,表征了PBT推进剂主要组份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并计算得到填料-基体的界面张力和粘附功;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表征了PBT推进剂主要组份的表面酸碱性参数,并计算得到填料-基体界面作用焓。采用光纤光谱法,表征了DDBA键合剂中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特性。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表征了键合剂的表面特性。依据上述表/界面研究方法,结合红外、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键合剂与填料的界面粘结作用,考察了键合剂对单填料模拟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键合作用好的键合剂,初步探索了键合剂的键合机制。接触角法研究表明,PBT推进剂中填料的表面张力顺序为AP>HMX>Al,PBT基体的表面张力小于填料的表面张力。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表明,PBT推进剂主要组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能力顺序为Al>HMX>AP>PBT基体,其参与形成静电键的能力顺序为Al>AP>HMX>PBT基体。接触角法和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表明,PBT推进剂叁种界面的粘结强度顺序为Al-PBT基体>HMX-PBT基体>AP-PBT基体。尽管AP-PBT基体的界面粘附功最大,但其界面张力最大、粘附功/界面张力比值和界面作用焓最小,表明AP-PBT基体界面为PBT推进剂中的弱界面。DDBA5、DDBA7和DDBA8键合剂均能有效与AP、HMX形成极性吸附,且这叁种键合剂与TDI反应速度快、反应程度高。在PBT/A3液相体系中,DDBA8对AP的包覆度为38.56%,DDBA5对HMX的包覆度高达60.43%。DDBA4键合剂对改善AP/PBT/A3单填料PBT模拟推进剂力学性能的效果最好。DDBA8键合剂对改善HMX/PBT/A3单填料PBT模拟推进剂力学性能效果最好。DDBA5、DDBA7和DDBA8对改善PBT推进剂力学性能的效果较好。初步探索了DDBA系列中性聚合物键合剂在PBT推进剂中的键合机制。DDBA5、DDBA7和DDBA8键合剂分子中包含-C=O、-C?N、-P=O等极性基团,易与AP、HMX形成极性吸附;DDBA8键合剂分子中-NR基团可以与AP中NH_4~+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铵盐离子将键合剂附着于AP表面;B原子可以与HMX分子的硝胺基中N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键合剂中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能力较强;氮丙啶环也可以与粘合剂中羟基反应,使键合剂与PBT基体的交联网络连成一体。键合剂与异氰酸酯、活泼氢反应后,在填料表面形成一层高模量层。(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张娜娜[6](2016)在《ZnO一维纳米结构表界面势垒的硫化调控及其紫外光检测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纤锌矿结构氧化锌(ZnO)是一种宽禁带的直接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带隙宽度为3.7 eV,激子结合能也比较大为60 meV,由于纳米尺寸的ZnO具有比表面积大、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介电限域效应等,使其在光学、电学以及光催化特性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异的性能,可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气敏器件和紫外光探测器等方面。研究表明,由于ZnO纳米线表面有复杂的表面态,O2就可以吸附到ZnO表面,光电流的机制主要是依靠氧气的吸附和脱附,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造成器件的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比较长,并且在真空等无氧的环境中,光检测性能降低。为了提高光检测器的灵敏度以及减少回复时间,考虑通过形成壳层制备Ⅱ核壳结构的纳米线,调节表面势垒,基于这种Ⅱ型结构,电子和空穴可以有效的分离,因此可以提高光检测器的稳定性以及回复速度,制备高性能器件,发展无需氧吸附参与的新型紫外光检测器。基于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研究,本论文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一维纳米材料光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ZnO纳米线阵列的生长技术以及核壳纳米异质结构的背景,并且阐述了一些II型核壳结构纳米材料所表现的特异新颖性能。第二章我们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nO纳米线阵列结构,并对水热反应时间、水热反应温度以及前驱体的浓度进行摸索,成功制备出结晶性良好的ZnO纳米线阵列结构,通过高温硫化ZnO纳米线阵列制备ZnS壳层,从而形成ZnO/ZnS核壳结构的纳米线阵列,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基本的表征。第叁章通过在已制备的ZnO纳米线阵列以及ZnO/ZnS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上旋涂PMMA胶,利用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使纳米线阵列露出顶端,在顶端利用蒸镀法制备电极,构筑光检测器件。通过对构筑的光检测器件在紫外光照射前后进行I-V以及I-T曲线测试,对比硫化前后的光电流变化特性,研究光检测器光电流机制,制备性能高稳定性好的检测器。第四章主要是将CdO/ZnO超细核壳纳米线样品在高温下进行硫化处理,并对样品的成分形貌进行基本表征与分析;通过对构筑的器件进行I-V以及I-T曲线测试,对比硫化前后的光电流变化,并且对不同硫化时间的样品,分别在大气气氛和真空气氛下研究光检测器的光电流机制,发展无需氧吸附参与的新型紫外光检测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巴淼,张占平,齐育红[7](2015)在《甲基硅油对有机硅防污涂层表界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成膜物,添加不同分子量和添加量的甲基硅油制备有机硅防污涂料。结果表明:甲基硅油的分子量越小、添加量越大,涂层的水接触角和二碘甲烷接触角越大,表面自由能越小;涂层的弹性模量随硅油分子量的减小而降低,在A组分中,硅油添加量占13%(质量分数,下同)时,弹性模量最小;附着生物的相对结合力随着硅油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硅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海水浸泡期间,硅油中的甲基与水分子发生氢键作用,从而使得甲基的峰位变宽,涂层的疏水性降低;所有涂层在空气中静置一年,只有添加分子量为1750甲基硅油的未浸泡海水涂层表面观测到硅油的渗出,且硅油渗出量与添加量成正比。(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秦志永[8](2014)在《木材与胶表界面润湿特性表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材胶接主要是木材与胶粘剂表界面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表明在木材和胶粘剂的表界面上存在某种基本能量,决定胶接现象的本质。木材及胶粘剂本身的表界面特性对木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木材和胶粘剂的表界面特性对于探索木材胶接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常用速生杨木和酚醛树脂(PF树脂)为主要原材料,以接触角测量仪为主要仪器,采用座滴法测定了液体在木材表面的相对平衡接触角,计算了表面自由能,分析了四种计算方程在木质材料表面自由能计算上产生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木材表面自由能及PF树脂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CP/MAS 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PF树脂在液体、固体状态下的各项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探讨了表面自由能、润湿性和胶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条件下,PF树脂在木材中的固化性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并获得相对平衡接触角,计算出6种不同木质材料的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速生杨渗透性最好,木材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木质复合材料(纤维板和木塑复合材料);木材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分量大于极性分量,碱性分量大于酸性分量。(2)4种不同方程计算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存在较大差异。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不仅依赖于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等,还受到不同计算方法和接触角测量过程中使用液体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3)不同加工工艺木材表面的润湿性不同。旋切木材试样的接触角大于刨切和锯切试样,旋切木材的表面自由能小于刨切和锯切表面自由能;与表面结构形态相比,木材表面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不明显,旋切松面的润湿性要好于紧面。(4)新加工木材与陈放木材表面润湿性不同。水在新加工木材接触角随砂光目数的增加而减小,新加工木材表面比陈放木材表面更易被水润湿。陈放木材接触角随表面粗糙度的降低而增大。新加工木材非极性分量和极性分量随砂光目数的增大而增加,陈放木材表面自由能随砂光目数的增大而降低,但非极性分量却增加。选用的四种润湿模型可用来准确描述胶粘剂的润湿过程,相关系数的R2值均高于0.90,其中M-D模型为0.99。单板松紧面表面的润湿性和渗透性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差异不大,可以在生产中忽略。在20℃时,芯材表面润湿性和渗透性要好于单板松紧面,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差异减小。(5)摩尔比对PF树脂的表面特性影响较大。摩尔比为1.75以上时,PF树脂液体表面张力变化很小,非极性分量占主导地位,当摩尔比为2.5时,表面张力和非极性分量最大,而极性分量最小,PF树脂表面张力越小,润湿性越好。PF树脂表面总表面自由能和极性分量随着摩尔比的降低,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树脂表面的-OH关系密切。不同摩尔比固化后,峰值差距不大,只有苯环骨架-CH振动吸收峰,随着摩尔比的降低,峰值强度逐渐增加,这主要是苯酚含量逐渐增加的原因。(6)表面粗糙度对新加工木材和陈放木材的胶合强度影响不同。木材的胶合强度随着由Zisman方程计算得出的表面自由能与胶合强度之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对于新加工木材,胶合强度随着表面自由能增大而减小,当极性分量增加时胶合强度也降低,这种规律非线性相关。陈放木材的胶合强度随着表面能增加而降低。对于S-D方程,新加工木材随着渗透性的增加,胶合强度增加,但对于陈放木材而言,相关性不明显,利用M-D模型得到的关系和S-D方程基本一致,利用Santoni模型计算出的渗透速率(K值)和胶合强度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7)热压过程中,芯层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热压温度(上下压板的温度)增加时,胶合板芯层的升温速率逐渐增加,平均胶合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终到达一个相对平衡值。FTIR说明树脂结构中羟甲基发生了聚合反应,相对数量减少。13CCP/MAS NMR分析表明亚甲基桥键碳原子与未反应的羟甲基碳原子的比值随着加热固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说明固化程度的增加,胶合强度也增加。(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刘宁,苏煜[9](2013)在《利用相场计算方法研究表/界面效应对铁电纳米体材料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固体表面张力以及界面特性对纳米铁电材料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场计算分析。研究对象包括铁电纳米颗粒,纳米薄膜以及纳米多晶。通过计算分析发现,表/界面效应会对铁电纳米材料的极化强度分布产生明显的干预;在其作用下,纳米材料尺寸的减小会导致其残余极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张富[10](2011)在《CCD MOS表界面结构特性与工艺及环境应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中国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实施和进展,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日渐明显,对CCD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对其质量和性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然而国内CCD在工艺、设计、制造设备和可靠性研究方面都和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管国外CCD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然而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都将CCD技术视为商业机密和军事机密,国内外公开报道的与CCD相关的技术和文献资料非常缺乏,因而展开对CCD的研究非常重要。CCD是一种对表界面结构非常敏感的器件,而表界面结构又受控于工艺,且各种环境应力对其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有助于控制和改进工艺、提高器件可靠性。本文基于此,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了CCD MOS表界面结构与工艺及环境应力之间的关系。1. CCD用SiO_2薄膜致密性表征方法及其与工艺的关系研究。归纳总结了表征SiO_2薄膜的致密性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并结合实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表征CCD用SiO_2薄膜致密性的最佳方法,同时还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得的SiO_2薄膜的致密性。研究表明折射率法为表征SiO_2薄膜致密性最为适宜的方法,在本文叁种工艺制得的SiO_2样品中,未经退火的干氧工艺制得的SiO_2薄膜致密性最好。2.栅介质层应力的分析及其与环境试验的关系研究。基于基片曲率法利用轮廓仪研究了不同CCD MOS结构的栅介质层应变,分析了金属栅对栅介质应力的影响,测试了不同配比结构栅介质层的应力,考察了温冲后栅介质层应变的变化。测试结果表面金属栅可吸收栅介质层应力,叁种不同栅介质层结构的CCD MOS中复合栅介质SiO_2/Si_3N_4配比为60/80nm的CCD MOS结构栅介质层应力最小,温冲对栅介质层应变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后工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3.不同批次CCD MOS结构的表面形貌研究。利用多种显微测试技术红外光谱法、椭偏法、基底曲率法和AFM、SEM和LSCM显微测试技术观察了不同批次的SiO_2薄膜和Si_3N_4膜及Al膜的表面形貌,分析了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工艺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热氧化工艺和热蒸发工艺较好,但LPCVD淀积Si_3N_4膜工艺条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4.研究了不同结构的CCD MOS的界面态及其与环境应力的关系。介绍了四种界面态模型,利用电导法来研究了不同栅介质结构CCD MOS的界面态,分析了温冲、紫外线照射和X射线照射对CCD MOS结构界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叁种不同栅介质层结构的CCD MOS中复合栅介质层SiO_2/Si_3N_4配比为60/80nm的CCD MOS结构界面态密度最小,温冲、紫外线照射和X射线照射对CCD MOS结构界面态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表界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表界面作为两相之间的过渡区域,属于物理化学范畴,目前在材料等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同样,在药学研究中该性质也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制剂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界面层离不开气-液-固之间二相或叁相的相互作用,界面作用会影响制剂最终的成型性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溶出、吸收等。笔者通过对比表面积、表界面张力、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等表界面特性的概述以及润湿、增溶、乳化等界面现象在药学研究中应用的分析,从药物制剂的过程控制及制剂产品的有效性等角度阐述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领域的重要作用。提示表界面特性作为药物的关键物理性质之一加以重视并应用到药学研究中是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界面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秦志永,廖木荣,张一甫,孙建平.基于接触角的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佳璇,施晓虹,赵立杰,冯怡,杜若飞.表界面特性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3].曹飘,郑伟中,孙伟振,赵玲.离子液体/硫酸催化C_4烷基化反应过程强化——表界面特性研究[J].化工学报.2018

[4].马飞.微纳器件及材料功能特性的表/界面调控[C].TFC’1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5].王誉蓉.PBT推进剂主要组份的表/界面特性及键合作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6].张娜娜.ZnO一维纳米结构表界面势垒的硫化调控及其紫外光检测特性[D].河南大学.2016

[7].巴淼,张占平,齐育红.甲基硅油对有机硅防污涂层表界面特性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5

[8].秦志永.木材与胶表界面润湿特性表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9].刘宁,苏煜.利用相场计算方法研究表/界面效应对铁电纳米体材料特性的影响[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10].张富.CCDMOS表界面结构特性与工艺及环境应力的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标签:;  ;  ;  ;  

表界面特性论文-秦志永,廖木荣,张一甫,孙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