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壁画论文_杜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墓壁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壁画,汉墓,和林格尔,主人,汉代,关中,辽阳。

汉墓壁画论文文献综述

杜冰[1](2019)在《永城柿园汉墓壁画探析——兼论四神组合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城柿园汉墓壁画的发现填补了西汉前期巨幅色彩壁画的空白。在西汉时期,四神中青龙、朱雀、白虎叁神形象已经确立,唯有北方玄武的形象还不稳定,且在柿园汉墓壁画四神形象中的玄武位为一鸭嘴蛇身的怪兽形象。经考证,四神组合形成的具体时期在新莽时期,所以柿园汉墓中玄武这一形象应为汉代人们想象的瑞兽,表祥瑞之意。墓室壁画所绘主题是仙界,内容是汉代人们想象中的仙界神灵物种等等,其作用是象征逝者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引魂升天,帮助引导墓主游魂,以便顺利到达天堂乐土。(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2](2019)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和林格尔汉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境内,墓主人为东汉晚期的一任护乌桓校尉。壁画布满墓室四壁、顶及甬道两侧,共有百余平方米,题榜近2 5 0条。壁画内容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的仕途经历和现实生活,众多人物、车马为壁画的突出特点,构成了一幅幅场面复杂、层次分明的历史画卷。整个壁画气势恢宏壮观,内容丰富,色彩浓艳,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巫允明[3](2019)在《中国古舞文化钩沉——汉墓壁画与器物上的乐舞百戏》一文中研究指出若要对中国古代舞蹈史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以文物为鉴的立场,深入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物宝库去搜寻、去分析、去鉴证一切与"舞蹈学"有关的器物,以此确认古代舞蹈在不同时期的种类、形态特点及流变。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时期文物所体现的二维舞蹈形象基础上,搭建能呈现该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的叁维乃至多维空间,在归纳出的关键性文化背景下讨论和研究同时期有关舞蹈的方方面面,使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成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有机整体,从而彻底摒弃一些脱离史实根据的臆断。本文以考古工作者所出土的墓葬壁画和器物为依据,试图在"舞蹈文化"视野下,通过墓葬壁画和器物所体现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探讨汉墓壁画与器物上的乐舞百戏中舞蹈的由来、发展及其所具有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孔群[4](2019)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和林格尔汉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境内,墓主人为东汉晚期的一任护乌桓校尉。壁画布满墓室四壁、顶及甬道两侧,共有一百余平方米,题榜近2 5 0条。壁画内容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仕途经历和现实生活,众多人物、车马为壁画的突出特点,构成了一幅幅场面复杂、层次分明(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肖姣姣,段跃辉[5](2019)在《人首蛇身 对称出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伏羲和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有关他们的神话传说。不仅如此,许多古代文献中还记载了伏羲和女娲的相貌,说他们是“人首蛇身”。那么,在先民的心目中,我们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从洛阳地区出土的汉墓壁画中一窥(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06-04)

何鑫,马红蕊[6](2019)在《刍议汉墓壁画在中国画史上的突破性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墓壁画兴起于西汉中期,流行于东汉。它顺应我国古代传统丧葬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也因其在墓室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了浓缩两汉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以及政治思想的历史见证。汉墓壁画对中国绘画史具有以下叁方面突破性的贡献:首先,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创作法式的突破;其次,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创作题材的突破;另外,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颜料使用的突破。汉墓壁画开辟了中国绘画之美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5期)

蔺珂慧[7](2019)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与辽阳汉墓壁画文献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壁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高句丽古墓壁画从发掘之初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内容瑰丽、技法细腻而备受关注。学界的相关研究汗牛充栋,包括考古发掘报告、文献、研究概况等一系列成果。相比之下,辽阳汉墓壁画则因史料匮乏,无论在研究数量还是研究成果上均显得十分单薄,针对它展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辽阳汉墓壁画在艺术层面的造诣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壁画内容的探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追溯当时人们的社会风俗和生活情境。从文化渊源上看,二者均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有着颇为相似之处。但在壁画内容、绘画技法、历史意义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学界尚未出现二者的比较研究。本文将高句丽古墓壁画与辽阳汉墓壁画作为原始文献材料,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二者进行比较,旨在探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继承性与差异性。在分析比较之后,进一步了解壁画本身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以期还原壁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文化背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崔晓纯[8](2019)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和林格尔孕育过许多种族群体,土方、鬼方、猃狁、楼烦、林胡、匈奴、突厥、鲜卑、乌桓、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游牧民族,再加上历朝历代中原的边境移民如近现代的"走西口",许多汉民移居在此,种种原因,导致和林格尔一直处于一种多民族杂居的状态。复杂的文化交织于此,受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双重影响,和林格尔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4期)

李晓梦[9](2019)在《论关中汉墓壁画中的艺术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墓室壁画是汉代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依据关中地区已发掘的六座汉代壁画墓的考古资料,结合墓室壁画中的绘画内容与意象象征,可以分析出关中汉墓壁画中所反映出的汉代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9年03期)

宋爱平[10](2019)在《汉代生活的历史画卷——山东博物馆馆藏东平汉墓壁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东博物馆以黑灰色画像石为主的"汉代画像艺术"展厅内,有一抹独有的亮色,那就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东平汉墓彩色壁画。这批壁画2007年发现于山东省东平县后屯汉代壁画墓,保存基本完好,色彩艳丽,线条灵动绝妙,特点十分突出,是目前山东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一批汉代壁画。发现经过2007年夏天,东平商城开发公司对原县物资局开发改造,施工过程中,在楼基地槽内发(本文来源于《春秋》期刊2019年02期)

汉墓壁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境内,墓主人为东汉晚期的一任护乌桓校尉。壁画布满墓室四壁、顶及甬道两侧,共有百余平方米,题榜近2 5 0条。壁画内容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的仕途经历和现实生活,众多人物、车马为壁画的突出特点,构成了一幅幅场面复杂、层次分明的历史画卷。整个壁画气势恢宏壮观,内容丰富,色彩浓艳,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墓壁画论文参考文献

[1].杜冰.永城柿园汉墓壁画探析——兼论四神组合的形成[J].传媒论坛.2019

[2]..和林格尔汉墓壁画[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

[3].巫允明.中国古舞文化钩沉——汉墓壁画与器物上的乐舞百戏[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

[4].孔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

[5].肖姣姣,段跃辉.人首蛇身对称出现[N].洛阳日报.2019

[6].何鑫,马红蕊.刍议汉墓壁画在中国画史上的突破性贡献[J].中国民族博览.2019

[7].蔺珂慧.高句丽古墓壁画与辽阳汉墓壁画文献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8].崔晓纯.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9

[9].李晓梦.论关中汉墓壁画中的艺术表达[J].美与时代(上).2019

[10].宋爱平.汉代生活的历史画卷——山东博物馆馆藏东平汉墓壁画[J].春秋.2019

论文知识图

东汉朱村汉墓壁画夫妇宴饮图汉墓壁画《轺车卫队图》局部与肌...洛阳八里台汉墓壁画“姜后脱簪”...陕北定边郝滩汉墓壁画正壁与左侧...偃师辛村新莽时期壁画墓口衔珠的凤...洛阳汉墓壁画与古埃及壁画比较

标签:;  ;  ;  ;  ;  ;  ;  

汉墓壁画论文_杜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