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战伤论文_魏岳江,朱人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要战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战伤,死因,野战,眼部,止血带,伊拉克,枪弹。

主要战伤论文文献综述

魏岳江,朱人杰[1](2014)在《战场上,谁来防护士兵的脑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提示 作战中,战士的头部面积虽不大,可一旦受伤,常是致命的。现代战争战伤统计资料表明,破片及直射弹对战场人员头部的伤害是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二战中,美军因头部受伤而阵亡的人数占阵亡总人数的32.5%,远高于身体其他部位受伤而阵亡的几率。(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4-07-06)

钱静华[2](2012)在《杨志焕:48年潜心研究战创伤》一文中研究指出踏着新年的步伐,杨志焕和妻子从重庆回到家乡常州与亲人团聚,龙虎塘玲珑花园的家里,几代同堂,其乐融融。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叁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杨志焕专门换上军服,并一再强调,报道事实不能拔高。    杨家村第一(本文来源于《常州日报》期刊2012-02-23)

李培进[3](2005)在《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伤救治主要做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打击是21世纪初规模最大的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美军为保障"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成功,先后使用各类卫星80多颗,包括气象卫星和商用遥感卫星等,使整个战场单方透明、主动和占绝对优势。此次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阶段(2003年3月20日至2005年3月21日),联军投入1801架飞机,出动41404次,使用 19948枚精确制导弹药和9251枚非制导弹药,投入各种兵力约30万。(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期刊2005-06-01)

汪峰,周世伟[4](2003)在《眼部主要战伤伤谱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现代常规战争中眼部战伤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了解现代眼战伤伤谱 ,以更好地加强平战时眼部伤的救治。方法 调研有关现代战争的眼战伤资料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总结出现代战争眼部战伤的主要发生规律、特点以及致伤因素。结论 现代战争眼部主要战伤伤谱为 :(1 )眼球穿通伤 ;(2 )眼球穿通合并眼球异物伤 ;(3)眼球钝挫伤 ;(4 )眼附属器的外伤 ;(5 )眼烧伤。(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汪峰[5](2003)在《眼部伤主要战伤救治措施时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新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伤员伤类更趋复杂,伤情更趋严重,对战伤救治的要求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军事医学的快速发展,卫生装备的改进更新,医疗后送速度的大幅提高,军队医疗后送体系趋向于减少层次,使伤员尽早获得确定性治疗。然而,我军现行的 “分级救治”体制只是表现了一种组织形式的规律,缺乏对救治效果与时间关系的揭示,难以满足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同时,既往战争的眼战伤救治统计资料表明,眼战伤救治效果与时间因素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针对这种卫勤需求,为更好地加强平战时眼部伤的救治,为修改完善我军眼部伤救治技术规则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以“时效救治”观念为指导思想,研究提出主要伤类(眼球穿通伤)救治措施的时效标准,旨在通过救治措施的时效研究,减少救治阶梯,改进救治措施,提高眼战伤救治效能,减少眼战伤的伤残率。本课题通过对现代战争中卫勤资料的统计分析,借鉴外军战伤救治经验,充分利用我军战伤外科和眼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眼战伤主要战伤伤谱、主要伤类(眼球穿通伤)的战伤救治措施及重要环节的救治时间,制定了主要伤类(眼球穿通伤)救治措施的时效标准。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是:* 研究确立眼战伤的主要战伤伤谱* 将眼球穿通伤作为对象,进行救治措施的时效研究 ,提出了眼球穿通伤救治措施及重要环节的救治时间。* 制定眼球穿通伤战时抢救治疗措施的时效标准(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3-05-01)

任懋榆,汤世海,贺声华,贺羽[6](1999)在《战伤救治药物研究的主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谈及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的战伤救治问题时,往往重视对救治器材的研制与开发等。事实上,近年来战伤救治药物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1)促进急性应激反应快速恢复的药物研究;(2)诱导伤员冬眠的药品和方法,以使伤员在等待确定性诊断和治疗时间内(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1999年02期)

王能久,郭强,魏群生,李安富[7](1994)在《1951~1986年海军人员非战伤性主要死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海军人员50~80年代的总死亡水平和死因谱的变动趋势,分析了1951~1986年海军在编人员的死因资料。结果揭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疾病是海军在编人员的叁大死因,占死亡总数的74.97%。36年来,传染病和结核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了49.07%,但仍处于死因的第4~5位:结核病死亡率下降了92.68%,由50年代的第4位死因降至80年代的第10位。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了1.2倍,由第2位死因前移至第1位:脑血管病死亡率上升近1倍,由第10位死因上升到第6位。(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李国璋,倪龙格[8](1989)在《战伤后急性肾衰血透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于1979年2月至1986年4月收治因战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伤员共30例,其中15例经血液透析(简称HD)治疗。由于战伤特点,HD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与平时HD不尽相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文来源于《广后医学》期刊1989年02期)

李主一[9](1987)在《四肢战伤早期救治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搞好战伤的早期救治,不仅能直接降低阵亡率和伤死率,而且也可为后续治疗、降低伤残率奠定基础。"两山"战斗的救治水平与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相比虽有明显的提高,但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战伤的救治水平,现就四肢战伤早期救治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1987年06期)

主要战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踏着新年的步伐,杨志焕和妻子从重庆回到家乡常州与亲人团聚,龙虎塘玲珑花园的家里,几代同堂,其乐融融。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叁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杨志焕专门换上军服,并一再强调,报道事实不能拔高。    杨家村第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要战伤论文参考文献

[1].魏岳江,朱人杰.战场上,谁来防护士兵的脑袋[N].解放军报.2014

[2].钱静华.杨志焕:48年潜心研究战创伤[N].常州日报.2012

[3].李培进.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伤救治主要做法的思考[C].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2005

[4].汪峰,周世伟.眼部主要战伤伤谱初步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3

[5].汪峰.眼部伤主要战伤救治措施时效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03

[6].任懋榆,汤世海,贺声华,贺羽.战伤救治药物研究的主要进展[J].人民军医.1999

[7].王能久,郭强,魏群生,李安富.1951~1986年海军人员非战伤性主要死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

[8].李国璋,倪龙格.战伤后急性肾衰血透治疗的主要并发症[J].广后医学.1989

[9].李主一.四肢战伤早期救治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J].人民军医.1987

论文知识图

飞机战伤抢修性的评价因素有机磷中毒与常见病的鉴别诊断表单(有...飞机损失率EA、与作战时间关系图编码结构示意图用户下载图书图书显示区主要功能的实...级毁伤的毁伤树

标签:;  ;  ;  ;  ;  ;  ;  

主要战伤论文_魏岳江,朱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