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

浅谈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

青冈县人民医院1516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即生化检验组(50例);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即常规检验组(50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其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检验组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更高,利于尽早检出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生化检验;常规检验

[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effectofbiochemicalandroutinetestsinthediagnosisofdiabetes.Methods100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wereselectedfromSeptember2014toSeptember2017.Allpatientsmettheclinicaldiagnosticcriteriaandwereconfirmedasdiabetesmellituspatients.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theywerepidedintotwogroups,onegroupofpatientsusingbiochemicaltest,thatis,biochemicaltestgroup(50cases);theothergroupofpatientsusingroutinetest,thatis,routinetestgroup(50cases).Thedetectionrateofdiabetesintwogroupswascompared,andthediagnosticefficiencywascompared.ResultsTheeffectiverateofbiochemicaltestgroupwas94.00%,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routinetestgroup(66.00%).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heclinicaldiagnosisofdiabetesmellitus,biochemicaltestismoreeffective,whichisconducivetoearlydetectionofdiabetesmellitus,timelycontrolofbloodglucoselevels,andprovideaneffective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

[Keywords]diabetesmellitus;diagnosis;biochemicaltests;routinetests.

在临床中,糖尿病属于一种非常多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同样为具有较高发病率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伤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2]。胰岛素分泌缺陷属于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可使得其生物作用发生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一般存在食欲不振、消瘦、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3]。对于糖尿病患者,若其未及时就诊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则随着病情的进展,可累及其他器官,例如发生心、脑以及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加剧患者身体机能衰竭,并进一步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学者认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尽早诊断,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其饮食,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4]。在改善预后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常规检验方法的检查过程较为繁琐且复杂,且时间较长,可耗费大量时间,使得患者难以得到理想的检查效果。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技术得到较大的进步,其已经被临床广泛使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并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主要因为生化检验过程中,操作简单,且结果检出效率快。在检验过程中,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较轻,检出率高,故而被临床医生以及患者所青睐。该研究中,特将该院于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选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自于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象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生化检验组与常规检验组均占50例。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者;检验中配合良好者;年龄>18岁,<80岁者;临床资料均齐全者;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纳入者。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严重血液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齐全者;无意愿纳入该次研究者。

生化检验组50例患者中,男性共28例,女性共22例;年龄方面,限值最小者为42岁,限值最大者为78岁,平均值为(61.08±4.15)岁;病程方面,最短者为5个月,最长者为18年,平均值为(5.67±1.25)年;Ⅰ型糖尿病患者共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47例。

常规检验组50例患者中,男性共27例,女性共23例;年龄方面,限值最小者为41岁,限值最大者为77岁,平均值为(60.89±4.20)岁;病程方面,最短者为5个月,最长者为19年,平均值为(5.70±1.28)年;Ⅰ型糖尿病患者共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48例。

通过比较以上2组患者的各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类型),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科学对比性。

1.2方法

常规检验组:取患者尿液5mL作为检验标本,选择尿分析仪(长春曼特诺生产,型号为S-200),将采集的尿液置入尿液分析仪中,进行相关检测。

生化检验: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型号为DimensionXpandPlus),做血糖检测,主要的检测还有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常规检测与生化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

诊断有效率评价标准:检测的结果与糖尿病患者临床确诊的结果相符合时,则判断为有效;若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不一致时,则判断为无效。

1.4统计方法

将文中所有数据均核实后,录入至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相关处理与分析。对于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验后发现,常规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66.00%,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生化检验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类慢性疾病。不仅具有高发病率特点,其同时存在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对于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临床将其归为2大类:①为环境因素;②则为遗传因素,除此之外,年龄、肥胖、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均可为发病原因[5]。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且并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则可出现大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6]。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控制其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方可将对其他脏器的损害减少,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相关学者认为,尽早诊断,对糖尿病的治疗以及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7]。

以往,临床一般采用常规检验方法诊断糖尿病,即尿液检测方法尽管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总体而言诊断检出率较低。加上检验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患者以及临床医生的诊断需求[8]。近些年,随着生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在临床中普及,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生化检验不仅操作方便,且所需时间较短,检验效率高,相比较于常规检验,该方法更加适合于糖尿病的诊断中[9]。

研究结果中,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生化检验效果更佳。可能是由于生化检验需要抽取血液样本,采用生化检验分析仪,可快速获得检测结果。检验中,可有效弥补常规检验的缺陷,减少繁琐操作,提高诊断检出率,进而被临床医生以及患者所青睐。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化检验得到较大的改进,可有效提供检验准确性,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为满意的结果。生化检验主要对空腹血糖水平、血清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指标进行检验,可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判断,可将诊断检出率提高[10]。

综上所述,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临床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在诊断有效率方面,生化检验更高,且与临床确诊结果相符,更加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

参考文献:

[1]王紫芳.对比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05-506.

[2]刘洪波.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17-518.

[3]张蕾,沈婷,方传祺.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临床应用分析及临床价值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95-596.

[4]俞璇,张莺莺,欧成举,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2):157-158.

[5]丁杨,鲁琴,胡寅.死后生物化学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6,32(4):273-276.

[6]汤伟.五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10):614-617.

[7]高科,陶娟,范宁,等.联合检测三种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現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4):117-120.

[8]詹颉,张华,闫福堂,等.血清NGAL与Cr,BUN,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4):100-103.

[9]周晖,李正康,徐晓明,等.胰岛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6,45(21):2909-2913.

[10]黄小雪.生化检查对糖尿病临床诊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483-484.

标签:;  ;  ;  

浅谈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