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信息论文_肖俊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质与信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息,物质,挥发物,大竹,文化遗产,光电,预算。

物质与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肖俊彦[1](2019)在《光电材料:站在物质、能源、信息交汇的前沿——光电材料国际论坛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科技创新的中心,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也是中国光电子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本次在武汉举办的"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首次将光电材料作为一个分论坛主题方向。本次"光电材料分论坛"由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材料进展》杂志社承办,邀请了15位国内外光电材料领域的知名学者作特邀报告。其中包括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双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郭冰,郝恩华,王菁桢,陆鹏飞,乔海莉[2](2019)在《入侵害虫松树蜂气味结合蛋白与其相关信息化学物质的分子对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入侵我国的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与其相关信息化学物质的结合模式和结合能力,采用Swiss-model在线服务器对松树蜂触角中高表达的4种OBP序列进行同源模建,采用Procheck、Verify_3D和ERRAT程序对模建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Autodock软件对OBP模型和相关信息化学物质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在松树蜂触角中高表达的4种蛋白为SnocOBP4、SnocOBP6、SnocOBP9和SnocOBP12,其同源模建所得模型质量较好:均满足拉氏构象图中氨基酸位于最佳合理区的数量大于90%的条件;叁维结构与一级结构的兼容性评分大于0.2;所得ERRAT值分别为85.71%、95.10%、98.15%和91.82%。分子对接显示,与松树挥发物α-蒎烯和β-蒎烯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12,结合能分别为-5.36 kJ/mol和-5.48 kJ/mol;与雌性信息素成分顺-9-二十九烯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4,结合能为-5.42 kJ/mol;与雄性信息素成分顺-3-癸烯醇和顺-4-癸烯醇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9,结合能分别为-4.37 kJ/mol和-4.45 k J/mol;而3-蒈烯、顺-7-二十七烯和反-2,4-癸二烯醛等气味分子与SnocOBP6的结合能较低,结合能最低的是顺-7-二十七烯,为-6.08 k J/mol。雄蜂主要信息素成分顺-3-癸烯醇与其同分异构体反-3-癸烯醇相比,与SnocOBP9的结合能较低;但是反-3-癸烯醇能以较强的氢键竞争SnocOBP9结合位点。研究表明这4种松树蜂OBP与相应植物挥发物或雌雄信息素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参与了松树蜂对不同信息化学物质的识别过程。(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熊毅[3](2019)在《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对黔东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万花筒般绚烂。黔东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理应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在信息时代,信息工具的利用与黔东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就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时代对黔东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利用信息工具保护并传承黔东南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究。(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8期)

周莉莉[4](2019)在《基于SOLOMO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推送传播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信息互动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更广泛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兴趣,促进非遗发展。依据SOLOMO理论,首先通过对非遗所包含的信息属性分析研究,将非遗信息分类整理,再对用户行为、习惯偏好、文化程度、专业属性等分析研究,结合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非遗信息,在信息互动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的促进下提高非遗的传播效率。将非遗信息按照不同的种类与用户生活中的日常活动相结合,依据用户的喜好进行信息推送,在增加信息互动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的基础上,增强非遗的推送吸引力让非遗能够系统化地进行传播。(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9年08期)

刘凌冰,孙碧峤[5](2019)在《谁推动预算管理起效?——高管意志、物质激励、组织预算态度和信息交互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地调查103家中国企业,探索企业预算管理实施效果的深层机制。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理论认为的物质激励能够推动预算管理实施,高管意志、组织预算态度和预算信息交互也是预算管理起效的重要因素。实证结果显示,物质激励的总体影响力最强;高管意志对预算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间接实现的,但整体影响力很强,仅次于物质激励,超过了组织预算态度和信息交互的作用;组织预算态度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信息交互对预算效果的作用。研究结论既证实了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企业预算管理中的有效性,也反映了中国企业管理的文化特征;研究结论提示管理者在实施预算管理时不但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还要改变高管意志和组织预算态度,同时应保证预算信息沟通机制畅通。(本文来源于《财务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沈烈初[6](2019)在《物质具有自组装、自修复、自适应的特性,光子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谈刘仁志老师大作《光子信息》的遐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刘仁志老师:您好!我花了几天的时间,阅读了您寄给我的大作《光子信息——关于光子是物质组装信息传递载体的推想》。这是我不大熟悉的领域,读后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天文、地理、生物进化,甚至最前沿的基础科学,暗物质暗能量,您并假设了一个新的名词"暗子",这是相对于"光子"而言的,使我十分佩服。这确实是一本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推理的科普性的好书!(本文来源于《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王满春[7](2019)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遗档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对其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文章以非遗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为研究出发点,首先分析了影响非遗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然后总结和归纳了目前非遗档案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非遗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档案》期刊2019年03期)

王帆,杨桦,刘倩,杨伟,杨春平[8](2019)在《长足大竹象体表信息化学物质的释放节律及对成虫的EAG与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性物质的日节律变化,揭示体表挥发性物质对长足大竹象成虫行为的影响。实验选用Tenax-TA吸附剂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体表挥发物质的日节律变化,利用触角电位仪比较了未交配雌、雄成虫对挥发物的EAG反应,并采用Y型嗅觉仪进行成虫行为生测。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挥发性物质主要由烷烃类、烯烃类、脂类、醇醛酚类等物质组成,雌虫的体表挥发性物质有20种,雄虫的体表挥发性物质有18种;10∶00-12∶00时间段雌虫节律性挥发物对未交配雄虫的引诱率最高(P<0.05),与其EAG反应值一致,而雄虫不同时间段体表挥发物对雌雄成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这与行为反应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10∶00-12∶00为长足大竹象释放信息素的高峰期,这为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的有效提取和分离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翔[9](2019)在《浅析高中生命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转变的“桥梁”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生命体系中物质转化、能量转移、信号转换过程中的"桥梁"物质及其作用原理,为生命观念中"物质与能量观"的提炼和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胡琴[10](2019)在《松墨天牛化学信息物质作用特点及诱捕效果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补充营养和产卵阶段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是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也是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对松墨天牛的作用距离和特点;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进一步阐明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在野外条件下的变化及其对诱捕效果的影响;通过野外诱捕和监测试验,研究了空间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诱捕的昼夜节律;对松墨天牛成虫内生殖系统发育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诱捕器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发育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挥发物在50m、100m和150m处均诱捕到松墨天牛,引诱距离大于150m,是一种长距离信息物质;聚集信息素只在50m处引诱到少量天牛,是一种短距离信息物质;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联合使用有增效作用,诱捕效果显着高于单独使用的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2植物挥发物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乙醇(总体积160ml,α-蒎烯120ml,乙醇40ml)。聚集信息素是2-十一烷氧基-1-乙醇,初始含量为35ul。植物挥发物成分种类和含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第15天时,乙醇含量为零,原始比例发生变化;第15-45天期间,α-蒎烯比例显着增加,并新增3种杂质:马鞭草烯醇、樟脑烯醛和马鞭草烯基乙基醚;第60天时,α-蒎烯比例又降低到73.34%,原有杂质松香芹醇、松香芹酮、桃金娘烯醛、马鞭草烯酮含量所占比例显着增加。聚集信息素在第45天时含量为零。野外诱捕结果表明:新诱芯(悬挂20d的诱芯)的野外诱捕效果在第50天时显着高于旧诱芯(悬挂50 d的诱芯);第60天后,新旧诱芯(悬挂30d和悬挂60d的诱芯)的野外引诱效果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综上表明:松墨天牛诱芯中引诱剂在野外条件下释放速率存在“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松墨天牛诱芯诱捕效果降低,与乙醇过早挥发完,有效成分前期挥发过快,后期挥发量变少相关;我们自制的松墨天牛诱芯野外诱捕的高效持效期不少于45 d,持效期不少于60 d。3天牛雌雄成虫的诱捕量与诱捕器悬挂高度相关,诱捕高度越高诱捕量越多:3m>1.5m>0m,4m>2m>0m,1.5m、3m、2m和4m的诱捕量显着高于0m。诱捕器只在晚上19:00至凌晨5:00诱捕到松墨天牛;诱捕高峰期是晚上20:00至凌晨3:00,此阶段的诱捕量为总诱捕量的91.89%。这表明松墨天牛在林间中上层活动,是夜出型昆虫。4取食0d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卵巢颜色为透明,后变为乳白,再变成淡黄色,最后变成黄色;其直径随取食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发育成熟的卵巢管平均直径为4.016um;雌虫内生殖系统20d左右发育成熟;初羽化的雄成虫睾丸颜色透明,取食3d后变为淡黄色,睾丸略膨大,后期颜色和大小不再变化;雄虫内生殖系统6d左右发育成熟;植物挥发物和聚集信息素能引诱到20.68%的取食期雌成虫,24.32%的取食期雄成虫。(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物质与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入侵我国的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与其相关信息化学物质的结合模式和结合能力,采用Swiss-model在线服务器对松树蜂触角中高表达的4种OBP序列进行同源模建,采用Procheck、Verify_3D和ERRAT程序对模建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Autodock软件对OBP模型和相关信息化学物质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在松树蜂触角中高表达的4种蛋白为SnocOBP4、SnocOBP6、SnocOBP9和SnocOBP12,其同源模建所得模型质量较好:均满足拉氏构象图中氨基酸位于最佳合理区的数量大于90%的条件;叁维结构与一级结构的兼容性评分大于0.2;所得ERRAT值分别为85.71%、95.10%、98.15%和91.82%。分子对接显示,与松树挥发物α-蒎烯和β-蒎烯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12,结合能分别为-5.36 kJ/mol和-5.48 kJ/mol;与雌性信息素成分顺-9-二十九烯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4,结合能为-5.42 kJ/mol;与雄性信息素成分顺-3-癸烯醇和顺-4-癸烯醇结合最好的蛋白是SnocOBP9,结合能分别为-4.37 kJ/mol和-4.45 k J/mol;而3-蒈烯、顺-7-二十七烯和反-2,4-癸二烯醛等气味分子与SnocOBP6的结合能较低,结合能最低的是顺-7-二十七烯,为-6.08 k J/mol。雄蜂主要信息素成分顺-3-癸烯醇与其同分异构体反-3-癸烯醇相比,与SnocOBP9的结合能较低;但是反-3-癸烯醇能以较强的氢键竞争SnocOBP9结合位点。研究表明这4种松树蜂OBP与相应植物挥发物或雌雄信息素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参与了松树蜂对不同信息化学物质的识别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质与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1].肖俊彦.光电材料:站在物质、能源、信息交汇的前沿——光电材料国际论坛侧记[J].中国材料进展.2019

[2].郭冰,郝恩华,王菁桢,陆鹏飞,乔海莉.入侵害虫松树蜂气味结合蛋白与其相关信息化学物质的分子对接[J].植物保护学报.2019

[3].熊毅.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对黔东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戏剧之家.2019

[4].周莉莉.基于SOLOMO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推送传播模式研究[J].工业设计.2019

[5].刘凌冰,孙碧峤.谁推动预算管理起效?——高管意志、物质激励、组织预算态度和信息交互的比较分析[J].财务研究.2019

[6].沈烈初.物质具有自组装、自修复、自适应的特性,光子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谈刘仁志老师大作《光子信息》的遐想[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

[7].王满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J].山东档案.2019

[8].王帆,杨桦,刘倩,杨伟,杨春平.长足大竹象体表信息化学物质的释放节律及对成虫的EAG与行为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9

[9].王翔.浅析高中生命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转变的“桥梁”物质[J].生物学教学.2019

[10].胡琴.松墨天牛化学信息物质作用特点及诱捕效果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UML活动图描述无阀薄膜微泵的工作...扣除γ射线事例贡献的高、低能段反冲...光能和热能协同驱动索烃的旋转运动"布拉格定律示意图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化学成分-靶点-通路...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潜在生命周期曲线

标签:;  ;  ;  ;  ;  ;  ;  

物质与信息论文_肖俊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