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张唐法, 张红星[1]2005年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为解决影响该病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医特点,本课题提出了“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这一新的中文命名及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并依据该诊断标准和国际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对头针与泰必利(西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头针能有效的控制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运动、发声和综合损伤,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张红星[2]2015年在《名老中医张唐法头针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经验撷要》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名老中医张唐法主任医师头针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与施术特色。张老基于对本病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探索,以心理疏导为基础,结合特色快速提插捻转进针手法,利用头针治疗本病,疗效显着,成为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又一优选治疗方案。

张唐法, 张红星[3]2004年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舞蹈样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为解决影响该病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医特点,本课题提出了“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这一新的中文命名及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并依据该诊断标准和国际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对头针与泰必利(西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头针能有效的控制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运动、发声和综合损伤,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谭锋, 张唐法[4]2004年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自身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比较头针与泰必利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服用泰必利无效且停药 1月以上的 14 0例患者采用头针治疗 ,以美国耶鲁YGTSS综合量表评估该症患者的症状变化。 结果 :14 0例患者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综合损伤得分 ,分别由治疗前的15 30± 5 86、9 0 7± 5 31、2 5 13± 9 30减少为 6 82± 3 5 4、3 77± 3 5 1、13 0 8± 11 91(均P <0 0 1)。结论 :头针能有效控制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运动、发声和综合损伤效应 ,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谭锋[5]2004年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近40年来,本病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西医对本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经文献研究发现,在该病的研究成果中,存在叁个严重的问题:①缺乏统一规范的汉译病名;②缺乏统一公认的疾病诊断标准;③缺乏统一公认的疗效评定方法。这叁个问题的存在给不同治疗方法的交流、比较带来了严重困难。为解决这叁个问题,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医特点,本文提出了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这一新的汉译命名及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并依据该诊断标准和国际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对头针与泰必利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以探求一种疗效高而且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泰必利和头针分别是中西医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公认的、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为比较二者的优劣,笔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服用泰必利无效且停药一个月以上的140例患儿采用头针治疗,以国际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YGTSS综合量表)评估该证患儿的症状变化。 结果 140例患者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综合损伤得分,分别由头针治疗前的15.30±5.86,9.07±5.31,25.13±9.30,减少为6.82±3.54,3.77±3.51,13.08±11.91(均p<0.01)。 结论 头针能有效的控制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运动、发声和综合损伤,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最后,本论文讨论了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对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认识,并探讨了头针治疗该病的机理。

张唐法, 张红星[6]1999年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47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自1993年以来,我科运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4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来自我院针灸科病房和针灸科专家门诊患者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1岁,平均13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5年,平均37年。其中服

王丹[7]2018年在《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患儿的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Yale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总评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有效率及疗效指数(Efficacy Index,EI)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及脱落标准最后收集有效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病例158例,叁个组分别为头针组(A组)53例、泰必利组(B组)51例、头针联合泰必利组(C组)54例。叁组均给予适当健康宣讲、心理疏导及行为调适。A组:给予头针针刺双侧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2区上2/5段,即运动区向前移动1.5cm距离的平行线)治疗,75%的酒精常规消毒,用30号1.5寸无菌毫针(一次性),以15度角快速捻入头皮约1寸,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快速捻转行针1~2分钟以行经气,每分钟200转以上,15分钟捻针1次,共捻3次,留针45分钟。第一周每日针刺1次,之后隔日针刺1次,2周为一疗程。共1月。B组:给予泰必利口服治疗,起始量为50 mg,每日两次,治疗量一般为150-500 mg/d,症状基本控制后不再加量,分2或3次饭后半小时口服。具体视患儿年龄、体重、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副反应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约2.5%的发生率)、乏力、头晕、消化道症状、溢乳、闭经,个别可能出现兴奋现象,但程度较轻,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共服用1月。C组:联合使用A组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与B组口服泰必利治疗1月,针刺方法与服药方法剂量同A、B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对YGTSS总评分、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及疗效指(EI)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最后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叁组病例经方差齐性检验显示方差不齐,可采用Dunnett’多重比较方法显示,叁组治疗后YGTSS、运动性、发声性抽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对叁组治疗后YGTSS总评分、运动性、发声性抽动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P<0.01,差异有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叁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率C组最高,A组与B组有效率相当;叁组患儿经治疗后EI统计分析显示均有显着疗效,A组与B组之间无差别,C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A组、B组两组。结论:1.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病情程度,缓解各种抽动症状,能减少患者的运动性、发声性抽动及YGTSS总评分。2.头针针刺舞蹈震颤区联合泰必利治疗后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0.74%,疗效指数(EI)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表明头针联合口服泰必利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头针和口服泰必利,方法安全,副反应小,值得联合推广应用。

王丹, 苏文[8]2017年在《头针疗法为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文中指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简称TS)又称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 Tics,简称MT),是一种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突然发生的、重复的、不合拍的、无意识的或部分无意识的慢性运动抽动障碍伴发声痉挛及猥秽语言为特点~([1])。90%的患者存在合并症,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强迫症(OCD)最为常见~([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切,可能与遗传因素如L-组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功能性突变,非遗传因素如感染,神经生物学改变如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

黄国付[9]2015年在《张唐法学术思想整理及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张唐法针灸临证学术思想浅析湖北名中医张唐法主任医师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学贯中西,具有丰富的针灸临证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其在针法上擅长捻转无痛进针;强调疏穴简针,气至病所;注重治神、得气与守气;临证主张辨证、辨病、辨经结合,针灸、针药并用;崇尚临床研究型道路,力推中西医结合为发展针灸学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研究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在首先证实夹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MRI、细胞外基质(ECM)表达影响的证据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夹脊电针调控腰椎间盘细胞凋亡,继而影响椎间盘基质调节因子的表达,纠正基质降解和合成代谢之间的失衡,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修复与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我科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LDH患者,每天给予电针治疗1次,连续6次为1疗程,间隔1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通过改良版本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治疗结束后通过改良版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另外,选用36只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和夹脊电针组(治疗组),每组9只。参照Kroeber M等的造模方法,采用克式针横穿椎体后椎体间加压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模型组于造模成功(椎体间加压28d)后,继续行椎体间加压28d,不作任何治疗;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行L4、L5夹脊电针治疗,连续治疗6d为1疗程,疗程间隔1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周期28d;假模型组同模型组,但不进行椎体间加压,不做任何治疗;正常组自然饲养,不作任何治疗。各组分别在第1d、28d和56d叁个时间点各取3只,行L4-5椎间盘MRI平扫之后处死,取出椎间盘组织,从正中矢状位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供免疫荧光检测,包括:ECM(COL-1、COL-2)、ECM调节因子(MMP-13、TIMP-1、BMP-2);另一部分供Western Blot检测,包括ECM(biglycan、decorin)、ECM调节因子(MMP-13、BMP-2)、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结果:1.夹脊电针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为89.66%。2.夹脊电针对退变椎间盘MRI分级指数的影响正常组椎间盘表现为均匀明亮的高信号,所示椎间盘与邻近节段的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差异。造模成功后的实验兔相应腰椎间盘出现退变征象,其T2加权像呈低强度信号改变,较邻近的上、下位椎间盘减低,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变薄后突,部分可见腰椎不稳畸形。依据Pfirrmann’s MRI分级指数评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正常组和假模型组在第28d与第56d T2加权信号均保持稳定,分级指数为Ⅰ级;模型组和治疗组第28d为IV级,模型组第56d信号降至最低,为IV-V级;治疗组第56d为III-IV级,与该组第28d及模型组第28d、56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夹脊电针对退变椎间盘ECM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COL-1和COL-2显示,模型组第28d、56d平均光密度显着下降,与正常组和假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56d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与该组第28d和模型组第28d、56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biglycan和decorin显示,正常组和假模型组各时间点表达均无显着性变化;模型组第28d、56d表达均明显减少,与正常组和假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glycan,P<0.01;decorin,P<0.05)。治疗组第56d表达明显增加,与该组第28d和模型组第28d、56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夹脊电针对退变椎间盘ECM调节因子的影响正常组和假模型组各时间点之间MMP-13免疫荧光平均光密度和MMP-13/GAPDH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第28d、第56d MMP-13表达均明显增强,与正常组和假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56d MMP-13表达下调,与该组第28d和模型组第28d、56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显微镜下发现TIMP-1在荧光激发下,胞浆清晰可见红色荧光,其中各组第1d和正常组、假模型组的第28d、56d时间点均呈现强阳性,模型组第56d时间点阳性细胞最少、红色荧光最弱(P<0.01),而治疗组在第56d时间点则有所升高。第28d,模型组和治疗组的BMP-2免疫荧光平均光密度和BMP-2/GAPDH平均值均较假模型组显着下降(P<0.01);第56d,治疗组BMP-2免疫荧光平均光密度和BMP-2/GAPDH平均值较第28d时间点明显升高,且较模型组第56d明显升高(P<0.05)。5.夹脊电针对退变椎间盘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各组第28d实验兔椎间盘组织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与假模型组Bcl-2/GAPDH、Bax/GAP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模型组和治疗组第28d MRI退变征象,说明在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多。各组第56d实验兔椎间盘组织中,治疗组与模型组Bcl-2/GAPDH、Bax/GAP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说明夹脊电针能上调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ax-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夹脊电针能有效改善LDH患者的症状,降低腰腿疼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2.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轴向椎间施压28d,MRI检查显示模型兔腰椎间盘出现典型的退变征象,可制作较理想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且该造模方案可操作性较强,可重复性较高,造模成功率较高。夹脊电针可改善退变腰椎间盘Pfirrmann’s MRI分级指数。3.夹脊电针可上调ECM表达,如COL-1、COL-2、biglycan、decorin等。4.夹脊电针可影响ECM调节因子的表达,如下调基质分解代谢酶和退变标志物MMP-13;上调抗分解代谢酶TIMP-1和合成代谢酶BMP-2,进而纠正基质降解和合成代谢之间的失衡。5.Bcl-2、Bax蛋白参与了实验兔腰椎间盘退变的进程。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多。夹脊电针可能通过上调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的敏感性降低、抗凋亡能力增强,引起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对模型兔腰椎间盘退变发挥调控作用。6.夹脊电针通过上调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使细胞凋亡的敏感性降低、抗凋亡能力增强,引起细胞凋亡减少,继而影响椎间盘基质调节因子的表达,纠正基质降解和合成代谢之间的失衡,促进基质成分增加,可能是夹脊电针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修复与再生,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张红星[10]2015年在《张唐法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治疗特色撷菁》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收集整理张唐法的着作、文献和医案,发现其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治疗特色主要表现为:溯本求源,重视基础理论,尤其经络学说,独睐任督二脉;重视手法,强调针刺基本功的训练,临证重治神、重得气、重守气;强调辨证、辨病、辨经相结合的"叁辨"思维,指导临床处方用穴;开拓创新,妙用头针,关注疑难病研究;推崇比较研究,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倡中西结合,包括诊断、治疗、基础理论方面的结合,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C]. 张唐法, 张红星. 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5

[2]. 名老中医张唐法头针治疗儿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经验撷要[J]. 张红星.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3].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C]. 张唐法, 张红星. 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4].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自身对照研究[J]. 谭锋, 张唐法. 中国针灸. 2004

[5].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谭锋. 湖北中医学院. 2004

[6].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47例疗效观察[J]. 张唐法, 张红星. 中国针灸. 1999

[7]. 头针联合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8]. 头针疗法为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J]. 王丹, 苏文. 湖北中医杂志. 2017

[9]. 张唐法学术思想整理及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研究[D]. 黄国付.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

[10]. 张唐法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治疗特色撷菁[J]. 张红星. 中国针灸. 2015

标签:;  ;  ;  ;  ;  ;  

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