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沁彦,王逸秋,尤波[1](2021)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AHP模型》文中提出跨境电子商务是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的信任不足,限制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发展。文中采用AHP模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首先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共四个层面十二个因素,其次剖析每个因素的相对权重,进而得出销售网站付款安全性、隐私保护、购物便利性与跨境物流的时效这几个因素对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尤其重要。

张全盛[2](2021)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途径进行研究,旨在为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积极的思路,打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出现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新型商务模式,即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使商务活动的场所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为人们开展商务交易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提供便捷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王亚丽[3](2021)在《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中计算机技术的分析,研究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之前的内在关联,并对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陈依依[4](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格局,还极大地满足了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外商品的欲望和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跨境电商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渐受到重视,《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也让学界对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产生更多的关注。尽管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同时,与传统贸易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相比,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面临新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跨境电子商务概述。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与探究后,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经营者及电商平台三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对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界定跨境电商的概念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主体(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跨境;二是跨境电商中的交易标的物应当实际跨境。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的跨国性、虚拟性、复杂性以及存在语言问题是其区别于传统贸易的独有特征。第二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问题、跨境电子支付问题以及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产生的纠纷解决问题。首先,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及后悔权问题;其次,跨境电子支付问题包括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问题及客户备付金管理问题;最后,消费者争端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传统管辖权问题及传统纠纷解决模式无法适应发展需求。第三部分,国外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启示。美国和欧盟都有着完善的立法经验,通过对美国和欧盟在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现状的一个考察,了解并学习国外有益的立法经验,从中获得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的启示: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和对策。首先是完善对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保护,针对知情权,应完善经营者披露义务以及加强监管;针对隐私权,应加强立法、明确法律个人信息范围和行业自律以及消费者还应当树立防范意识;针对公平交易权,应完善格式条款立法;针对后悔权,应完善法律制度以及降低退货成本。其次是加强对跨境电子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建立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以及完善备付金管理机制。最后是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完善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和建立完备的争议在线解决机制,以解决新形势下的消费者权益纠纷。

陆佳怡[5](2021)在《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全面进入3.0时代,云计算、算法、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应用给电子商务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使其成为数据驱动型产业。在电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俨然已是电商交易达成所需的基础资源和电商经营者作出商情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电子商务市场在依靠信息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致使消费者个人信息权被损害的乱象屡屡发生,包括“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危及消费者信息选择权与知情权”、“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损害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和“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存管,侵犯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具有权利主体更为弱势、权利客体更为广泛、侵权主体更为多元、双重属性更为显着、侵权方式更为隐蔽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个人信息权保护规则无力应对电商3.0时代发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受损乱象。鉴于此,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极具实践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包括立法现状、执法现状、司法现状以及电商行业实践现状。通过现状考察,发现既有的保护规则有以下六点不足:第一,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不清,致使相应的保护模式和保护范围混乱;第二,现行执法监管机制运行混乱,且监管主体结构设置失衡,无法实现常态化有效监管目标;第三,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泛化,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知情权与选择权;第四,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合理使用边界模糊,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第五,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要求不足,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第六,传统的司法救济机制致使相关侵权的法律责任归责困难、赔偿难以实现。随后,本文分析了欧盟和美国对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并得出如下启示:相应保护模式需立足于国家现实状况;宜采取多元监管主体机制提高法律保护的实效;需结合电子商务情境中的信息应用特征改良传统的个人信息权保护规则;从电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差异性出发设置司法救济机制。最后,本文以利益衡量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为理论指导,针对现有制度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对策:第一,明确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保护客体,包括:确定权利属性以厘清权利保护模式、拓宽权利客体范围以适应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应用情境。第二,建立适应常态化有效管制需求的监管机制,包括:确立国家担保责任理念作为监管逻辑、明晰多元化监管主体的权责。第三,优化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包括:增设“充分性”告知标准、完善同意的生效要件。第四,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使用边界明确化,包括:严格限制目的外使用许可情形、明晰信息使用必要性标准的判断依据。第五,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标准,包括:提高技术防范措施要求、细化组织管理要求、完善信息泄露补救要求。第六,推动司法救济机制设置的合理化,包括:重构法律责任归责方式、改革损害赔偿制度。

张予民[6](2020)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存在的电子商务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基于网络技术开发的电子商务媒介形式,无论是在线商店、在线购物还是在线资产管理和在线交易,每个环节都需要依赖网络技术。但是,网络中存在各种网络安全隐患,病毒感染或黑客攻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安全,进而影响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

刘阳[7](2020)在《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和越来越受欢迎归功于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部分以独特的交易模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贸易模式,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主导地位。电子商务平台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接收并且广泛使用,原因是其在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电子商务平台却是喜忧参半,在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普及的同时,信息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涌现。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在为用户的交易洽谈提供更多的渠道的同时,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所以,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持有很高的关注度。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不仅关乎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所以,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六个章节来阐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研究进行整合与梳理,确定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明确具体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方式。第二章主要对理论和定义内容进行阐述,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机制等,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重点—信息安全机制。在第三章中本文通过技术、法律、管理和信息安全保护意愿角度试图分析影响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因素,构建模型为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做准备。第四章主要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25和SPSS AMOS对本文提出的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根据讨论结果提出了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案措施。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机制进行介绍,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目标、总体要求和其他有关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内容的描述,完成了本文最主要的内容: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框架,然后根据所构建的框架提出对策与建议。最后为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了前面所研究的内容并重新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描述,紧接着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与自己对所研究领域未来的展望。本文以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了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据电子商务平台不同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种类并找出其相应的解决办法,改善了电子商务平台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平台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王斐[8](2020)在《电子商务中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安全协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中数据泄漏、网络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各种危机和隐患。因此,电子商务中协议的安全性、可靠性、私密性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电子商务的三个不同应用出发,针对当前协议中存在的不安全性展开研究,以提高协议的安全性和加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为目的,提出相应的安全协议。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该协议为消费者和销售者借助可信支付服务商进行交易。协议中的签密算法可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当出现恶意消费者时,支付服务商可以去除恶意消费者的匿名性,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进行追责。该协议满足消息的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消费者拥有匿名性和可追踪性以及电子交易的公平性等特点。(2)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交易协议。该协议在区块链环境下,实现了消费者和销售者的直接数据交易,解决了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及可用性的证明问题。此外,该协议保在障交易双方的公平性的同时,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性及交易数据的私密性。(3)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多方合同签署协议。该协议为多个签署方共同签署一个合同,通过区块链取代第三方的方式来降低交易复杂性和通信成本。借助高效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思想,提高了签署方在区块链链下的签名验证效率。此外,采用区块链链上仅公开签署方的临时密钥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开销。

柴宇曦[9](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发展时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所产生的互联网经济将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渗透,跨境电子商务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断深化国际分工、改变交易方式、重塑贸易格局,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政策支持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受益于良好的外贸平台视野、繁盛的商品种类和庞大的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其内在的创新优势日益显现,并能不断驱动我国经济部门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然而,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小,询价交易结算流程仍然较为复杂、繁琐;贸易过程中出现的违约行为较为频繁;实体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跨境支付结算环节中的信用问题凸显,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仍显滞后。因此,涉足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与平台在其跨国经营与交易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类新型、隐蔽而不容小觑的风险挑战。风险事件的频发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长期稳定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制约与阻碍,且有可能导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难以突破现有格局并向上攀升,亟需转变思维方式、政策体系与企业行为,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的理论与实践,为政府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为考察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总量特征、季节性变动趋势与风险水平,剖析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影响范围及传导路径,评估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预警方法与防范对策效力,本研究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特别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的经营与交易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作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控制理论、博弈论与微观市场均衡等理论视角并运用系统仿真与机器学习工具,将跨平台、跨制度等不同经营性态的跨境电子商务演进元素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的研究框架内,结合对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市场及主要在这些地区拓展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平台风险防范的横向跨文化比较,提炼出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环节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以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为例考察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总量特征、季节性变动趋势与全流程风险水平,本研究首先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作了词频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测算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景气与风险指标体系,概括了三类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模式并剖析了其优势,梳理了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类型与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总体呈稳健增长态势,出口供应商数量与体量稳步增加,销售额规模每年迎来两次季节性高峰,出口物流便利程度相对稳定,关税便利程度波动较大;出口电子商务的竞争重心从压缩物流仓储费用逐渐转移到了争夺更加廉价、高效的营销技术与营销渠道上;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供应链上形成了直接型、协调嵌入型、网络嵌入型三类新型贸易模式;出口风险情况出现了明显改善,产品销售风险水平大幅回落,但清关缴税风险水平有所升高,应当引起重视。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与不完全信息情境下多轮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形成机理,本研究基于拓展的声誉模型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卖家违约行为进行分析,并在理论推演基础上利用四海商舟代运营业务数据库中的亚马逊平台真实交易数据作为机器学习训练集,导出买卖双方行为函数,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情境下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的复杂适应系统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卖家有降低违约率的倾向;卖家本身声誉越好,维护声誉的积极性就越高;初始违约率较高的卖家很可能继续违约行为,而初始违约率较低的卖家更有可能获取并保持收益优势;卖家为维护声誉所做的努力,即投放广告、进行推广等,对卖家违约行为和收益有着显着影响。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风险管控策略与买家决策对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的作用,本研究将跨境电子商务买家、卖家与平台管理者之间的三方决策均衡、投入额外成本管控交易风险的意愿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风险时事后查处与事中干预方面的模式差异引入拓展的代理交易风险模型,进一步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有限理性学习行为,构造包含买家感知风险与心理距离的多智能体系统仿真。研究发现,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者愿意将更多资源投入交易风险事件的事后查处时,市场主体的获利水平都将得到显着提升,而较宽松的风险交易甄别标准能够些微地增加卖家的总体收益;经过优化训练降低了决策违约率的卖家具有更高的获利水平,且几乎不受风险交易事中干预强度的影响;较高的查处强度能把买家蒙受违约损失的次数控制在低水平上,适当降低事中干预频率则有助于保持较低的市场集中度;跨境电子商务买家对于风险的感知与心理距离会影响其对于卖家国籍的选择,而当增加风险查处强度或采用更严格的甄别标准时,本国偏好更为显着且买家更看重地理距离。本研究政策启示如下:第一,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并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应当积极关注平台交易风险的观测、预警与防范,降低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市场国家潜在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感知风险,构建能够惩戒劣迹市场主体的事后追溯与淘汰机制。第三,应当定期及时地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用考核,通过社区评论等方式建立新型声誉评价系统,加强对卖家的信用约束。第四,应当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信用评估体系,引导厂商实施选品改革创新,设立行业知识产权互助协会,鼓励扶持跨境物流保险产品,提供信息咨询与金融支持,推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陈润垣[10](2020)在《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网络以及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也以越来越快的发展势头向前发展。消费者对于电子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加重视。在电子商务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隐私安全。这就要求中国必须立即完善以及制定有关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法规以及法律,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免受不法分子的侵害。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子商务法》)正式开始实施,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之后,该法再次重申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然而,《电子商务法》作为第一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其关于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篇幅有限,无法规范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侵犯消费者信息的情况。所以,我国必须立即完善和健全有关电子商务个人信息安全的法规以及法律。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章从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进行研究。该文章包含下面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电子商务的定义。阐述了有关消费者个人信息以及电子商务的名词定义,对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当下中国电子商务里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立法以及安全情况。首先分析了在电商领域中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主要侵权主体以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侵害的主要形式,然后列举了中国有关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最后对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具有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有关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经验。主要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立法以详细阐述,比较和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日本、欧盟、美国在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上有关行业自治、立法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经验教训。第四部分总结了有关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并完成了相关意见的提出。在整篇文章中,重点为第四部分的内容。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学习欧洲、美国等国家的教训,针对立法、行业自律、消费者个人意识三点内容完成了优化意见的提出。

二、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AHP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与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文献综述
    2.2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3 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AHP模型
    3.2 建立准则层B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3.2.1 准则层B对目标层A的重要性分析
        3.2.2 一致性检验
    3.3 指标层C对准则层B的相对权重分析
    3.4 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整体排序
4 结论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2.1 传送信息数据安全问题
    2.2 交易过程中安全问题
3 电子商务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3.1 健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系统
    3.2 优化账号密码管理模式
    3.3 构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
    3.4 规范电子商务网络平台
4 结束语

(3)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电子商务中的计算机技术
2 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之前的内在关联
    2.1 拓广了电子商务通道
    2.2 加强了电子商务的服务
    2.3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更加高效
    2.4 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限制
3 电子商务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
    3.1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3.2 信息数据加密技术
    3.3 智能防火墙技术
    3.4 生物识别技术
4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
    4.1 在电子商务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4.2 在电子商务资金支付当中的应用
    4.3 在物流配送当中的引用
5 结束语

(4)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I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1.2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
        1.2.1 跨境电商具有跨国性
        1.2.2 跨境电商交易的虚拟性和无形性
        1.2.3 跨境电商存在语言问题
        1.2.4 跨境电商交易的
    1.3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关系
        1.3.1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
        1.3.2 经营者与跨境电商平台之间
        1.3.3 消费者与跨境电商平台之间
    1.4 我国立法概况
        1.4.1 现有的法律法规
        1.4.2 现有法律法规的立法缺陷
第二章 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消费者基本权利问题
        2.1.1 知情权问题
        2.1.2 隐私权问题
        2.1.3 公平交易权问题
        2.1.4 后悔权问题
    2.2 跨境电子支付问题
        2.2.1 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问题
        2.2.2 客户备付金的管理问题
    2.3 跨境消费者争端解决问题
        2.3.1 传统管辖权在跨境电商中面临的困境
        2.3.2 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无法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
第三章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启示
    3.1 美国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立法
        3.1.1 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主要立法
        3.1.2 纠纷解决的相关规定
    3.2 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立法
        3.2.1 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主要立法
        3.2.2 纠纷解决的相关规定
    3.3 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4.1 完善对消费者基本权利保护
        4.1.1 完善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4.1.2 完善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4.1.3 建立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保护
        4.1.4 完善对消费者后悔权的保护
    4.2 加强对跨境电子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
        4.2.1 建立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
        4.2.2 完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
    4.3 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
        4.3.1 完善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
        4.3.2 建立完备的争议在线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基本法理
    2.1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界定
        2.1.1 电子商务的界定与分类
        2.1.2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界定与法律性质
        2.1.3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内涵
        2.1.4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特征
    2.2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面临的风险
        2.2.1 不当收集风险:对消费者信息知情权与选择权的侵犯
        2.2.2 不当使用风险:对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的侵犯
        2.2.3 不当存管风险:对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的侵犯
    2.3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2.3.1 利益衡量原则
        2.3.2 公平正义原则
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不足
    3.1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规范现状
        3.1.1 立法规范
        3.1.2 立法分析
    3.2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实践现状
        3.2.1 基于执法监管的实证分析
        3.2.2 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3.2.3 基于电子商务行业实践的实证分析
    3.3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困境
        3.3.1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不清
        3.3.2 现有监管机制无法实现常态化有效监管目标
        3.3.3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泛化
        3.3.4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合理使用边界模糊
        3.3.5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要求不足
        3.3.6 现有司法救济机制难以为实践纠纷解决提供合理指导
第4章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及经验借鉴
    4.1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4.1.1 欧盟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4.1.2 美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4.2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经验借鉴
        4.2.1 相应法律保护模式需与国家现实状况相适应
        4.2.2 采用多元化监管主体机制提高保护规则的实效
        4.2.3 结合电子商务情境中的信息应用特征改良传统保护规则
        4.2.4 从电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差异性出发设置司法救济机制
第5章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对策
    5.1 明确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
        5.1.1 确定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
        5.1.2 拓宽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客体范围
    5.2 建立适应常态化有效管制需求的监管机制
        5.2.1 确立国家担保责任理念作为监管逻辑
        5.2.2 明晰多元化监管主体的权责
    5.3 优化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
        5.3.1 增设“充分性”告知标准
        5.3.2 完善同意的生效要件
    5.4 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使用边界明确化
        5.4.1 严格限制信息目的外使用许可情形
        5.4.2 明晰信息使用必要性标准的判断依据
    5.5 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标准
        5.5.1 提高对电商经营者的技术防范措施要求
        5.5.2 细化对电商经营者的内部组织管理要求
        5.5.3 完善对电商经营者的信息泄露补救要求
    5.6 推动司法救济机制设置的合理化
        5.6.1 重构法律责任归责方式
        5.6.2 改革损害赔偿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关系
2 电子商务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
    2.1 计算机病毒入侵
    2.2 交易信息的安全隐患
        2.2.1 交易信息操纵
        2.2.2 交易信息盗窃
        2.2.3 交易信息破坏
        2.2.4 交易信息不正确
    2.3 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
3 电子商务中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运用
    3.1 应用防火墙技术
    3.2 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
    3.3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3.4 识别技术的应用
    3.5 区块链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4 结 语

(7)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角度
        1.2.2 法律角度
        1.2.3 管理角度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相关概念
    2.1 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平台
        2.1.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1.2 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概念
        2.1.3 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
        2.1.4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2 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2.2.1 信息安全
        2.2.2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2.3 信息安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电子商务平台中技术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3.1.1 信息存储安全
        3.1.2 信息安全攻击
        3.1.3 信息交流传递
        3.1.4 用户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3.2 电子商务平台中法律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3.3 电子商务平台中管理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3.3.1 技术远大于管理
        3.3.2 管理过于片面化
        3.3.3 没有完整的监督制度
        3.3.4 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
        3.3.5 没有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3.4 电子商务平台中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3.5 案例分析
        3.5.1 京东平台信息泄露事件
        3.5.2 云集平台信息泄露事件
        3.5.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3.6 研究模型
    3.7 本章小结
4.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背景与分析目的
        4.1.1 实证分析背景
        4.1.2 实证分析目的
        4.1.3 可行性分析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数据收集
        4.2.3 数据处理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模型拟合检验
        4.3.2 模型验证
        4.3.3 结果分析
    4.4 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5.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
    5.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提出
    5.2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机制
    5.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
        5.3.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构建目标
        5.3.2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总体要求
        5.3.3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构建的内部保障体系
        5.3.4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构建的外部支持体系
    5.4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框架构建
        5.4.1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中所包含的机制
        5.4.2 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框架构建
    5.5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对策建议
        5.5.1 加强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5.5.2 强化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约束
        5.5.3 提高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5.5.4 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5.6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文章的创新点总结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展望
附录: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电子商务中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安全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数学基础
    2.2 困难问题
    2.3 区块链技术
    2.4 无证书聚合可验证签名
第3章 具有隐私保护的电子交易协议
    3.1 电子交易协议描述
    3.2 电子交易协议设计
    3.3 电子交易协议分析
        3.3.1 正确性分析
        3.3.2 安全性分析
        3.3.3 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交易协议
    4.1 数据交易协议描述
    4.2 数据交易协议设计
    4.3 数据交易协议分析
        4.3.1 安全性分析
        4.3.2 效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无证书的多方合同签署协议
    5.1 协议安全需求
    5.2 合同签署协议设计
    5.3 无证书聚合可验证签名方案
        5.3.1 具体构造
        5.3.2 正确性
        5.3.3 不可伪造性
    5.4 合同签署协议性能分析
    5.5 合同签署协议效率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研究
        2.1.1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内涵的理论探讨
        2.1.2 作为贸易新形态的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力研究
        2.1.3 跨境电子商务诱发的企业跨国经营与交易新风险
        2.1.4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2.2 与企业风险防范相关的研究
        2.2.1 企业风险防范的理论框架
        2.2.2 企业风险防范的传统理论局限
        2.2.3 数据融合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2.3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的防范
        2.3.1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宏观对策
        2.3.2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中间商
        2.3.3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信用与声誉
        2.3.4 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关键要素:心理距离
        2.3.5 系统仿真在跨境电子商务风险防范相关研究中的运用
    2.4 文献述评
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演进与风险
    3.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机遇与挑战
        3.1.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3.1.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3.1.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挑战
    3.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景气状况
        3.2.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3.2.2 出口景气综合状况
        3.2.3 出口景气分项状况
    3.3 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模式优势分析
        3.3.1 直接型出口贸易模式
        3.3.2 协调嵌入型出口贸易模式
        3.3.3 网络嵌入型出口贸易模式
    3.4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风险状况
        3.4.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3.4.2 出口风险综合状况
        3.4.3 出口风险分项状况
    3.5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类型与影响
        3.5.1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来源
        3.5.2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类型
        3.5.3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声誉、违约行为与交易风险形成机理
    4.1 引言
    4.2 理论背景
    4.3 基于拓展声誉模型的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博弈
        4.3.1 经典声誉模型
        4.3.2 跨境电子商务情境下的拓展声誉模型
    4.4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机器学习的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仿真
        4.4.1 动态仿真系统设定
        4.4.2 基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买家反应函数
        4.4.3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卖家反应函数
        4.4.4 交易系统设定
        4.4.5 编程语言
        4.4.6 数据来源
    4.5 跨境电子商务卖家违约行为仿真结果分析
        4.5.1 经过机器学习训练的动态仿真系统
        4.5.2 初始状态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4.5.3 控制初始声誉差异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4.5.4 控制交易轮数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4.5.5 控制声誉维护投入下的动态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模式、买家决策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
    5.1 引言
    5.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5.2.1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关系
        5.2.2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5.2.3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于防范交易风险的作用
        5.2.4 消费者心理距离与对于跨境贸易特有风险的感知
        5.2.5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5.3 基于平台管控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防范均衡
        5.3.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风险管控制度设计
        5.3.2 入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买家决策与交易风险感知
        5.3.3 包含查处强度选择与感知风险的交易风险防范均衡
    5.4 基于买家心理距离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
        5.4.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管控模式的初始设定
        5.4.2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商品与获利水平的初始设定
        5.4.3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流程
    5.5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风险防范效力仿真结果分析
        5.5.1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非智能卖家获利水平的影响
        5.5.2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智能卖家获利水平与决策违约率的影响
        5.5.3 交易风险管控模式对于买家获利水平与交易完成质量的影响
        5.5.4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控模式、买家心理距离与交易风险防范效力
    5.6 本章小结
6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与交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6.1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的跨国比较
        6.1.1 发达经济体易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
        6.1.2 发展中经济体易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
        6.1.3 其他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及其防范的跨国比较
    6.2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6.2.1 政策监管风险的防范
        6.2.2 入驻平台风险的防范
        6.2.3 供应链协调风险的防范
        6.2.4 代理关系风险的防范
        6.2.5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6.2.6 不可控事件风险的防范
    6.3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6.3.1 平台规则风险的防范
        6.3.2 囤货滞销风险的防范
        6.3.3 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
        6.3.4 物流风险的防范
        6.3.5 支付风险的防范
        6.3.6 汇率风险的防范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述
    (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述
二、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及法律保护现状分析
    (一)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立法概述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主体
    (三)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侵害的主要形式
    (四)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不足
三、域外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一)美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二)欧盟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三)日本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四、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内容
    (三)完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个人信息侵权责任制度
    (四)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制度
    (五)其他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析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AHP模型[J]. 周沁彦,王逸秋,尤波.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1(06)
  •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张全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1)
  • [3]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王亚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0)
  • [4]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陈依依. 广西大学, 2020(07)
  • [5]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 陆佳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6]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张予民.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5)
  • [7]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机制的研究[D]. 刘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电子商务中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安全协议研究[D]. 王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跨境电子商务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研究[D]. 柴宇曦. 浙江大学, 2020
  • [10]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D]. 陈润垣.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