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

身份证号码:12010119860213XXXX

摘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已初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这为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及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生态文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

1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全球视野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新发展,与发达国家密切相关,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持既得利益,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其背后实则是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发展利益之争。一些发达国家优先抢占了地球有限的环境资源,排放着大量的废弃物,是全球环境恶化的始作俑者,且凭借其先发优势建立的不平等政治经济格局,扩大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差距,使得大部分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趋势不可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再者,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设置环境技术壁垒,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推广先进技术,这实则是想凭借新技术巩固其在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更加恶化,不利于全球环境的共同保护。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觉醒,全世界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共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应对国际要求减排的压力,中国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从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到2016年发布《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的报告,表明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与认同。中国也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加入了30余项生态环境保护的多边会议或协议书。2015年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联盟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促成了《巴黎协定》的达成,不仅如此中国还用实际行动坚定地履行了对全球环境治理的承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

1.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难度之大、决心之深前所未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发展理念中纳入了“绿色发展”,全党全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发展迅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资源产出率提高了16.4%,单位GDP能耗下降18.2%。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京津冀联防联控、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果显著。相较于2013年,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37.2%;大多数城市河道开始变清;5年来,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恢复退化湿地302万亩,118个城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3]。这是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果。

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2.1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

解释了怎样认识生态文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形态,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就是要明确是自然孕育并哺育了人类,自然就是人类的生身父母、衣食父母;顺应自然,是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行;保护自然,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如果说尊重自然是认识问题、顺应自然是方法问题,那么保护环境就是行动问题。而由于环境破坏、生态退化和资源约束趋紧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则是人类在实践上无以复加、肆意摧残和掠夺自然而导致的恶果。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在生态文明理念方面,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理念。

2.2政府积极作为、民众大力支持,协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同时不断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顶层设计已经形成。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把生态文明纳入宪法等,我国已初步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构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框架,为深入推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构建了“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并加快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设计了“八项制度”,目前的整体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总体方案确定的2015—2017年要完成的79项改革任务中,73项已经全部完成,6项基本完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日益加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不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稳步探索,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已基本建立。”②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总体框架已经搭建并不断完善,用制度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3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通过多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地发挥了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人大、地方政协、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环境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环境保护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通过投融资机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第三方治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企业和执法机关的监督。”第二,突出的环境问题得以缓解。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部完成。“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3.5万吨,比2012年下降8.3%;氨氮排放量229.9万吨,下降9.3%;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1万吨,下降12.2%;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0万吨,下降20.8%,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十二五’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结束语

本文系统梳理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与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郑丽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29(004).

[2]贾玥,阴训法.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一种解构性的主体建构[J/OL].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733-736

[3]周膺.打造“美丽中国”杭州样本与生态文明建设再跃升[N].杭州日报,2018-12-28(028).

[4]周仕凭.探索创新模式,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南宁召开[J].环境教育,2018(12):15-18.

标签:;  ;  ;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