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瘤的高频彩色超声诊断

皮脂腺瘤的高频彩色超声诊断

郭江郑东朱楠杨昕宇赵大聪(通讯作者)(四川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35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皮脂腺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皮脂腺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皮脂腺瘤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2例内部回声有钙化.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助于提高皮脂腺瘤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皮脂腺瘤豆腐渣

皮脂腺瘤又称为粉瘤和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管口闭塞或者狭窄引起的皮脂淤积而成,而非真正的肿瘤。文献报道可发生恶变[1]。皮脂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时期多见,好发于头、面、臀部、背部,也有发生在阴囊内的报道[2]。现回顾性分析2009-03~2011-12经病理证实的36例皮脂腺瘤的超声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我院2009~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皮脂腺瘤病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16~68岁,平均(34.3±10.5)岁。均以发现肿物来诊,发病部位头面部21例,臀部11例,背部2例,会阴部2例。患者中有9例有疼痛感,27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1.2仪器和方法使用SIEMENSX300、GE-Logiq5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2.0MHz。首先超声常规检查肿物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情况,然后采用放大或局部放大、聚焦及组织谐波等仪器功能,对图像进行仔细观察,并采用探头加压及抖动法,观察肿物内部有无流动情况。然后重点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

2结果

36例皮脂腺瘤中27例未合并感染,高频超声见皮下组织内肿物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囊壁较厚,囊内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低回声,回声不均匀,似豆腐渣样,超声表现符合病理改变。CDFI: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探头挤压可见肿物变形,部分肿物在探头挤压并抖动时可见内部有缓慢流动。9例合并感染患者,肿物内出现低至无回声区。内部无血流信号,部分周边可见到环绕血流。2例囊内可见斑片状高回声伴声影。

3讨论

3.1皮脂腺分布于全身,来源于中胚叶,属真皮组织。正常情况下皮脂腺以全浆分泌形式通过导管向皮肤分泌。当毛囊皮脂腺口堵塞时,皮脂聚积成囊肿。因此,一般皮脂腺瘤均存在于皮内,与皮肤紧密粘连。一旦发生,即易形成其他组织内皮脂腺瘤[3]。皮脂腺瘤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囊肿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于皮面,无波动感。内容物为白色豆腐渣样物。皮脂腺瘤容易并发感染,囊肿在外力下可以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皮脂腺瘤慢性感染后囊肿内可形成钙化灶。

3.2皮脂腺瘤病理与超声表现对比分析:皮脂腺瘤病理表现为皮下圆形充满豆渣样内容物囊性结构,豆渣样物质为皮脂。对应超声表现为皮下囊壁清晰囊肿回声,与豆渣样内容物对应表现为密集点状低回声。当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内充满脓液,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因皮脂腺瘤内部无血管生长,CDFI显示为无血流信号。皮脂腺瘤在外力挤压容易变形,探头加压时囊肿发生形变。因部分感染后形成脓液,在用探头抖动囊肿时,可见内部有流动[4]。

皮脂腺囊肿与表皮样囊肿临床上统称为皮脂囊肿,但在病理上两者差别,皮脂腺囊肿被视为先天性潴留囊肿,囊肿皮肤表面多有小孔,内容物为皮脂。而表皮样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皮肤无小孔,内容物为角质蛋白[5]。表皮样囊肿表现为均匀低回声至中等回声,内容物与包膜缺乏清晰分界。当皮下囊肿及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后声像图可基本相同,需要结合术后病理才能鉴别。

3.3皮脂腺瘤的鉴别诊断:超声诊断皮脂腺瘤时还要注意和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6]。(1)皮下脂肪瘤:为皮下脂肪层内肿块,无完整包膜回声,一般呈高回声和等回声,体积较大时可以表现为低回声,加压时可轻度压扁。(2)皮下神经纤维瘤: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皮下,皮肤多伴咖啡斑,数目可为单个,多为多发性。超声检查见皮下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无包膜,结合体检多能鉴别。(3)皮下血管瘤:位于皮下,可以为高回声、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内部有时可见钙化灶强回声,CDFI:瘤体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4)腱鞘囊肿:与肌腱相连,单房或多房,多为无回声,结合临床诊断不难。

综上所述,皮脂腺瘤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采用探头加压、抖动法等,可以和其他浅表组织肿物进行很好的鉴别,为临床提供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渐怀平,刘瑞莲,张学柱.皮脂腺囊肿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5):6.

[2]张亮,王新平,段建敏等阴囊内皮脂腺囊肿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1:6.

[3]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0.

[4]马强,崔瑾,单诗山,李洪霞,吴邦骐的皮脂腺囊肿超声特征[J]航空航天医药2009,9.20

[5]ChoJH,ChangJC,ParkBH,etal.SonographyandMRIimagingfindingsoftesticularepidermoidcysts[J].AJR,2002,178(3):743~748.

[6]轩维锋,张红环.皮脂腺囊肿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8):498~500.

标签:;  ;  ;  

皮脂腺瘤的高频彩色超声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