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王丽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王丽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眼部疾病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常规组(n=55,实施眼科护理)和教育组(n=55,在眼科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眼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教育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眼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更高,数据差距均显著(P<0.05)。结论:对眼部疾病患者实施眼科护理时,增加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疏导消极情绪,提升其眼科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眼科护理;应用分析

随着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眼科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包括干眼症、结膜炎、白内障等常见疾病,由于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对于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1]。本研究以我院眼科疾病患者为例,分析在眼科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现有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0例眼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其中常规组55例,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1.27±4.73)岁;干预组55例,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9~76岁,平均年龄(43.20±4.31)岁,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眼科护理,即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症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眼部护理等。教育组在眼科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术前健康宣教及术后健康宣教,具体方法为:

(1)入院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迎接,将其引导至相应病房,在过程中需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医院的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同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病情发展情况、心理状态、接受能力等,关注其情绪变化,若其存在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2)术前健康宣教:术前护理人员应耐心、全面地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目的、重要性,介绍为其治疗的医生情况及以往成功治疗的案例,消除患者质疑与不安。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手术基本步骤,如备皮、结膜囊冲洗、泪道冲洗等,叮嘱患者应当注意的事项,指导其做好个人卫生。

(3)术后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卧床体位,从而保护术眼不受影响,如行视网膜脱落术的患者,取俯卧位有助于修复脱落网膜。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式,向其讲解保护术眼的重要性。此外,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也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患者宜多食用富含粗纤维和营养物质的食物,对于刺激性、硬质食物禁止食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指导工作,教导其自我护理的相关技能,如眼球按摩法、滴眼液使用方法、自我检测眼压法等。

1.3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同时对其眼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价指标:①优:80~100分;②良:60~79分;③差:0~59分;④优良率:(评价为优人数+评价为良人数)/总患者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PASWStatistics17.0.2软件对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卡方、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教育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眼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析

教育组眼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眼科疾病是主要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相关组织上的疾病,由于众多娱乐方式的出现,眼睛的负担相应增加,眼科疾病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2]。眼睛作为人体沟通外界的重要器官,其发生病变会对患者生理与心理造成极大损害,因此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手段。

常规眼科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症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眼部护理等[3]。应当注意的是,常规眼科护理往往不会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教,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

本研究提出在眼科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众多研究证明治疗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取决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手法的认知、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等。健康教育就是将相关知识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传递给患者,帮助其建立健康观念,从而在治疗过程中自觉遵照医嘱[4]。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该方法的患者比常规眼科护理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更低,眼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佳,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眼科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时,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更为完善地掌握眼科健康知识,从而实现自我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海旭虹,赵伟,陈蕾.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7):183-185.

[2]覃登念.护理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98):280-280.

[3]吕杰,战丽丽,李艳华,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27-28.

[4]程海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25-26.

标签:;  ;  ;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