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论文_邢立文,魏新平,董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点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非点源,径流,负荷,模型,汇水,通量,自动机。

非点源论文文献综述

邢立文,魏新平,董娟[1](2019)在《基于ArcSWAT模型的湔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运移模拟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点源污染是继点源污染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环境污染方式。四川省境内农村水源水质保障堪忧,湔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已严重影响了彭州市的饮用水安全。因此,正确地掌握湔江污染物来量,合理评价湔江水质及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彭州市居民饮水安全、维护彭州市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湔江流域ArcSWAT产流、产沙及污染物输出模型,对湔江流域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ArcSWAT模型对湔江流域产流、产沙及污染物输出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此外,为改善湔江流域和西河水库的水质水环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王帼雅,宋城城[2](2019)在《基于非点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核算的淠河流域“汛期—非汛期”划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淠河流域2013~2017年的降雨量及大量地理空间数据进行SWAT建模,率定出淠河水系的径流量,率定期R_2为0.72,Ens为0.64。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淠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关系。最后通过分析5年月径流量的全年占比,确定了淠河流域2013~2017年非点源污染入水体负荷的核算"汛期—非汛期"。(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3](2019)在《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亚湾为研究对象,采用3S(GIS、RS和GPS)技术划分了汇水区范围并处理获得土地利用、土壤水文单元及降水等下垫面信息,运用L-THIA模型(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 and Non Point Source Pollutant Model)构建了总氮(TN)这一指标的大亚湾汇水区非点源污染模型,并通过径流量与负荷量模拟结果与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年均负荷量为2 559 t;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和园地的负荷量和单位面积流失强度均较高,是TN流失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汇水区涉及的11个镇(街)中惠州市稔山镇、平海镇对TN负荷量的贡献合计超过50. 0%,占据了77. 7%的TN流失关键源区,是非点源污染防治需重点关注的区域。来源贡献的定量识别和关键源区的空间识别为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颖[4](2019)在《大凌河流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宁省大凌河流域为例,基于2016年5月两场降雨事件同步监测的水量、水质数据资料,揭示了非点源污染物在降雨径流条件下的时空变化规律与传输机理。研究表明:TN、TP与BOD5质量浓度在降雨事件中随时间的推移总体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在降雨发生后的1-2h均达到质量浓度最大值,呈现出显着的初期冲刷效应;由于各污染物浓度在流域降雨期间的分布结构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加之一些非人为、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形成的径流汇集到监测断面的时间不同;为提高大凌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水平和污染防控能力,结合以往实践经验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对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聂启阳,吕继强,孙夏利,罗平平,时迪迪[5](2019)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灞河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内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非点源污染源的时空变化,已显着影响地表、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灞河流域为例,采用改进后的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模型(PNPI),探讨近20年半干旱区城市型河流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灞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为林地与耕地,共占流域面积的85%。1995-2015年间西安实施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河流下游平原区城镇用地扩张近4倍,侵占大量原有草地与耕地;基于Quantile分类法,将研究区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值划分为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等级,区域流域内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即人类活动影响区的非点源污染风险增强,极高风险区迅速扩张,同时上游水源区的非点源污染风险降低;近期,西安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流域极高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区域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钧雯,芶木辛洲,贾梓良,魏桐,莫罹[6](2019)在《西氿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与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监测太湖流域上游备用水源地西氿流域典型次降雨的降雨历时中支流河道样品水质以及降雨强度,探讨降雨过程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监测次降雨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冲刷携带增加和稀释的双重作用,前期冲刷携带占主导,主要营养盐浓度上升达到峰值,后期受稀释作用和地表可冲刷污染物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样品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同步。西氿整体呈劣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与总氮(TN)为该区域地表水体主要污染物。实地调研表明,非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养殖业和种植业,近年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可见继续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开展专项整治并着重完善监管模式,对控制污染、保护备用水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陈磊[7](2019)在《分布式城市非点源模型(CA-SWMM)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研究城市非点源污染过程、量化非点源污染输出的重要工具。然而,现有模型常常面临基础资料缺失问题,从而限制了城市非点源模型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本研究基于元胞自动机算法构建分布式城市非点源CA-SWMM耦合模型,在降低对管网依赖的基础上提高各子汇水区内的汇流过程模拟。CA-SWMM模型的地表汇流过程模拟由CA模块完成并通过各子汇水区的管网节点输入SWMM模块实现模型耦合。以北京师范大学为研究区对CA-SWMM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水文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NSE和R2高于0.7和0.5。该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尺度少资料地区城市非点源污染—水环境响应的研究方法,为优化景观规划和管理措施配置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7)

叶宏萌,袁旭音,林皓[8](2019)在《农业非点源氮磷流失风险评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非点源氮磷流失已经成为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污染源,具有显着的时空差异性。首先介绍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定义、产生原因和特点,并针对农业非点源导致的氮磷流失风险进行介绍,包括风险评估方法(辨识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性的研究。总结国内运用氮磷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已较为普遍,但尚局限于关键源区的筛选,并多集中于农业小流域或者局部的林业区,缺乏关键期的筛选。因此,今后亟待结合不同水文期的差异加强氮磷及综合流失风险的时空差异研究。(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媛,楚春礼,刘夏,鲁海宁,毕孟飞[9](2019)在《率水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及施肥措施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率水流域周边农业用地施用的大量化肥为流域内非点源负荷主要来源之一,研究该流域内不同施肥措施对其下游千岛湖水体中氮磷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搭建率水流域SWAT模型,设置化肥减量,粪肥替代和深层施肥3种施肥情景,探究其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化肥减量50%可减少约9. 77%的总氮负荷和4. 42%的总磷负荷,粪肥替代化肥对于氮磷负荷的削减率较低,深层施肥的总氮负荷削减率远低于总磷,化肥减量和深层施肥联合措施可分别降低10. 11%和3. 38%的总氮、总磷负荷,即为流域内施肥措施的最佳方案,同时基于SWAT模型的施肥情景模拟对削减流域非点源污染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冯东[10](2019)在《磷素非点源污染水质的毒性负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采用AnnAGNPS5.1模型进行磷素非点源污染水质的毒性负荷研究,为水质污染治理和保护提供可靠分析依据。该模型先通过数据输入与编辑模块将磷素非点源污染水质和气象等信息,反馈到污染负荷计算模块中,再依据水文子模型与土壤侵蚀子模型的地表径流量、蒸发量以及土壤侵蚀量等相关参数,建立磷素毒性负荷子模型,采用该模型运算溶解态磷素负荷与颗粒态磷素负荷,通过两种磷素负荷确定非点源水质中的最终磷素毒性负荷,将该负荷结果反馈到数据输出与显示模块中进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检测出非点源污染水质中的磷素浓度,检测十个湖口样本与八个河道样本误差均低于0.04 mg·L~(-1),并且检测用时和能耗低。(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非点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淠河流域2013~2017年的降雨量及大量地理空间数据进行SWAT建模,率定出淠河水系的径流量,率定期R_2为0.72,Ens为0.64。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淠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关系。最后通过分析5年月径流量的全年占比,确定了淠河流域2013~2017年非点源污染入水体负荷的核算"汛期—非汛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点源论文参考文献

[1].邢立文,魏新平,董娟.基于ArcSWAT模型的湔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运移模拟分析与评价[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

[2].王帼雅,宋城城.基于非点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核算的淠河流域“汛期—非汛期”划分研究[J].广东化工.2019

[3].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9

[4].王颖.大凌河流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5].聂启阳,吕继强,孙夏利,罗平平,时迪迪.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灞河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时空变化特征[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6].杨钧雯,芶木辛洲,贾梓良,魏桐,莫罹.西氿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与治理对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陈磊.分布式城市非点源模型(CA-SWMM)构建与应用[C].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19

[8].叶宏萌,袁旭音,林皓.农业非点源氮磷流失风险评估的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9

[9].王媛,楚春礼,刘夏,鲁海宁,毕孟飞.率水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及施肥措施模拟[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10].冯东.磷素非点源污染水质的毒性负荷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论文知识图

各管理情境下于桥水库TP水质的变化各管理情境下于桥水库TN水质的变化实际传感器阵元总磷(TP)非点源负荷构成年8月胶州湾潜在富营养化评价但...胶州湾入海污染物组成

标签:;  ;  ;  ;  ;  ;  ;  

非点源论文_邢立文,魏新平,董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