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李少珍

开平市华侨博物馆广东开平529300

提要:本文在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珍贵、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的迫切性,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对策。笔者在开平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开平市文博部门工作多年,从事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对策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防涝、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近现代民居建筑。她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亦中亦西的建筑奇葩。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28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华侨文化方面的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35处、广东省第1处世界遗产。

今天1833座碉楼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开平大地之间,熠熠生辉,在开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彰显出她们无穷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保护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意义

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对团结世界华侨、华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凝聚侨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全球有华侨、华人3400万人,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华侨文化遗产,她不同于殖民文化,她是中国草根侨民主动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将西方先进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见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丰碑。她也是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以及世界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密切交融、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举证。她对于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保护好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能让世界华侨、华人感受到中国政府对华侨工作的高度重视,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他们对祖国政府的信心。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后,全球华侨、华人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对他们祖辈文化的认同,增强了他们在国际中的地位。

开平碉楼与村落所表现出来的华侨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当前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建设文化大省,需要一个甚至更多的像开平碉楼与村落这样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作支柱,因此保护好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

二、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迫切性

从目前的现状来分析,保护好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经费短缺是制约文物保护的主要瓶颈

开平碉楼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大多数已是十分脆弱、岌岌可危,加上投入不足,保护工作跟不上,陷入保护与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申遗”的需要,开平市向联合国提交的《开平碉楼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在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的指导下制定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管理规划》,对1833座碉楼划分为五级保护。因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开平现存的碉楼,需要维修整治的达80%以上。

近年来,文物保护经费虽然有了很大的增加,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开平市的文物保护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上来自各级财政拨款,地方政府的财力直接影响经费的保证。由于文物保护经费不足,文物日常维护、维修开展有一定难度。

2、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一是由于开平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先天不足,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不协调。一些人由于保护意识不强,片面强调利用,这也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了负荷,造成了难以承重的压力。二是近年来,开平和邻近市民间兴起收藏热,导致一些非法收藏行为对碉楼等民居造成破坏。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对碉楼和民居建筑精品内的文物进行盗拆和非法收购,给保护和管理带来了难度。三是由于开平碉楼数量庞大,分布广,村中大量碉楼和民居建筑属私人所有,加上遗产地内还有当地村民在生产、生活,在统筹其保护工作,协调解决保护与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比较困难。

3、文物保护部门协调较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文物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上下不对接,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由于开平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级别低、人员编制少,加上文物景点多头管理,使文物保护协调工作难以开展。二是由于文博单位编制不足,工作条件和待遇比较差,导致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引进困难,有一定专长的频频跳槽,人才队伍萎缩缺乏。三是文物保护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四是文物部门和文保单位发展前景不确定、不明朗,文物保护的公益性质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矛盾,难以调动和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五是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技术欠缺。六是文物维修、日常维护报批手续繁锁,影响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4、文物保护的社会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全社会文物保护宣传氛围有待加强,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地方和部门不依法办事,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难度大;文物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没有专职文物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未能持证上岗。

由于上述原因,致使目前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率和合理利用率还不是很高,保护与利用工作任重道远。

三、保护与利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对策

文化遗产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旅游、经济资源,通过保护、管理、利用等方式,可以将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信息转化成为文化力量、政治力量、教育力量和经济力量,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开平碉楼与村落工作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1、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解读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国务院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个方针表明,保护、利用、发展三位是一体的,就保护和利用而言,保护是前提、利用应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保护,保护与利用应良性互动。而相对于发展来说,保护和利用均是手段和方式,保护和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遗产事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成果。因此,要科学解决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就必须坚持文化遗产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

2、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每年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碉楼保护月等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支持文物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建议相关单位每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从事文化、文物、旅游从业人员和镇、村代表等进行办班,强化培训,提高文物保护和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全市教育部门应将有关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乡土教材内容纳入教辅计划,在青少年中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3、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要积极争取政府,特别是上级政府在文物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近年来,从国家、省、江门到开平,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加大了开平碉楼的保护力度,拨出专款进行维修。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平碉楼的保护利用工作,多途经筹集碉楼保护经费,还创新地提出了碉楼“认养”的新思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开平碉楼保护的行列。

4、加强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

根据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求编配岗位,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文物保护科

标签:;  ;  ;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