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通量论文_何锦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微子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微子,通量,宇宙线,地球,太阳,放射性元素,模型。

中微子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何锦成[1](2018)在《基于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中微子是反电子中微子,它是在地球内部的U、Th、K衰变过程的产物。中微子与物质发生反应的概率极小,因此它可以携带地球内部的信息直接穿过地球到达地面,为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前,KamLAND实验组和Borexino实验组发表了地球中微子的探测结果,这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探测地球中微子的可行性。但是受限于他们的探测器的液闪体积,不仅无法区分地幔和地壳的中微子,更无法区分不同的地幔模型。JUNO的液闪达到了两万吨,正式运行后有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估算到达JUNO附近的地球中微子通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方面,本文预测地球中微子通量基于叁维地球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化学模型。本研究运用CRUST2.0、CRUST1.0、LITHO1.0叁个地球物理模型,分别计算了 JUNO附近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并且比较了叁种结果。同时,我们还运用了中国的地球物理模型的数据,精确计算了 JUNO局部区域的地球中微子通量,与CRUST丨.0模型的结果做对比。地壳厚度和岩石密度有所不同,导致了不同地球物理模型预测的江门观测站的地壳中微子信号有差异。上地壳和沉积层产生的中微子贡献超过68%。JUNO周围5°×5°范围内贡献了超过66%的地球中微子信号。另一方面,在CRUST1.0模型下,本研究确定了放射性元素丰度、地壳密度、地壳厚度对JUNO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影响是依次减小的。同时,还采集和测量了探测器附近lOOkm范围内岩石样品的丰度。利用丰度测量结果建立了叁个丰度模型,预测的地球中微子信号结果分别增大为全球平均丰度模型的1.73、1.84、1.56倍。本文为建立精确的局部叁维地球模型提供指导,有助于提高地壳中微子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3-01)

杨大卫[2](1998)在《太阳中微子通量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有一道估算太阳中微子通量的预赛题.为了更接近实际,特将题目改写如下:已知太阳常数为1370焦/(秒·米~2)并假设(本文来源于《现代物理知识》期刊1998年04期)

中微子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1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有一道估算太阳中微子通量的预赛题.为了更接近实际,特将题目改写如下:已知太阳常数为1370焦/(秒·米~2)并假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微子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何锦成.基于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的地球中微子通量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2].杨大卫.太阳中微子通量的估算[J].现代物理知识.1998

论文知识图

太阳中微子通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地球上中微子的通量6-3SunYS和HuangZX的模...试验中通过带电流过程、中性流过...3-2放射性元素的不同储层此外,地...超新星中微子在地球上的通量随能量的...

标签:;  ;  ;  ;  ;  ;  ;  

中微子通量论文_何锦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