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态时效论文_钟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铸态时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效,合金,镁合金,硬度,组织,金相,晶粒。

铸态时效论文文献综述

钟坤[1](2017)在《固溶时效处理对6063铸态铝合金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6063铸态铝合金在不同固溶时效工艺处理下硬度的变化,通过金相观察、SEM以及TEM检测初步探讨了其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固溶时效工艺,可以将6063铸态铝合金硬度提高到80HV以上,完全满足顾客要求。(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屈华,刘伟东,刘海平[2](2015)在《Ag对Al-5.3Cu-0.8Mg合金铸态组织与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分析技术、布氏硬度、XRD分析、室温与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Ag对Al-5.3Cu-0.8Mg合金铸态组织与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Ag对合金铸态组织有细化作用,随着Ag含量的增加,枝晶得到细化;Ag添加缩短了合金的峰时效时间,其原因在于Ag原子提高了合金析出相的形核速率,进而加速了析出相的形成;随着A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含0.8%Ag的合金峰时效硬度最大;适量的Ag可以促进合金中Ω相的形成,过量的Ag将会抑制Ω相的形成;随着A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当Ag含量为0.8%时,其强度和热稳定性均达到峰值;Ag提高合金强度与热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析出了热稳定性和强化作用比θ'、S'相更强的Ω相。(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宇轩,吴伟,陈强,罗宗强,张卫文[3](2015)在《铸态和时效态Cu-15Ni-8Sn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铸态Cu-15Ni-8Sn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固溶处理后,再在400℃下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时间为1~10h,然后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铸态和时效态合金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时效时间对Cu-15Ni-8Sn合金摩擦因数的影响不大,时效时间为2~8h时的磨损率较低,超过8h后略有增大;时效态合金的摩擦因数比铸态合金的约降低了10%,时效态合金的最小磨损率约为铸态合金的43%;时效态合金摩擦磨损性能优于铸态合金的主要原因是前者的强度显着高于后者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5年07期)

姚志浩,董建新,张麦仓,陈昊,于秋颖[4](2015)在《铸态K480和DD407高温合金在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两种典型铸态K480及DD407高温合金在870℃下经3 000 h时效过程中γ′相的稳定性,探讨γ′相的粗化机制。结果表明:K480合金和DD407合金经过长期时效后组织中均无TCP相析出,γ′相发生轻微粗化现象,合金组织稳定性良好,其中DD407合金中γ′相长大趋势大于K480合金的;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K480合金中晶界逐渐变宽,碳化物沿晶界长大,最终连结成链状,并有成膜趋势;K480合金中γ′相长大符合二次方定律,而DD407合金的符合叁次方定律;该两种合金γ′相长大方式分别为界面控制和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5年06期)

杨文,闫德胜,戎利建[5](2013)在《Sc含量对Al-Mg-Sc-Zr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强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显微硬度仪研究了Sc含量对Al-5.5Mg-0.5Mn-XSc-0.1Zr(质量分数,%)(0.05≤X≤0.50)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和时效处理后二次析出相的形貌及其强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c含量少于0.09%(质量分数,下同)时,凝固过程中无含Sc相析出,铸锭组织为柱状树枝晶,时效后强化作用有限;当Sc含量在0.16%~0.23%时,凝固过程中析出少量初生及共晶Al3(Sc,Zr)相,这既能够细化晶粒,又不影响时效后二次析出相的热稳定性,时效后合金的硬度也较高;而Sc含量过高(X≥0.23)时,合金中初生和共晶Al3(Sc,Zr)相的含量增多,虽然也能够细化晶粒,但凝固后基体中固溶的Zr含量也会随之降低,导致二次Al3(Sc,Zr)相的热稳定性降低,450℃时效24 h后二次析出相粗化严重,强化作用很弱。(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3年12期)

董允,林小娉,叶杰,唐莉[6](2012)在《Cr-Bi对Mg-8Zn-4Al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沉淀相演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Bi、Cr-Bi复合添加对Mg-8Al-4Zn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沉淀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r-Bi复合添加能有效改善合金的铸态组织,使连续网状相断开呈短杆或颗粒状。Bi、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经350℃×12 h+160℃时效,其沉淀硬化曲线呈现典型的温时效。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时效初期硬化速率较高,20 h就达到峰值硬度的97%,时效48 h达到峰值硬度92.44 HV,过时效阶段硬度下降速度比较缓慢。Mg-8Zn-4Al-0.5Bi合金经350℃×12 h+160℃×120 h时效后主要有MgZn2、Mg3Bi2和单Bi相,呈短杆或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上;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经350℃×12 h+160℃×144 h时效后,除短杆或细小颗粒状的MgZn2相外还有Cr、Al12Cr3等沉淀相,没有发现粗大的MgZn相,且沉淀相与单独添加Bi经120 h时效的合金相比更加细小、致密、弥散均匀分布。(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李润霞,左晓姣,袁晓光,荀诗文,黄宏军[7](2010)在《铸态过共晶Al-Si合金时效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工艺对过共晶Al-Si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经过175℃单级时效后,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逐渐上升,时效8h硬度达到第一个峰,峰值为159HB;时效14h硬度达到第二个峰,峰值为156HB;此时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提高了18.4%,高温抗拉强度提高了12.7%。经过100℃/4h的预时效,175℃再时效后,分别在再时效2h和10h时达到硬度峰值,再时效10h后,硬度达到161HB,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抗拉强度都得到最大的提高,提高幅度分别是21.2%和16.5%。而在回归再时效处理后,发现经过100℃×4h+220℃×8min+175℃×3h回归时效工艺处理后,合金的硬度达到最高,不过抗拉强度变化不大,甚至下降。综合叁种工艺,双级时效100℃/4h+175℃/10h是最理想的时效工艺。(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0-10-16)

秦兵,于文斌,何洪,李春梅,赵男男[8](2009)在《稀土Yb对AZ91镁合金铸态及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稀土Yb对AZ91镁合金铸态及热处理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的Yb可细化AZ91合金铸态组织,有效抑制β-Mg17Al12相的生长,并使β相由网状变为断续分布。XRD分析表明,合金中出现新相Al11Yb3,使合金硬度增加。添加Yb使AZ91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残余化合物增加,尽管对时效峰值影响不大,但可推迟180℃时效峰值和延缓过时效的出现。(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09年12期)

王学玉,王春建,金青林,蒋业华,周荣[9](2009)在《铸态晶粒尺寸对AZ91合金固溶时效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铸态晶粒尺寸对AZ91合金固溶时效组织的影响,并对析出相与合金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铸态晶粒尺寸越小,其固溶效率越高,时效处理时β相的连续析出速度越快;在时效处理过程中,无论铸态晶粒尺寸或大或小,合金的显微硬度值都随着连续析出的β相数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且铸态晶粒尺寸越小,其硬度峰值越高,达到峰值所用的时间越短。(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09年03期)

张长军,俞剑,何向华[10](2008)在《铸态Cu20Ni35Mn合金的直接时效强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成分为Cu20Ni35Mn的合金试样,对铸态锰白铜合金直接进行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的时效工艺对锰白铜合金的强化效果,分析了时效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锰白铜合金在铸态下可以直接进行时效处理,最佳时效工艺为:时效温度400~470℃,时效时间为60~72h,硬度可达到HV400以上.并发现MnNi相的析出是合金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08年06期)

铸态时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技术、布氏硬度、XRD分析、室温与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Ag对Al-5.3Cu-0.8Mg合金铸态组织与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Ag对合金铸态组织有细化作用,随着Ag含量的增加,枝晶得到细化;Ag添加缩短了合金的峰时效时间,其原因在于Ag原子提高了合金析出相的形核速率,进而加速了析出相的形成;随着A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含0.8%Ag的合金峰时效硬度最大;适量的Ag可以促进合金中Ω相的形成,过量的Ag将会抑制Ω相的形成;随着A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当Ag含量为0.8%时,其强度和热稳定性均达到峰值;Ag提高合金强度与热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析出了热稳定性和强化作用比θ'、S'相更强的Ω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铸态时效论文参考文献

[1].钟坤.固溶时效处理对6063铸态铝合金硬度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7

[2].屈华,刘伟东,刘海平.Ag对Al-5.3Cu-0.8Mg合金铸态组织与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

[3].刘宇轩,吴伟,陈强,罗宗强,张卫文.铸态和时效态Cu-15Ni-8Sn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5

[4].姚志浩,董建新,张麦仓,陈昊,于秋颖.铸态K480和DD407高温合金在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的稳定性[J].机械工程材料.2015

[5].杨文,闫德胜,戎利建.Sc含量对Al-Mg-Sc-Zr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强化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

[6].董允,林小娉,叶杰,唐莉.Cr-Bi对Mg-8Zn-4Al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沉淀相演变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7].李润霞,左晓姣,袁晓光,荀诗文,黄宏军.铸态过共晶Al-Si合金时效工艺研究[C].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0

[8].秦兵,于文斌,何洪,李春梅,赵男男.稀土Yb对AZ91镁合金铸态及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

[9].王学玉,王春建,金青林,蒋业华,周荣.铸态晶粒尺寸对AZ91合金固溶时效行为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9

[10].张长军,俞剑,何向华.铸态Cu20Ni35Mn合金的直接时效强化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

论文知识图

加载电流载荷后拉伸时焊点断裂宏观形...时效后拉伸时焊点断裂宏观形貌(T=1...离心铸造Al-18Si-5Mg和Al-18Si合金活塞...离心铸造Al-18Si-5Mg和Al-18Si合金活塞...铸态时效24h在海水中的极化...铸态时效硬度曲线图

标签:;  ;  ;  ;  ;  ;  ;  

铸态时效论文_钟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