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秋珠[1]2006年在《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是20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目的科技事件,网络交往正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信息时代色彩。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并成为这些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本研究选择“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主题。首先,将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探索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试图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研究做一总结。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考察,旨在引起国内心理学界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问题的关注,进而明确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本问题,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在系统考察网络交往基本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包括:(1)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2)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3)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5)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究;(6)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通过研究,一方面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研究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系统科学研究,促进了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陈江[2]2004年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相关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将给网络用户造成工作、学习、家庭上一系列消极影响。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成瘾状况引人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网络人际互动及交往焦虑、抑郁、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网络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网络人际互动方式及网络成瘾存在显着性别差异。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网络人际互动方式及网络成瘾有不同的表现趋势。 3.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网络人际互动方式与网络成瘾显着相关。 4.大学生交往焦虑、抑郁、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显着相关。 5.对网络成瘾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进入回归方程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对网络的需要程度、在网上与陌生人的联系、玩网络游戏、抑郁水平。

侯友[3]2007年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社会、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般状况和形成原因,试图探讨在常态网络使用的条件下,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等因素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及其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以便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叁所大学680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男大学生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在年级上大一学生成瘾倾向最高,二叁四年级开始逐渐下降;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高的成瘾倾向。(2)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民族上不存在差异;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成瘾倾向。(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着差异,以游戏、娱乐、聊天为上网目的的大学生成瘾倾向高于其它上网目的的,尤其是高于以学习为目的的。(4)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受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回归分析,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5)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着差异,高神经质、精神质的人表现出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内外向与网络成瘾倾向的高低没有显着的关系。进一步回归分析,精神质和神经质可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6)网络成瘾是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上网交流时间、上网游戏时间、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上网交流时间、浏览信息时间、人格特质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冀婷婷[4]2014年在《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成就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目前已经将网络成瘾收录进精神病理学体系(DSM-V)中,而且它在流行病学中作为公众熟知的病理性情况与公认的病理性赌博标准是类似的。快速以及不受约束的上网使得上网用户在逐年增多,网络成瘾的群体也在逐渐庞大,我们有必要了解网络成瘾群体的驱动因素及其心理机制,希望可以为高校管理者和学生们有效预防网络成瘾提供实证指导,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本研究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讲述本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目的和创新点,通过绪论的介绍,以期对本研究的宏观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章属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网络成瘾进行了概念界定,概述了相关的理论模型以及网络成瘾的行为脑机制等并且与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对研究被试,研究工具,研究程序予以说明,并且提出了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其中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包括人际情感性动机和信息获取性动机两个维度;网络成瘾包括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等核心症状和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性反应等相关问题,4项得分之和为网络成瘾总分:成就动机包括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两个维度,两者得分之差为成就动机总分。第四章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分析方法,以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数据处理方法,同时介绍了样本的分布情况,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最后进行整体模型的验证。第五章主要是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与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比对。第六章基于整篇文章的研究,根据前面的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得出本研究结论,并为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们提出建议。同时总结了本研究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网络使用动机、成就动机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两种动机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荆州、大同、嘉兴叁地的450名大学生,共使用了叁个量表,分别是:清华大学白羽与樊富珉于2005年修订台湾学者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挪威心理学家Gjesme和Nygard编制,由叶仁敏修订而成的中文版成就动机量表,徐梅等人修订的Weiser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通过构建网络使用动机、成就动机和网络成瘾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叁者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如下:(1)网络使用动机、成就动机、网络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2)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在网络使用动机和成就动机上存在显着差异。(3)网络使用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和网络成瘾各维度和总分呈显着正相关。(4)成就动机中的避免失败动机网络成瘾各维度和总分呈显着正相关。而成就动机总分与网络成瘾各维度和总分呈显着负相关。(5)避免失败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都显着影响网络成瘾。(6)在所有群体中人际情感性动机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是通过避免失败动机来传递的;在正常群体中避免失败动机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成瘾群体中,人际情感性动机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不通过避免失败动机来传递。

柴晶鑫[5]2017年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求知、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长时间手机使用导致手机依赖不容忽视。手机依赖已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手机依赖,又称非理性手机使用、手机成瘾,可以导致使用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是一种行为成瘾或技术成瘾。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手机依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研究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健康教育部门掌握手机依赖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地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目的: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编制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问卷,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检验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情况,探讨个体冲动性人格特质、自我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提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干预对策。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为健康教育部门加强预防手机依赖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方法:采取整群抽样集中施测方式,以97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检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问卷信效度,并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开展两阶段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计划行为理论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计划行为理论突显信念变量(态度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和计划行为理论拓展变量(过去行为、手机依赖和预期后悔)。两周后,开展第二阶段研究,评价过去两周间长时间使用手机行为。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对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影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1067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冲动性人格特质、自我调节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和中介作用。结果:1.按照计划行为理论量表编制规范,编制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问卷包含两个子问卷。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问卷10个题目,包含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行为意向四个研究维度;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信念问卷22个题目,包含态度信念、规范信念及控制信念叁个研究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比较理想,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研究发现,女生、高年级学生、成长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8000元、每月生活费高于3000元、拥有手机超过6年,每月手机话费超过50元的学生倾向于长时间手机使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计划行为理论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和计划行为理论拓展变量(过去行为、手机依赖)显着正向影响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过去行为和长时间手机使用意向显着正向影响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研究进一步验证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发生——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以及拓展的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发生——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较理想。3.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高冲动性人格特质、低自我调节、高领悟社会支持、频繁使用手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具有预测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手机使用在大学生冲动性人格特质、防御调节、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1.按照计划行为理论问卷编制规范,编制的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问卷,包括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信念问卷两个部分,是适用于测量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的标准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本研究从计划行为理论角度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和行为发生的可能。大学生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受到积极态度、重要他人的支持和感知到较少客观制约的直接影响。行为意向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实际行为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3.本研究分析了领悟社会支持、冲动性人格特质、自我调节对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行为影响,发现将近85%研究对象处于可能手机依赖状态。高冲动性人格特质、高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正向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调节尤其是防御调节负向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高冲动性人格特质、高领悟社会支持、低自我调节,通过手机使用中介作用,对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

张志松[6]2008年在《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网络成瘾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使用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此也成为国外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相关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将给网络用户造成工作、学习、家庭上一系列消极影响。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网络使用行为及网络成瘾状况引人关注。这对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帮助网络用户,特别是青年用户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使网络成为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和谐健康社会关系的工具。本文采用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网络成瘾问卷、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通过对618名大学调查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大学生平均网龄在3年左右,每周上网时间偏多;上网主要目的是网络聊天、信息查询和游戏娱乐;在网络使用上存在着性别、生源地、专业和年级之间的差异;(2)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度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者;成瘾者存在着性别和独生与否的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大学生较非独生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3)IAD组和非IAD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着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4)孤独感、心理控制源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关。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和矫治网络成瘾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着手来进行。

梅松丽[7]2008年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成瘾理论及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诊断与分类、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回顾,采用整合研究的思路,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控量表(ISCS),应用问卷调查、延迟折扣实验技术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内在机制。目的在于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心理特征与网络成瘾行为、心理健康、冲动性控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有效使用网络,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能力。经过实证分析和实验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因素上呈现显着差异。2.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非成瘾者在人格特质层面存在差异。3.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成瘾大学生。4.人格、自我控制、感觉寻求通过影响网络成瘾,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5.在延迟折扣实验中,网络成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做出冲动性选择

罗小霞[8]2007年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又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是国外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的方式,以31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等反映人格、自我调节和社会资源的心理变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以揭示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网络过度使用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的结论:1)网络成瘾与神经质人格呈显着相关,且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神经质人格上存在显着差异。2)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呈显着相关,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消极应对、特质应对方式总分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无显着差异。3)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呈显着相关,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着差异。4)网络成瘾与网络社会支持利用呈显着相关,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网络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无显着差异。5)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网络主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神经质人格对网络成瘾有一定预测作用。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预防建议。

张君[9]2011年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印象管理、自尊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印象管理、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总体上看,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象很普遍,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4.9%,大学生的网络交往率为73.3%,网络交往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选择进行网络交往的工具方面,QQ、飞信等即时性聊天工具是大学生的首选。第二,就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内部差异而言:①性别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网络交往的六个维度上,除丁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外,其他四个维度包括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消极结果、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社会知觉均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得分高于女大学生;②大学生网络交往总分不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但是在网络交往信息沟通上存在显着差异,在网络交往认识上边缘显着。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不存在一致的随年级上升或下降的特点,而是在网络交往具体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③从学科上看,大学生网络交往除了在网络交往信息沟通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外,其他因素和总分均不存在显着的差异;④在生源地上,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叁,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印象管理、自尊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印象管理是网络交往和自尊之间的中介变量,也即是说,网络交往对自尊的预测是通过印象管理实现的;具体来看,由于印象管理中的自我导向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所以只考虑他人导向和高自我监控的中介效应。他人导向在网络交往消极结果对自尊的预测中与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对自尊的预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他人导向在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认识、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和网络交往休闲娱乐对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高自我监控在网络交往的六个维度对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换句话说,除了高自我监控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网络交往预测自尊的过程中起作用。第四,网络交往对大学生自尊的预测作用受到了上网时间的调节,具体来看,上网时间1小时和超过4小时的时候,调节作用不明显,而在上网2小时到4小时之间时,调节作用最明显。

陈妮娅[10]2007年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是一种行为成瘾,指在无成瘾物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有研究发现(Brody,1996;Armstrong & Phillips & Sailing,2000)低自尊(自我价值感)者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Davis(2001)认为社会孤立和/或缺少社会支持易导致“一般病理性网络使用”。Harter(1992)等人研究表明同伴支持对自我价值感有影响。此外刘曼曼(2005)研究发现感知到的同伴支持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存在相关,李卉(2006)研究发现高低自尊青少年网络依赖存在差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试图验证并延伸哈特的自我价值感理论模型,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某些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第二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在某些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第叁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第四部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平均每次上网时间和上网功能选择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网络成瘾显着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网络成瘾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平均每次上网4小时以上者网络成瘾显着高于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为1小时内、1-2小时、2-3小时者;上网选择游戏功能者的网络成瘾显着高于上网选择查阅资料、聊天功能者以及选择其他功能者。2)大学生同伴支持在学业成绩、上网时间和功能选择主效应显着,且年级×上网时间、学业成绩×功能选择交互作用显着。大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在学业成绩主效应显着。3)大学生同伴支持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呈显着正相关,同伴支持与网络成瘾呈显着负相关,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网络成瘾呈显着负相关。4)大学生同伴支持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显着负向影响,同伴支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部分通过总体自我价值感来发生作用。

参考文献:

[1].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 陈秋珠. 吉林大学. 2006

[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江. 贵州师范大学. 2004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 侯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4]. 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成就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 冀婷婷. 长江大学. 2014

[5].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柴晶鑫. 吉林大学. 2017

[6]. 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网络成瘾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 张志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 梅松丽. 吉林大学. 2008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D]. 罗小霞. 武汉体育学院. 2007

[9]. 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印象管理、自尊的关系研究[D]. 张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同伴支持、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 陈妮娅.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