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测量论文_董科学,凌六一,徐雨,黄家伟,袁枫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化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测量,原位,应力,电极,光谱,石墨。

电化学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董科学,凌六一,徐雨,黄家伟,袁枫[1](2019)在《低成本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技术测量大气N_O》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叁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分辨率过低、光学探测仪器成本高昂的困扰,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的NO_2电化学传感器监测系统,利用低成本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技术测量大气中NO_2的体积分数。实验表明:-10~10℃时传感器响应时间T90受温度影响严重,传感器灵敏度温度特性曲线S (T)=0. 197 60+0. 002 13T-0. 001 21T2(-10℃<T <40℃),相关系数R2高达0. 991 7,时间分辨率为10 s时,系统探测限3σ体积分数约为1. 5×10-9。验证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将其与参考设备LP—DOAS系统对比,二者获得了良好的一致性,线性拟合斜率为1. 159±0. 005,相关度R2达到0. 901。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为环境大气NO_2的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途径。(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1期)

秦美华,朱红求,李勇刚,陈俊名,张凤雪[2](2019)在《基于STA-K均值聚类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出口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在分析内部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定理建立电化学过程的机理模型;由于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实际的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原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应用状态转移算法对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进行优化,同时,引入离群值矩阵动态迭代同时实现数据聚类和异常值检测;最后,对聚类后的不同训练子集分别建立子模型,综合各子模型得到基于多模型切换方法的软测量模型。通过某废水处理厂的现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模型合理有效。(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铖宇,顾震,胡正利,应佚伦,龙亿涛[3](2019)在《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的低噪音控温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低噪音控温系统用于具有皮安级电流分辨的纳米孔道单分子实验,以实现精确调控测量时的环境温度.该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效应对检测池环境加热/制冷,通过对高精度热敏电阻进行电磁屏蔽以实现在温度反馈的同时避免噪音的引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控制,达到高精度快速控温的要求.该系统控温精度为±1°C,无额外噪音引入至超灵敏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获得了25°C到5°C下Poly(dA)5与单个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分子界面间作用产生信号的差异,应用于研究单分子与纳米孔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赵俊明[4](2019)在《新型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微型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重金属具有毒性大,持久性强以及生物积累性等特点,所以容易通过食物链机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发展一种准确、快速和灵敏的重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对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电化学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并可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痕量分析手段。同时选择一种优良的工作电极修饰材料对电化学检测也至关重要。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转移速度快和活性位点密度高等优点,这些均可增强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有效地提高电化学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灵敏度、检出限和选择性。本文将块状、多孔和纳米片等叁种不同形貌的g-C_3N_4纳米材料分别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检测,并且设计了一套实时、在线、自动的微型电化学测量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制备了块状、多孔和纳米片状叁种不同形貌的g-C_3N_4,并通过SEM、TEM、FT-IR、XRD等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在最优条件下,首次用块状、多孔和纳米片状的g-C_3N_4的电化学传感器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Pb(II)、Hg(II)、Cu(II)和Cd(II)等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多孔和纳米片状的g-C_3N_4相比,块状的g-C_3N_4对Hg(I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18.180μA/μM)。最后用g-C_3N_4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型电化学测量系统。该系统前端由叁电极和恒电位仪模块组成,恒电位仪将采集到的微弱电流和电压信号转换为可供STM32处理的信号,STM32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nRF24L01发送给上位机。在g-C_3N_4电化学传感器基础上,通过与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所测Pb(II)检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该微型电化学测量系统的溶出峰值电流的相对误差小于6.82%,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满足实时、在线、自动检测的系统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文美兰,罗先熔,郑超杰,熊乾[5](2019)在《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地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电化学测量法是一种深穿透找矿方法。该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通过有关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改进与完善,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广泛应用到寻找贵金属、有色金属及放射性矿床研究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其原理是基于覆盖层下处于动态平衡的离子,利用人工电场作用破坏其动态平衡,促使离子向离子收集器中迁移富集,从而达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谢海妹,宋海滨,杨伟,张茜,亢一澜[6](2018)在《力电化学耦合中石墨烯率相关性的应力原位测量与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贮备装置,广泛应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家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中。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这强烈依赖于电化学过程中力-电-化学耦合行为基本认知与规律掌握,最关键的是应力与电化学过程的耦合。本文针对电化学过程中石墨烯电极的微尺度变形与应力开展原位实验研究。首先在带窗口的纽扣电池中通过拉曼光谱原位采集不同的充放电速率下石墨烯电极的峰位频移,给出应变敏感2D峰位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其次建立微尺度平面应变以及考虑锂致硬化的平面应力与2D峰位定量相关的力学模型;最后结合实测峰位频移和力学模型,定量表征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过程中微尺度变形与应力演化,分析讨论其与宏观现象差异的变形机理以及率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微尺度下承受拉应力且速率越大应力越大,层间嵌锂引起的C-C键拉伸和微观浓度梯度是其与宏观现象差异的本质。本工作有助于掌握多尺度的储锂机理,为力电化学耦合的衰退以及性能与效率提升提供实验依据,并且有利于应力与容量电流等之间的理论建模。(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张功喜,吁鹏飞,申胜平[7](2018)在《电化学应变显微镜测量中化学反应和挠曲电效应引起的类电滞回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应变显微镜可以提供纳米尺度下固体中关于电化学活性的重要信息。在电化学应变显微镜的实验测试中,微小探针上施加的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引起离子流动和电化学反应。Vegard效应以及挠曲电效应产生了内部应变,相应的表面位移可以通过探针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力-电-化的耦合作用。为了分析电化学应变显微镜测试机理,已有学者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模型。然而,现有的模型大部分局限于部分耦合的过程或者忽略了挠曲电效应的影响。在本次工作中,基于力-热-电-化多物理场完全耦合的理论,建立了考虑体缺陷化学反应,正、逆挠曲电效应以及离子空间效应的模型,以带有离子阻塞电极的混合离子-电子导体进行分析。特别考虑了体缺陷电化学反应,这在一些电化学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以前的工作中却常常被忽略。作为本次工作的应用,数值计算了正弦电压的激励下电化学应变显微镜测试中的动态响应。数值结果显示了清楚的位移-电压的类电滞回线,同时响应依赖于激励的频率。另外,体缺陷电化学反应对离子、电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挠曲电效应对局部表面位移的贡献是显着的。这项工作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电化学应变显微镜的测试机理,并探索固体中的电化学过程。(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宋海滨,谢海妹,杨伟,张茜,亢一澜[8](2018)在《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嵌/脱锂过程中应力的原位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种储能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又推动锂离子电池向着高容量、高寿命和可快速充放电等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应力演化进行了原位的实验研究。首先应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通过带窗口的电池对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嵌锂和脱锂过程中进行全谱线原位测量,得到了峰强、半高宽和频移随电化学循环的演化曲线。其次,通过建立石墨烯片层双轴应力与频移间的关系,定量表征了石墨烯电极脱嵌锂循环中的面内应力演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嵌锂的进行,石墨烯双轴拉应力增加。最后,结合实验现象,我们发现石墨烯电极在嵌锂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对后续的脱锂产生了抑制作用。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电极材料变形机制,定量分析应力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发展高性能石墨烯电池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董大林,王刚,王栋[9](2018)在《电化学剥层在齿轮钢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电化学抛光法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台阶式剥层,研究残余应力沿深度层的分布。方法为了达到剥层效果并保证表面质量,选取了适用于钢材的叁种电解液,通过试验结果分析,选定一种电解液用于本试验。选定电解液后,以表面粗糙度和光亮度作为评判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适用于18CrNiMo7-6齿轮钢的电流密度、最佳剥层时间。运用叁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测量试样微观台阶结构,运用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测量每层台阶残余应力值,得到残余应力沿深度层的分布。结果测得的原始表面残余应力为-243 MPa,随着剥层深度(每层约15μm)的增加,残余应力由压应力逐渐变为拉应力,深度达到85μm时,残余应力稳定在50 MPa左右。优选出适用于18CrNiMo7-6齿轮钢的电化学剥层参数:电解液组成为20%H_2SO_4+60%H_3PO_4+20%H_2O,电流密度为0.49 A/cm~2,抛光时间为25 min。结论利用电化学抛光可实现对齿轮钢试样进行台阶式剥层,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电化学剥层的优势在于每层表面均有保留,有利于对任意层的残余应力进行反复测试以及对其他性能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孙玉珍,黄兵,刘咏容[10](2018)在《微课在电化学测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测量课程所讲述的方法在电化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到许多电化学和高等数学理论知识,学生普遍感到深奥难学,教师普遍反映难教。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电化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出口离子浓度无法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在分析内部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定理建立电化学过程的机理模型;由于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实际的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原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应用状态转移算法对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进行优化,同时,引入离群值矩阵动态迭代同时实现数据聚类和异常值检测;最后,对聚类后的不同训练子集分别建立子模型,综合各子模型得到基于多模型切换方法的软测量模型。通过某废水处理厂的现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模型合理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化学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董科学,凌六一,徐雨,黄家伟,袁枫.低成本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技术测量大气N_O[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秦美华,朱红求,李勇刚,陈俊名,张凤雪.基于STA-K均值聚类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离子浓度软测量[J].化工学报.2019

[3].杨铖宇,顾震,胡正利,应佚伦,龙亿涛.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的低噪音控温系统研究[J].电化学.2019

[4].赵俊明.新型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微型测量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9

[5].文美兰,罗先熔,郑超杰,熊乾.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地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谢海妹,宋海滨,杨伟,张茜,亢一澜.力电化学耦合中石墨烯率相关性的应力原位测量与机理分析[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7].张功喜,吁鹏飞,申胜平.电化学应变显微镜测量中化学反应和挠曲电效应引起的类电滞回线[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8].宋海滨,谢海妹,杨伟,张茜,亢一澜.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嵌/脱锂过程中应力的原位测量[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9].董大林,王刚,王栋.电化学剥层在齿轮钢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J].表面技术.2018

[10].孙玉珍,黄兵,刘咏容.微课在电化学测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18

论文知识图

核壳结构Fe3O4@C复合电极材料在0.2C...基于电位检测的杂散电流腐蚀信号检测...熔渣电导率实验装置简图直流四探针法测试示意图常规Pt对电极(a)和纳米Pt/TiO2复合...等效电路图

标签:;  ;  ;  ;  ;  ;  ;  

电化学测量论文_董科学,凌六一,徐雨,黄家伟,袁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