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气氛论文_张小蕊,邹冲,赵俊学,马成,胡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解气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解气,气氛,产物,结晶度,谷壳,褐煤,低阶。

热解气氛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蕊,邹冲,赵俊学,马成,胡冰[1](2019)在《XRD和Raman法评估热解气氛中H_2和CO对半焦化学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神木煤在热解主要温度区间(450-750℃)及在叁种热解气氛(N_2、含H_2及含CO)下的化学结构演变规律,并比较了两种方法所获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煤在N_2气氛下热解制备的半焦,其炭微晶尺寸在横向上不断增长,纵向上层面间距逐渐增大,堆垛高度在650℃左右剧烈转变; Raman参数A_(D_1)/A_G增加,而A_G/A_(all)降低,表明半焦有序性结构比例降低。热解气氛中的H_2促进了炭微晶结构的纵向发展,提高了小分子基团的转化程度,使得半焦有序化程度升高。热解气氛中的CO对炭微晶结构参数影响小于H_2气氛,但在700℃以下,CO因析炭作用产生的致密炭颗粒包裹于半焦表面,导致半焦炭有序化程度提高。半焦的L_c与A_G/A_(all)及d_(002)与A_(D_1)/A_G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L_a与A_(D_1)/A_G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洁,狄佐星,罗明生,王亚涛,丁肖肖[2](2019)在《N_2气氛下温度和压力对煤热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煤热解的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煤热解的转化率和焦油收率并且能够改善焦油的品质。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_2气氛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唐山烟煤热解反应,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解失重率、热解气体组成及液相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压力由1MPa增加至3MPa时,唐山烟煤的失重率和焦油产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在2MPa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600℃时,压力不影响CH_4、H_2和CO的收率,当温度超过600℃时,CH_4、H_2和CO的收率随热解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热解的失重率、水的产率以及CH_4、H_2的收率不断增大,焦油的收率和CO的收率先增大后降低,在2MPa下600℃时焦油的收率达最大值为9.23%。(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山石泉,周志军,匡建平,张煜,岑可法[3](2019)在《褐煤在N_2及CO_2气氛下的热解与富氧燃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不同气氛下褐煤热解与富氧燃烧的特性以及其之间的联系,在管式炉反应器上利用锡盟褐煤在N_2和CO_2气氛以及600~1 000°C条件下进行热解.进一步对其在O_2/N_2以及O_2/CO_2气氛下进行富氧燃烧实验,考察不同反应温度(600~1 000°C)以及不同氧气体积分数(21%~60%)条件下的富氧燃烧特性,结合热解实验结果探究CO_2气化反应对富氧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气氛中锡盟褐煤在700°C时开始CO_2气化反应,随温度增加气化反应增强,CO_2主要通过高温区的气化反应来影响煤热解及燃烧,700°C以上气化反应能促进富氧燃烧进程.对于O_2/CO_2气氛的富氧燃烧,当氧气体积分数为30%时,在800°C以下温度对CO氧化反应影响更大,而在800°C以上温度对CO_2气化反应影响更大.当氧气体积分数相同时,O_2/N_2以及O_2/CO_2气氛下褐煤富氧燃烧反应时间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牛帅星[4](2019)在《CO_2气氛对褐煤热解产物组成及分布规律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煤热解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气氛对煤热解叁相产物的组成及分布会产生重要影响。CO_2部分替代水蒸气用于碎煤加压气化炉中来降低含酚废水排放、具有CO_2捕获循环利用的煤气化多联产系统、CO_2/CH_4催化重整等技术均涉及到CO_2作用下的煤热解反应特性。因此,为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为涉及CO_2参与的煤热解过程提供理论支持,对CO_2在煤热解过程中的作用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研究中,选取某褐煤分别在450oC、500oC、550oC、600oC下进行热解实验,收集热解产物分析其产率及分布规律。热解气使用拉曼在线气体分析仪进行分析,半焦使用Raman光谱、FTIR、XRD、元素分析仪进行分析,焦油使用GC-MC、CG×GC-MC、NMR、FTIR、元素分析仪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温度下CO_2气氛对褐煤热解产物产率分布及物质组成的影响,同时结合模型化合物实验提出CO_2气氛对褐煤热解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相较于N_2气氛,褐煤在CO_2气氛下进行热解会消耗更多的半焦,生成更多的热解气及热解水,其中,600oC时,热解水产率明显提高,CO、CH_4、C_2H_6、C_3H_8在各温度下产率均较高,在600oC之前,H_2的产率较高,当温度超过600oC后,H_2产率反而降低了。焦油产率在450oC时较低,当温度升高到500oC后,焦油产率相对较高。(2)相较于N_2气氛,450oC时,褐煤在CO_2气氛下进行热解有利于分子量较小的BTEX、PAHs、Phenols的生成及焦油中芳香C的含量增加。600oC时,有利于焦油中脂肪烃及醚类物质含量增高及酚类物质含量降低。同时促进了焦油中总的C元素含量增加,O元素含量降低,总的C元素中芳香C的含量降低,脂肪C含量升高。(3)褐煤在低温下(450oC)进行热解时,CO_2气氛对焦油的裂解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并且其更多的是促进热解挥发分中脂肪侧链的裂解,同时也会促进挥发分中大环物质(大于3环)的裂解,导致了CO_2气氛下获得的焦油中芳烃碳含量更高。(4)褐煤在高温下(600oC)进行热解时,CO_2气氛在促进焦油裂解的同时,本身与挥发分发生反应生成焦油这一过程也变得较为明显。CO_2气氛不仅有利于挥发分的裂解并且有利于促进羟基和氢自由基的组合,从而形成更多的热解水,还会更有利于挥发分中小环化合物(小于3环)的开裂,同时CO_2气氛促进挥发分中脂肪侧链的断裂,并且还促进芳香族化合物本身芳环结构的开裂,从而形成更多的脂肪族化合物,CO_2提供了C源与挥发分发生反应生成焦油,进而促使焦油中C含量增加。(5)高温下CO_2气氛更易促进H自由基形成有机小分子气体或有机化合物,且H自由基更有可能在较高温度下转移到相对重质的热解气相及液相产物中。(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严严,董继先,张斌,娄瑞[5](2019)在《CO_2气氛下谷壳热解炭物化结构演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林废弃物谷壳为原料,在600℃~850℃范围内进行了慢速热解得到热解炭,并又以CO_2为气化剂进行了气化实验,运用SEM、BET和XRD等检测仪器对气化前后热解炭得率、吸附能力、比表面积、表面形貌以及结晶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O_2气化后热解炭得率下降,且在750℃时下降更快;气化后热解炭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表面孔数量丰富均匀,吸附能力提高,比表面积在温度为850℃时,高达302.919 2 m~2/g;气化前后,热解炭微晶直径(La)变化不大,但结晶度(CrI)、微晶平均堆积厚度(Lc)都有所减小,说明气化加快了反应过程中热解炭芳香层结构的分解.(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洁[6](2019)在《混合气气氛下煤催化热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煤炭丰富,石油匮乏的特点,利用多种煤热解技术结合提高转化率和焦油收率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符合“富煤贫油少气”结构的发展要求。煤热解技术是最为经济适用和高效的制取液体燃料的技术,热解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煤气、提高焦油品质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开展了对固定床反应器N_2气氛下以及混合气气氛下煤热解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入催化剂,以期望提高焦油的收率,增加煤催化热解工艺的可靠性。本文实验采用河北唐山烟煤,基于热解终温、反应压力、热解气速对N_2气氛下煤热解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探究了混合气气氛下的煤热解行为,并加入了FeCl_3、Fe_2O_3-Cl、Fe_2O_3/SiO_2、Fe_2O_3/γ-Al_2O_3四种铁基催化剂,分析了催化剂对混合气气氛下煤热解的影响。热解的气相产物采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其组分,液相产物利用卡尔费休微量测水仪分别计算焦油和水的收率,最后收集反应管中的煤焦称重计算热解失重率。通过对煤热解产物的实验分析表明:(1)混合气气氛下的煤热解失重率高于N_2气氛下煤热解失重率,其失重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3MPa下800℃时失重率达最大值为43%;(2)煤热解过程中,混合气中各气体对热解的影响不同,热解初期,甲基化反应占主导,加氢反应被抑制,热解产生C2-C4烃类气相产物收率增多;热解后期,加氢反应为主,CH_4收率减少;(3)混合气气氛下热解焦油收率比N_2气氛下煤热解的焦油收率有了明显提高,其最大值最大值在3MPa下600℃时达到,比N_2气氛下提高了1.93%;(4)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焦油和水的收率以及失重率,在3MPa下600℃时热解焦油收率大小为:FeCl_3>Fe_2O_3-Cl>Fe_2O_3/SiO_2>Fe_2O_3/γ-Al_2O_3>未添加催化剂,水收率顺序为:Fe_2O_3/SiO_2>Fe_2O_3-Cl>FeCl_3>Fe_2O_3/γ-Al_2O_3>未添加催化剂,失重率的顺序:FeCl_3>Fe_2O_3-Cl>Fe_2O_3/γ-Al_2O_3>Fe_2O_3/SiO_2>未添加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期刊2019-05-10)

张恒,王勤辉,梁晓锐,骆仲泱,方梦祥[7](2019)在《CO_2气氛下煤/生物质混合热解过程氮转化特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卧式管式炉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平凉煤、麦秆及其混合物料分别在CO_2和Ar气氛下700~900℃范围内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获得CO_2气氛对热解过程氮元素迁移的影响以及煤/生物质混合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转化特性。实验发现:在高温时,CO_2气氛可使燃料发生气化反应,促进燃料中的氮元素析出进入挥发分中,降低半焦氮含量,并提高2种燃料的NH3及N2产率和麦秆的HCN产率;煤/生物质混合热解过程发生了协同作用,降低了HCN和NH3的产率,并提高了N2在700℃的产率。(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9年04期)

牛帅星,周亚杰,张文静,闫伦静,白永辉[8](2019)在《气氛对煤热解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不同热解气氛对煤热解行为的影响,其中氧化性气氛的存在不仅可以促进挥发性有机物的裂解,也可以与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反应进一步形成焦油及半焦;还原性气氛促进了煤热解自由基的生成,同时还原性气体热裂解也会形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间的相互结合会进一步形成热解气、热解水、热解焦油及半焦。混合气氛热解有利于焦油产率的提高,且不同气体的混合对焦油中各组分含量及性质的变化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中应就不同气氛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其影响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同时应放大实验装置,为工业应用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杨烨炜,董文生,任满年,许金山,邹孝林[9](2019)在《不同气氛下高硫焦热解过程硫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He气氛和CO_2气氛下,研究高硫焦的热解行为。采用TG-IR-GC/MS联用仪分析了热解过程中气体的硫元素形态变化,同时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以400℃和700℃为分界点,主要分为3个阶段,热解过程中有H_2O、CO_2、CH_4等小分子气体以及脂肪族分子逸出。部分噻吩会被氧化为砜基逸出,高温状态下还会被氧化成磺酸、亚磺酸类物质。CO_2气氛能促进硫的释放,并使开始热解温度提前,其包含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磺酸和砜类有机硫化物。升温至1 000℃时,与He气氛相比,CO_2气氛下硫逸出百分比和失重百分比都较高。(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小华,赵洪宇,宋强,李玉环,舒新前[10](2019)在《不同载气气氛下煤样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向固定床热解烟煤制备高值燃料的工业放大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对比研究了N_2、CH_4、CO_2、H_2以及CO_2+CH_4混合气氛下陕西榆林烟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TG-MS研究了不同热解气氛下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样的热解大致可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室温~388℃;第二阶段为388~605℃,第叁阶段为605~1000℃。N_2、CO_2+CH_4混合气氛下达到最大释放强度在505℃左右,而在H_2、CH_4和CO_2气氛下CH_4最大析出强度峰向高温段推移,且CO_2气氛下CH_4最大析出温度推移最多。由于在CO_2气氛下煤样与CO_2发生气化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较多,因此热解反应第二阶段和第叁阶段,采用二级反应(n=2)和叁级反应(n=3)可以更好的描述煤的热解过程。(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热解气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煤热解的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煤热解的转化率和焦油收率并且能够改善焦油的品质。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_2气氛中,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唐山烟煤热解反应,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解失重率、热解气体组成及液相产物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压力由1MPa增加至3MPa时,唐山烟煤的失重率和焦油产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在2MPa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600℃时,压力不影响CH_4、H_2和CO的收率,当温度超过600℃时,CH_4、H_2和CO的收率随热解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热解的失重率、水的产率以及CH_4、H_2的收率不断增大,焦油的收率和CO的收率先增大后降低,在2MPa下600℃时焦油的收率达最大值为9.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解气氛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蕊,邹冲,赵俊学,马成,胡冰.XRD和Raman法评估热解气氛中H_2和CO对半焦化学结构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吴洁,狄佐星,罗明生,王亚涛,丁肖肖.N_2气氛下温度和压力对煤热解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3].山石泉,周志军,匡建平,张煜,岑可法.褐煤在N_2及CO_2气氛下的热解与富氧燃烧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4].牛帅星.CO_2气氛对褐煤热解产物组成及分布规律的影响机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5].王严严,董继先,张斌,娄瑞.CO_2气氛下谷壳热解炭物化结构演变特性[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6].吴洁.混合气气氛下煤催化热解的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9

[7].张恒,王勤辉,梁晓锐,骆仲泱,方梦祥.CO_2气氛下煤/生物质混合热解过程氮转化特性实验[J].热力发电.2019

[8].牛帅星,周亚杰,张文静,闫伦静,白永辉.气氛对煤热解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9

[9].杨烨炜,董文生,任满年,许金山,邹孝林.不同气氛下高硫焦热解过程硫形态研究[J].炭素技术.2019

[10].王小华,赵洪宇,宋强,李玉环,舒新前.不同载气气氛下煤样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参数研究[J].煤炭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燃烧气氛下岭南仓煤焦的NO吸收强...水蒸气气氛下烟草废弃物气化的TG和DT...岭南仓煤及其焦样SEM照片胶体的DTG-DSC曲线,内插图为TG曲...不同热解气氛下C0一:烷基取代...神华煤在常压不同热解气氛过程...

标签:;  ;  ;  ;  ;  ;  ;  

热解气氛论文_张小蕊,邹冲,赵俊学,马成,胡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