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硕士论文初稿评述

经济学硕士论文初稿评述

一、对一篇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代田欣[1](2021)在《英语经济类文本汉译复杂句式重组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诺贝尔奖长期以来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名经济学家以表彰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该奖项一经颁布就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引起了热烈讨论,通过了解三位获奖者提出的方法以期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可行性参考。本次翻译实践所选文本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就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由发表在官网上的报告——《理解发展与减贫》为翻译实践文本。全文共五部分,分别说明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针对减轻全球贫困提出的实验性方法、该实验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对抗贫困中的应用、该实验方法的外在效度、该实验方法对政策制定的影响、结束语。本论文所选文本属于经济类文本,主要特征为复杂句多。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该文本的文本特征,翻译实践主要关注复杂句的翻译。通过对初译后的审校分析,将复杂句的翻译难点界定为三类:修饰成分繁多,句式冗杂以及分隔结构复杂。针对界定的翻译问题,尝试采用句式重组作为翻译策略。对于修饰成分繁多的问题,分别采用句式还原重组、句式转译重组、句式拆分重组作为解决方案;对于句式冗杂的问题,分别采用句式衔接重组、句式切断重组、句式综合重组作为解决方案;对于分隔结构复杂的问题,分别采用句式顺译重组、句式调序重组、句式前置重组作为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表明,句式重组的翻译策略对该类文本复杂句的翻译具有一定效力,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翻译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赵友智[2](2021)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是检验语言使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语言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下,英语写作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逐渐从结果转向过程,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该评价方式的实际运用仍有很大欠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缺少可参照的统一的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CSE)(以下简称CSE)是我国首个覆盖教育全学段的英语语言能力标准,可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笔者提出CSE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步骤和方式,并探明其教学效果。此外,中学生英语写作策略运用水平较低也是其英语写作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CSE中比较完备的书面表达策略描述语正好可以对症下药,所以本研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开展:(1)CSE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高程度上有何差异?(2)CSE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对学生的英语写作策略有何影响?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研究将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高中高一学年的两个班级共100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参与实验的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结合CSE在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范式进行教学,而对照班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则采取传统的未应用CSE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实验后,经过整理分析数据发现:首先,CSE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其中低分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程度最大,中分组次之,高分组再次之。同时,CSE的应用使得学生的英语写作策略运用水平有显着提升。本研究也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第一,教师应尝试将CSE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二,CSE应用于形成性评价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第三,CSE应用于形成性评价中要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工作。最后,由于实验周期较短、实验样本容量有限等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未来仍需开展更深入的、细致的研究。

张妍[3](2021)在《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及其经验探析(1881-192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繁荣发展,对高级商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然而,美国当前的商业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881年,实业家约瑟夫·沃顿(Joseph Wharton)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金融与经济学院(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y)。沃顿商学院是美国的知识和经济发展长期共同作用形成的产物。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着一种历史性的突破,是一种新的制度模式,给此后美国其他商学院的创建树立了典范。沃顿商学院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创建初期的40年里,学院实施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举措,配备了高层次的商业专业师资队伍,开发了一系列商业课程,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研究范围不断拓展,这均对此后沃顿商学院成为国际一流商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考察沃顿商学院的早期发展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历史发展历程,探求沃顿商学院成为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历史原因,并总结出有益于我国商学院的发展经验。本文以沃顿商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沃顿商学院成立的背景,对19世纪后期美国工商业发展对高级商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有识之士的呼吁、欧洲商学院的示范和美国高等商业教育的落后作了总体的概述。然后分三阶段探析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历程,即1881-1883年实验期,1883-1918年稳定发展阶段和1918-1929年加速发展阶段。1881-1883年为沃顿商学院的实验期,在此期间,沃顿商学院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纪律、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开设丰富的商业课程,使得刚刚成立的沃顿商学院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在1883-1918年,沃顿商学院在学术带头人埃德蒙·詹姆斯(Edmund Janes James)教授的带领下,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措施,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为学院稳固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层次教师对商业课程的开发与夜校的创办使沃顿商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在这一时期也真正承担起培养商人的职责。1918-1929年,一战使美国经济呈现爆炸式繁荣,使得工商业对商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大量追求商业教育的人才涌入商学院。1918年也成为沃顿商学院办学特征和办学规模的分水岭。在学生规模的扩大、招生范围延伸的背景下,埃莫里·约翰逊(Emory Richard Johnson)院长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推行个性化教育、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育管理,为学院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课改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威利茨(Joseph H.Willits)教授对“管理”课程的创新和实业研究所的创办拓宽了学院商业研究的领域,为学院与企业发展建立了密切联系。沃顿商学院为美国商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美国百余年来的经济发展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系统梳理沃顿商学院创建初期的发展历程,总结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经验,对于我们了解美国商学院的建设路径与发展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当前高等商学院的发展也有借鉴价值。

黎育生[4](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石露洁[5](2021)在《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倦怠是当代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对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极大困扰与危害。新手教师是具有新鲜血液的一类特殊群体,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状况。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压力,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哪些?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如何应对?基于上述困惑,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马勒诗MBI-ES(教育版)职业倦怠量表对长沙区级小学C、街道小学X、乡村小学T的214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使用SPSS26.0分析205份有效问卷,发现教龄5年及以下的新手教师是总人数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且新手教师在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得分高于总群体的平均值。为进一步探究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成因并提出缓解策略,研究者选取测试结果中职业倦怠值较高的新手教师L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入L老师的教育生活情境,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方式搜集实地材料,综合使用情境分析和类别分析对原始材料展开剖析,从入职、冲突、职场常态化生活三方面对L教师的职业状态进行深描,力求真实、清晰地呈现L教师职业倦怠动态形成过程以及在职业倦怠三维度(情绪衰竭、人际关系淡漠、个人成就感低)的具体表现。其次,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历时系统对L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提出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胡卫军[6](2021)在《The Craft of College Teaching:A Practical Guide(Chapter 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所翻译的文本材料选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教育学着作The Craft of College Teaching:A Practical Guide(《大学教学艺术之实用指南》)第4章节和第5章节。该着作旨在为大学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学术上的成功,也能获得有意义的、真实的和长久的学习。原文体裁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语言平实而简洁。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在词汇方面,采用了名词、动词的词义引申和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在句子层面,针对状语和定语,按照中英文的思维差异,主要采用了语序调整的翻译方法;在语篇层面,基于语境,对回指语主要采用了具体化和省译的翻译方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总结了一些翻译经验和方法,以期为现代大学教育着作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

钦木[7](2021)在《金融类学术论文Ethics Managemnt in Banking and Financ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人们已经失去了对金融业固有的信任,内幕交易、从业人员道德操守的缺失成为了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如果基金经理没有足够的职业道德为客户服务,会进一步损害市场的有效性。当市场的有效性失衡的时候,没有人会成为赢家,最终会导致整个经济的崩溃。为了重建金融业的繁荣,人们需要从最基础的信任做起。Ethics Management in Banking and Finance(《银行和金融业的道德管理》)中系统介绍了如何规避道德风险和重塑金融服务信任的方法。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经济学的术语,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插入语的长难句,文章的逻辑鲜明,特点突出,研究价值很高。因此译者着重分析了经济类相关术语的翻译方法,并提出词义选择和引申的汉译策略。同时,译者还阐述了文本中插入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插入语的汉译策略。此外,译者对原文的语篇衔接进行了分析,从词组衔接和句子衔接入手进行了研究探讨。此次翻译实践旨在能够使国内相关行业者借鉴国外重塑信任的方式,同时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研究参考。

徐艳兰[8](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裴世东[9](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冯佳[10](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指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二、对一篇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一篇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经济类文本汉译复杂句式重组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任务背景
    (二)任务描述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译前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实施
        1.初译阶段
        2.审校阶段
        3.翻译问题界定
        4.改译阶段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复杂句修饰成分繁多及解决方案
        1.分词短语繁多——句式还原重组
        2.介词短语繁多——句式转译重组
        3.状语成分繁多——句式拆分重组
    (二)复杂句句式冗杂及解决方案
        1.并列句冗杂——句式衔接重组
        2.复合句冗杂——句式切断重组
        3.并列复合句冗杂——句式综合重组
    (三)复杂句分隔结构复杂及解决方案
        1.结构性分隔复杂——句式顺译重组
        2.插入性分隔复杂——句式调序重组
        3.修饰性分隔复杂——句式前置重组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术语表
附录 B 原文
附录 C 译文
致谢

(2)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语言能力量表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语言能力量表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外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2.2.3 国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
    3.2 社会文化理论
        3.2.1 活动理论
        3.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实验法
        4.3.2 问卷调查法
        4.3.3 访谈法
    4.4 研究工具
        4.4.1 英语写作测试卷
        4.4.2 调查问卷
        4.4.3 访谈提纲
    4.5 研究过程
        4.5.1 实验前
        4.5.2 实验中
        4.5.3 实验后
    4.6 CSE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4.6.1 CSE应用于写作形成性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4.6.2 CSE应用于写作形成性评价中的方法手段
        4.6.3 CSE应用于写作形成性评价中的教学案例
第五章 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
    5.1 英语书面表达成绩分析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3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4 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2.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与检验
        5.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中访谈
        5.3.2 实验后访谈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教学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作文评价反馈表(师生合作评价、同伴互评)
附件五 2020 年高考考试大纲英语书面表达考核目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六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及其经验探析(1881-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沃顿商学院创建的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后期美国工商业的加速发展对高等商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经济的加速发展及对商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有识之士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呼吁
    第二节 19 世纪后期美国高等商业教育的相对落后
        一、欧洲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成就
        二、美国高等商业教育的落后状态
第二章 沃顿商学院的创建及其初期实验(1881-1883)
    第一节 沃顿商学院的创建过程
        一、沃顿的生平经历
        二、沃顿的商业教育思想
        三、沃顿创办商学院的原因
    第二节 沃顿商学院创建初期的实验
        一、沃顿商学院的筹备过程
        二、沃顿商学院两年实验期的基本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战结束前沃顿商学院的稳步发展(1883-1918)
    第一节 学术带头人詹姆斯教授的商业教育措施
        一、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积极参与城市公共事业建设
        二、实行四年制教育计划
        三、成立商业教学拓展协会
        四、推动优秀商业人才赴德留学
    第二节 高水平教师对商业课程的有效开发
        一、博尔斯对商业法课程的开发
        二、麦克马斯特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史课程的开发
        三、福克纳对统计学课程的开发
        四、尼尔对经济学课程的开发
        五、林赛对社会工作课程的开发
        六、约翰逊对商业地理课程的开发
        七、休布纳对商业保险课程的开发
    第三节 米德夜校的创办
        一、米德对商业教学的拓展
        二、1904 年米德夜校的正式创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战结束后至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沃顿商学院的加速发展(1918-1929)
    第一节 学生规模的扩张与招生范围的扩大
        一、学生规模的加速扩张
        二、招生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约翰逊院长对商学院的综合改革
        一、推行个性化教育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改进商学院的教育管理方式
    第三节 威利茨对“管理课程”的改革及实业研究所的创建
        一、威利茨对“管理课程”的改革
        二、1921 年实业研究所的创建及其商业研究活动的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商学院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沃顿商学院的早期发展经验
        一、广揽商业学术人才,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权
        二、对接社会需求,增进学院与商业企业间的联系
        三、打造专业化课程,培养个性化人才
        四、加强管理,优化学院组织结构
        五、以自身特色为导向,结合实践明确自身办学宗旨
    第二节 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对我国商学院发展的启示
        一、努力打造具备强大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
        二、要处理好投资者、商业院校与商业企业的伙伴关系
        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行个性化培养模式
        四、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学生整体素养
        五、“吐故纳新”积极借鉴别国先进经验,结合优势发展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5)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理论基础:人类发展生态学
    第一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内涵
    第二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适切性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全景: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 研究信效度的建构
    第五节 遵循研究伦理
    小结
第三章 案例背景:L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第一节 L教师工作环境
    第二节 L教师教学经历
    小结
第四章 真实镜像:L教师职场心路历程
    第一节 入职:积极择业,心怀期待
    第二节 冲突:职业倦怠爆发的导火索
    第三节 职场常态化生活:职业倦怠的形成
    小结
第五章 故事解读:L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分析
    第一节 微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直接接触源
    第二节 中间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过渡段
    第三节 外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脚手架
    第四节 宏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意识暗流
    第五节 历时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时间参照系
    小结
第六章 策略探索: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第一节 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节 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第三节 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
    第四节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教师职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3 同事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观察提纲
    附录6 田野日志(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The Craft of College Teaching:A Practical Guide(Chapter 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名词、动词的翻译
        一、名词、动词的具体化引申
        二、词性转换
    第二节 状语、定语的语序调整
        一、状语的前置
        二、定语从句的前置
    第三节 回指的翻译
        一、代词回指的具体化
        二、名词回指的具体化
        三、人称代词回指的省译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7)金融类学术论文Ethics Managemnt in Banking and Financ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选择翻译文本
    第三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四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中动态分析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自我校对
        (二)他人校对
        二、译文评价
        (一)自我评价
        (二)同学互评
        (三)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层面翻译
        一、经济类术语翻译
        二、词义选择与引申
    第二节 插入语的汉译策略
        一、按原文顺序
        二、对原语序重组
    第三节 语境分析
        一、词组语境
        二、句子语境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一、准备过程总结
        二、翻译过程总结
        三、翻译策略总结
    第二节 翻译经验与展望
        一、专业词汇的甄别
        二、遵守翻译原则
        三、翻译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平行文本
    附录三:术语表
致谢

(8)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3.6.1 理事一致
        3.6.2 理礼合一
        3.6.3 心史合一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5.1 语言文字学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5.2.3 史学考订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6.1.1 政治伦理思想
        6.1.2 政治生态思想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6.1.4 政治实践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6.2.5 经济实践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6.3.4 教育实践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6.4.3 读史之法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一、受灾区域概况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一、灾荒背景复杂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三、灾害循环相生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一、对人口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三、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二、救灾体制
    第二节 宣传动员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第三节 筹粮赈灾
        一、赈济粮款
        二、组织借粮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第四节 减轻税负
        一、减免公粮
        二、减租减息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一、节约募捐
        二、准备代食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救助移民难民
        二、开展卫生防疫
        三、处理偷窃问题
        四、惩治贪污腐败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一、兴修水利
        二、发展合作社
        三、开展捕蝗运动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三节 发展副业
        一、发展纺织业
        二、发展家庭副业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一、开展赎地运动
        二、开展救人运动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成功度过灾荒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第三节 现实启示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对一篇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经济类文本汉译复杂句式重组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翻译实践报告[D]. 代田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赵友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沃顿商学院早期发展及其经验探析(1881-1929)[D]. 张妍. 河北大学, 2021(02)
  •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D]. 石露洁.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6]The Craft of College Teaching:A Practical Guide(Chapter 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胡卫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金融类学术论文Ethics Managemnt in Banking and Financ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钦木.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  ;  ;  ;  ;  

经济学硕士论文初稿评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