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性理论论文_雷莎莎,王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标记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标记,语言,理论,习得,语态,日语,类型。

标记性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雷莎莎,王丽萍[1](2014)在《从英语过去进行体的习得看标记性理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和英语专业叁年级学生为受试对象,通过考察他们对英语过去进行体的各种功能与意义的掌握情况来探究标记性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意义。实证研究相应数据显示,英语学习者在一年级时就已在英语过去进行体习得过程中出现了石化现象。他们对同一范畴的无标记项的掌握情况总体上高于有标记项,这说明标记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4年03期)

冯千[2](2013)在《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音位学研究的标记性理论在语音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由于标记现象普遍存在于读音、单词书写、句法、段落和语篇等语言的各层次中,它在语言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拟根据标记性理论,以日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为对象,考察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词组)、句子叁方面的障碍,找出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日语教学领域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该理论在日语习得中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3年04期)

刘林宁[3](2013)在《基于类型学标记性理论的英语语音二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尤其是英语作为二语的语音习得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据统计前十年中文献性和思辩性研究方法占主流,近十年来,实证性研究才得到很好的发展。此外,近几年来类型学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基于Eckman (1977)和Greenberg, Ferguson,&Moravcsik (1978)有关清浊音的蕴含共性以及Eckman(1991)对其所进行的实证验证研究,结合母语迁移的影响,以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大四学生和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为英语语音习得的研究受试,对中国英语二语习得者中介语中对清浊音之间关系进行验证性研究和对比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习得英语的清浊音时,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类型语言学视角下标记性理论和蕴含共性的假设,其中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受试者在习得清辅音时的正确率趋于100%,最容易习得;而在习得浊辅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位置上的差异性:受试者在习得词首位置的浊辅音时正确率最高,是最容易习得的位置,然后是词中位置的浊辅音;而正确率最低是位于词尾位置的浊辅音,表明是最难习得的位置。此外,在两种受试材料当中,两组受试者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对于单词列表中的清浊音,由于被严格限定为以停顿结束,受试者都表现出了相对较低的正确率;而同样的清浊音被放置于短文当中赋予一定的语境,则受试者都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正确率。最后,对于发音方式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母语迁移的影响。通过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英语中清浊音的研究可以看出,二语语音习得与自然语言一样都受制于类型学共性,并同时受母语迁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英语专业的学生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习得英语清浊音上呈现一定的共性,这说明加强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二语语音习得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以往的相关语音习得现象找到正确合理的解释,而且还可以用来验证在跨语言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的语言共性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然语言现象以及二语习得行为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5-31)

吴冬青[4](2013)在《中国高校简介英译文的句首状语使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信息结构理论及标记性理论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文本标记性特征及其差异,指出在汉译英时采用标记结构或非标记结构反映了译者关注的信息起点不同,且关系到语篇的信息连贯。在此基础上,从语篇角度对中国高校简介英译文中的句首状语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句首状语中以过去分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充当标记主位作为信息起点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些标记性结构作为信息起点是否符合整个篇章的要求,探讨在翻译时是否需要用目的语中的标记性结构来翻译原语言中的非标记结构,并以此提醒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时应关注语篇新旧信息的合理安排。(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3-03-30)

杨彩玉[5](2012)在《从心理类型和标记性理论视角分析母语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语言迁移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被许多研究者所接受,并取得了显着成就。语言迁移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行为主义理论框架到认知心理学框架对语言迁移的认识不断提高。在语言迁移的许多制约因素中,标记性和心理类型被成为解释语际影响的重要因素,成为许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Kellerman提出的心理类型以及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标记性理论,从认知心理角度探讨语言迁移。本文采取了学习者某一语言点这一横断面对一些语言特征的迁移现象作相对静态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即标记性和心理类型这两个因素对语言迁移的预测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涉及的词汇及句法结构所导致的五种错误类型分别为:(a)语义混淆;(b)动词及物性混淆;(c)动词误用;(d)there be结构误用;(e)关系从句误用。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的80名在校学生。通过采用问卷,造句,翻译和语法判断来调查学生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迁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标记性和心理类型对语言迁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对于某个语言点,当学习者的心理距离较远时,这个语言点就不会发生迁移或减少它在中介语中的使用甚至发生回避现象;当学习者的心理距离较近时,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当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相一致时,将会发生该语言点的正迁移;当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不一致时,将会发生该语言点的负迁移即产生偏误。如果目标语比母语更具有标记性,那么此语言点即为学习者的困难所在。相对于心理类型标记性更能说明母语迁移。随着英语知识的不断积累,学习者受标记性和心理类型的影响逐渐变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赵雨东[6](2012)在《标记性理论视角下的被动语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标记的概念由原来单一语音上的区别性理论发展成为语言各个层面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理论模式,在英语语法结构分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标记性理论视角下的被动语态结构分析,使得被动语态的结构特征更加明确。标记程度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习得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习得者,可从汉英被动结构对比分析中获益。(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秦岚[7](2009)在《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和标记性理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Universal Grammar and Markedness,two influential theories in L2 acquisition,relates to each other.The thesis provides introduction to Universal Grammar and markedness,and discusses some certain influence of the two theories on L2 acquisition.(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09年09期)

李业霞[8](2009)在《标记性理论与外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标记性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该理论首先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提出。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标记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已由音系学研究扩展到了语言研究的其他领域。标记性理论在应用语言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李业霞[9](2009)在《标记性理论与语言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语言学和认知学理论将标记性纳入母语迁移的研究中。标记性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该理论首先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提出。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标记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已由音系学研究扩展到了语言研究的其他领域。标记性理论对母语迁移作用的再认识有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王思奇[10](2008)在《标记性理论与心理类型对语言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颇有争议的课题。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语言迁移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逐渐被研究者接受。语言迁移制约因素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诸多制约因素的研究中,标记性理论和心理类型被视为解释语言迁移语际影响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标记性理论和心理类型对母语迁移的影响,本文采取了学生习得某英语语言点这一横断面,试图从心理类型和标记性这两个方面对一些语言结构的迁移现象作相对静态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哈尔滨某高校的60名在校学生,数据搜集采用了叁种方法:问卷,语法判断和作文采样。研究结果表明:1)在某一语言点上,如果目标语具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则该语言点即为学习者的困难所在。2)在某一语言点上,如果目标语比母语更具有标记性,则该语言点即为学习者的困难所在。3)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学习英语不易受标记性和心理类型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8-04-24)

标记性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诞生于音位学研究的标记性理论在语音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由于标记现象普遍存在于读音、单词书写、句法、段落和语篇等语言的各层次中,它在语言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拟根据标记性理论,以日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为对象,考察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词组)、句子叁方面的障碍,找出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日语教学领域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该理论在日语习得中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标记性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雷莎莎,王丽萍.从英语过去进行体的习得看标记性理论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

[2].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

[3].刘林宁.基于类型学标记性理论的英语语音二语习得研究[D].青岛大学.2013

[4].吴冬青.中国高校简介英译文的句首状语使用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5].杨彩玉.从心理类型和标记性理论视角分析母语迁移[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赵雨东.标记性理论视角下的被动语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秦岚.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和标记性理论(英文)[J].青年文学家.2009

[8].李业霞.标记性理论与外语教学[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9].李业霞.标记性理论与语言迁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0].王思奇.标记性理论与心理类型对语言迁移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外语教学符号能力培养模型图3.21C-be、C-have、C-...(are/is/am)异干互补词表项排序...

标签:;  ;  ;  ;  ;  ;  ;  

标记性理论论文_雷莎莎,王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