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罗记英

广西港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下,工程技术要求明显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想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要严格把关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属于一项应用较多的技术,其施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为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该项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着可靠的支持,并且在防御洪涝灾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到水文地质环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施工处理难度较大,对于施工技术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水利水电灌浆技术应用中,主要任务是要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为此,需要明确灌浆施工技术特点与实施要点,这样才能确保该项技术得到合理化应用。

一、灌浆施工技术的特点

1、灌浆施工过程简单

灌浆施工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三步,首先要对灌浆施工的施工场地进行垃圾、施工材料的清扫,必要时采用空压机对基面进行吹扫,确保基面清洁,按照相关的施工图纸在指定位置进行钻孔;然后将提前配置好的浆料灌入基层,正式进入灌浆阶段;最后在灌浆孔进行回填,并指派相关人员检查施工质量。

2、材料的造价比较低稳定性比较高

灌浆施工中的浆料之所以选择一些廉价的细碎的岩石颗粒,是因为灌浆施工技术对水泥的凝固时间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并且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外加剂的方式使得水泥的凝固时间能够得到预期指定的效果。由于水泥与骨料混合后会大大增加它的硬度和强度,这样一来将其浇筑在施工基层后,就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

3、加固效果良好

在传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便是基层中存在裂缝现象,而通过运用灌浆技术,能够将浆料挤压到基层旁边的松散土壤或岩石中,由于浆料中加入了骨料,它们一经灌入基层就会立刻凝固,形成密闭结构,从而达到避免裂缝出现的效果。但该项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其流动性较好,因此难以控制,所以,在将其挤压至基层土壤和岩石缝隙阶段,便很可能渗透到不同软层当中,使得灌浆用量加大或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修筑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坝体加固处理面临较大难题,因此,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注重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效果。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灌浆试验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灌浆施工,首先要做好其灌浆试验。主要工作包括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帷幕灌浆试验、水利水电工程回填灌浆试验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固结灌浆试验三种,与此同时,还包括有对浆液以及具体现场灌浆工作的试验,有关试验人员要实现对水以及水泥之间的混合比例进行试验,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以及工序方法实施灌浆试验,从而明确灌浆效果,科学的确定实际灌浆参数,在灌浆试验施工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各个环节做好指导,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浆液试验质量,具体做到:施工人员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浆液试验工程监理的指示,应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试验工作的开展。具体的试验检测内容包括有: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浆液的配置实际内容和搅拌的时间以及密度等进行试验,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浆液的实际参数、流动情况以及凝结时间等内容进行试验检测。在这过程中,优化试验工作人员要保证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试验的地质条件和试验场地的地质环境相同。除此之外,对于水利水电工灌浆试验孔要实现合理布置,具体布置工作中,要严格的按照实际施工图纸的钻孔深度要求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灌浆压力要求等,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数据信息。

2、水利水电灌浆施工顺序

灌浆施工阶段,施工顺序的控制尤为关键,主要分为:自上而下分为分段式的灌浆施工一级一次性填充灌浆两种形式。在这其中,从底部到顶部顺序分割应填写在灌浆的灌装口。但更好的岩质压浆段对压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实现对此灌浆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化把控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现阶段对于灌浆施工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而针对水利水电灌浆施工中的一次性注浆施工方法在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是进行水利水电的钻孔注浆在10m以内孔深,但水利水电灌浆法只能用于漏水的情况下,一旦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就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水利水电灌浆施工。

灌浆施工要点

灌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各项环节的施工操作要点,以便于保证其最终的施工效果。具体施工中,需要从材料、施工方式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

(1)浆液材料的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过程中,水、水泥、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是比较常用的浆液材料,应当确保所制成浆体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以促进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再浆液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浆体的干缩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实际流动度进行把握,切实提高浆液的可灌度,从而对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灌浆方式的把握。灌浆作业阶段,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特点以及现场情况选择科学的灌浆处理方式,以便于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纯压式的灌浆方式主要适用于裂缝比较大的岩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接将浆液沿着灌浆管压入到钻孔中,相关施工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孔的深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使用比较浓稠的浆液进行灌注,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但就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纯压式灌浆施工通常情况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比较容易导致细小的裂缝的出现堵塞的情况。循环式灌浆主要有孔内循环和孔外循环两种方式,属于纯压式的循环,能够有效的减少灌浆过程中的颗粒沉淀,促进灌浆施工质量的提升,就灌浆工程施工的总体情况来看,循环式灌浆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三、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浆液浓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中,要定期严格检查裂缝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浆液浓度。通常情况下浓度较低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缺点是极易从灌浆范围散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在收缩过程中使岩石缝面和水泥之间产生缝隙;浓度高的浆液流动性能很差,不容易迅速有效地灌入微细裂缝,会严重影响灌浆质量。

严格检查灌浆施工质量

当工程完成后,需要落实质量检查工作,详细分析工程原始记录与灌浆资料信息,采用钻设检查孔的对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进行岩心钻取检查,进行压水试验,从全方位确保灌浆施工质量。

注重灌浆压力的控制

在实际施工阶段,要加强对灌浆压力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控制可以防止岩石面与地面隆起,同时也可以避免灌浆施工安全问题产生。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较为繁琐,施工任务量较大,每一项技术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当今社会中,水利水电工程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施工技术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在具体施工中,仍然要注重每一项施工环节的控制。在灌浆施工技术应用中,还需要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升其施工技术水平,进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邓红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219.

[2]赵华林.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要点经验[J].智能城市,2018,4(16):129-130.

[3]王容,王成林.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4):173-174.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