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素检测论文_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

导读:本文包含了毒素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色谱,黄曲霉,真菌,液相,高效,质谱。

毒素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1](2019)在《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枣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QuEChERS)方法检测红枣中腾毒素(Ten)、链格孢霉素(ALT)、链格孢酚甲基乙醚(AME)和链格孢酚(AOH)4种链格孢霉毒素(AT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红枣样品经(体积分数为1.5%)甲酸乙腈溶液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4种ATs经十八烷基叁氯硅烷(C_(18))分析色谱柱分离,以(体积分数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空白基质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种ATs在0.2~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和2μg/kg。在4种ATs的质量浓度为5,10,15μg/kg,n=6的条件下,平均回收率均为78.9%~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7.0%。(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张聪[2](2019)在《多方共建高效检测体系,让真菌毒素无处遁形——访Rudolf Krska教授及Romer Labs~?高管团队》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的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在世界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着确保食品安全的艰巨任务。10月30~31日,以"政策护航、科技支撑,让食品更安全"为主题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CIFSQ 2019)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34期)

农蕊瑜,赵丽,申颖,李洁,范忠吉[3](2019)在《多功能净化柱净化-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云南所售部分面条及面条制品中的6种真菌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多功能净化柱净化-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云南所售部分面条及面条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70:29:1, V:V:V)溶液浸泡提取,通过Pribo Fast~?M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6种真菌毒素在0.05~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加标回收率为87.6%~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09%~3.65%。81份面条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含量为15.2~664μg/kg,检出率为98.77%,检测值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参考限量值,其余5种真菌毒素均为未检出。结论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便捷、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适用于面条中6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伍福仙,张志清,王瑾,飞志欣,林佶[4](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毒蘑菇中4种常见毒素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检测毒蘑菇中毒蝇碱、毒蝇母、鹅膏蕈氨酸、脱磷酸裸盖菇素4种强毒性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新鲜蘑菇样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后,待测样品经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分离,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水(20:80,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26℃,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4种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3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6.7%~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5%~6.2%,检出限为0.0002~5.0μg/mL。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特异性好,适用于蘑菇中毒蝇碱、毒蝇母、鹅膏蕈氨酸、脱磷酸裸盖菇素的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付伟,张伟,陈江魁,王更先[5](2019)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对饲料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科技发展,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多。本文从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及其对畜禽业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2期)

柴琳,张俊,李云芬,刘荣均[6](2019)在《难辨梭菌A/B毒素检测在AIDS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AIDS合并慢性腹泻的患者测定难辨梭菌A&B毒素(CDAB),了解其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对及时进行难辨梭菌性腹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名AIDS腹泻患者用法国梅里埃mini VIDAS专用试剂盒测定难辨梭菌A&B毒素,并采集患者全血样本以四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用BECKMAN FC500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4+T百分比和绝对数,测定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的百分比;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60例AIDS患者合并感染CDAB有8例阳性为双重感染者,阳性率为13.3%,阴性52例为单纯AIDS组。双重感染组CD4+T绝对数均数为(325.6±93.8)个/μL,单纯AIDS组为(502.3±125.4)个/μL,上述各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65.4±137.6)个/μL (P<0.01),双重感染组明显低于单纯AIDS组(P<0.05)。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为双重感染组(7.35±1.91)%、单纯AIDS组(5.12±1.2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89±0.97),P<0.05,双重感染组明显高于单纯AIDS组(P<0.05)。Thl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为双重感染组(1.32±0.47)%;单纯AIDS组(3.23±0.5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5.26±0.65),P<0.05;双重感染组明显低于单纯AIDS组(P<0.05)。结论 HIV感染导致Th17和CD4+T细胞下降、Thl7和Treg细胞失衡,免疫系统严重受损,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增加。AIDS腹泻患者测定CDAB,对判断病情和评估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监测疾病进展并及时给予治疗。(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顾风云,郭迎迎,李桂杰,郑宏儒,刘俊会[7](2019)在《黄曲霉毒素检测在线固相萃取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畸性,其存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免疫亲和柱方法存在价格昂贵、储存条件苛刻、稳定性较差、保存期短等缺点,开发稳定性好、价格合理、萃取效率高的固相萃取柱,对于黄曲霉毒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了不同固相萃取柱对黄曲霉毒素的分离效果,将在线固相萃取富集柱与分析柱串联,目标化合物由萃取富集柱洗脱至分析柱,实现了萃取富集自动化,实现固相萃取柱的反复使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32期)

桑晓霞,马江媛,黄登宇[8](2019)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一种具有极端毒性、污染广泛及危害严重的次级代谢产物。由于赭曲霉毒素A具有这些特点且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所以确定食品和商品中的OTA污染水平非常重要。目前对于OTA的检测,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分析手段,如薄层色谱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lent assay, 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等。本文综述了多种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分析方法,简介了它们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比较,以期为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谭洪波[9](2019)在《粮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一旦粮油食品中存在有害真菌毒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常见的玉米、稻谷等农作物,更是需要完备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将探究粮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应用趋势,以期在实际产品生产检测中选择更为合适的检测技术,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1期)

王春燕,蒋晓青,周泊[10](2019)在《基于Cu-TP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对苯二甲酸铜(Cu-TPA)能产生强的电化学信号设计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测定黄曲霉毒素B1(AFB1).信号探针中的Cu-TPA含有可产生电化学信号的Cu(Ⅱ),当加入一定量的AFB1后,AFB1与探针中特定的适配体结合,使信号探针脱落,电化学信号降低.根据电化学信号值的变化实现了对AFB1的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出限为4. 2×10-6ng/m L(S/N=3),线性范围为10-5~10 ng/m L.将该传感器用于啤酒中AFB1的检测,回收率为95%~106%.(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毒素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全的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在世界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着确保食品安全的艰巨任务。10月30~31日,以"政策护航、科技支撑,让食品更安全"为主题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CIFSQ 2019)通过搭建交流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素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红枣中4种链格孢霉毒素[J].化学世界.2019

[2].张聪.多方共建高效检测体系,让真菌毒素无处遁形——访RudolfKrska教授及RomerLabs~?高管团队[J].食品安全导刊.2019

[3].农蕊瑜,赵丽,申颖,李洁,范忠吉.多功能净化柱净化-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云南所售部分面条及面条制品中的6种真菌毒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4].伍福仙,张志清,王瑾,飞志欣,林佶.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毒蘑菇中4种常见毒素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5].付伟,张伟,陈江魁,王更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9

[6].柴琳,张俊,李云芬,刘荣均.难辨梭菌A/B毒素检测在AIDS患者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7].顾风云,郭迎迎,李桂杰,郑宏儒,刘俊会.黄曲霉毒素检测在线固相萃取柱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

[8].桑晓霞,马江媛,黄登宇.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9].谭洪波.粮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解析[J].现代食品.2019

[10].王春燕,蒋晓青,周泊.基于Cu-TP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化学结构图在pH7.410mMPBS缓冲溶液中在...3.16 相同的参数。黄曲霉毒素产毒控制基因簇Fig1-1.Th...产毒控制基因簇Fig1-2.Thepoison...数码试纸条对四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限...

标签:;  ;  ;  ;  ;  ;  ;  

毒素检测论文_邹良君,邢丽杰,罗瑞峰,张金磊,陈永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