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延抖动论文_王常玲,赵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延抖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延,抛物面天线,时分,复用,数据链,故障,业务。

时延抖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常玲,赵元[1](2019)在《基于5G承载网的电力差动保护业务时延抖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5G网络不仅要面临电力行业低时延、高可靠的差动保护类业务需求,还要面对万物互联下更多应用场景的更多差异化需求,除了大带宽技术,同时要考虑业务端到端、流量物理隔离、低时延、网络保护等电信级技术要求,网络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至关重要。在电力行业中,差动保护机制对于网络传输的时延和抖动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随机产生的抖动直接影响到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基于5G组网的电网业务外场试验环境,验证差动保护(本文来源于《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32期)

张明欢[2](2019)在《CSMA/CA无线接入网时延抖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各具优势的无线接入网络层出不穷,而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网络凭借分布式的特点及灵活性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无线网络中的各类业务具有不同的Qo 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根据业务对时延的容忍程度,可将业务分为两类:实时类业务和非实时类业务。时延抖动是实时类业务关注的一个重要Qo S指标。传统话音业务对时延抖动要求较高,新兴的VR(Virtual Reality)音视频业务和新一代工业物联网中工业控制信息对时延抖动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研究CSMA/CA无线接入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抖动性能,对网络性能评价及未来网络规划设计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同质和异质业务场景下,CSMA/CA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性能,并分析了数据包到达、CSMA/CA网络参数等对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文所述。(1)在同质业务场景下,本文分析了采用带有非活跃期的CSMA/CA机制的实时类业务包的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性能。EE-CSMA/CA(Energy Efficient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机制在帧结构中引入了非活跃期。在非活跃期,节点休眠,不进行数据传输。分析CSMA/CA网络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的第一步是建模服务过程。由于CSMA/CA机制的随机特性,分析数据包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是棘手的。对于带有非活跃期的CSMA/CA机制,如何量化非活跃期对服务时间的影响是另一个难题。服务时间的变化使得数据包时延难以获得。时延抖动定义为连续两个数据包的时延之差,时延分析的难点进一步给时延抖动的分析带来困难。首先基于马尔科夫理论,将EE-CSMA/CA建模为一个四维马尔科夫链,其中马尔科夫链的第四维随机变量用来区分活跃期和非活跃期。其次,在概率生成域分析数据包服务时间并获得平均接入时延。然后,解耦队列为空队列和非空队列,分析两种情况下数据包的时延抖动。基于概率论,获得了数据包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活跃期占整个帧结构的比例与Qo S和能源消耗关系密切。出于节能和Qo S约束,我们采用二分法分别在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的约束下估计了最短的活跃期持续时间。在仿真中,我们分析了不同的帧结构、接入参数和节点数目等对数据包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帧结构会导致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有所差别。接入参数也会对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性能有影响。(2)考虑到未来无线网络将承载各类业务,本文分析了承载异质业务的CSMA/CA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抖动性能。网络中非实时类业务的存在,势必会对实时类业务的服务带来影响,进一步给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性能带来影响。实时类业务包的到达是随机的;在其到达间隔内进入队列的非实时类业务包的数量是任意的;两类业务包服务所需的时间是随机的,这使得数据包的离去时刻难以确定。这叁重随机变量给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分析带来困难。为克服这叁重随机变量带来的困难,我们在实时类业务包的到达时刻观察时延的变化;在实时类业务包到达间隔内,我们逐个时隙分析数据包的时延;通过队列分析,我们获得了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表达式。由于时延是各个随机变量的代数运算,在时域内分析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在概率生成域利用生成函数的性质求解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概率生成函数。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在仿真部分中,我们探究影响数据包时延抖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的到达模型会导致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有差异。网络接入参数也会对数据包的时延抖动性能带来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3](2018)在《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时延抖动计算模型,分析了单节点和多节点情况下的通信网络随机时延抖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单节点通信链路中,当标记数据流权重较低时,随机时延抖动随通信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且通信负荷较轻时,标记数据流权重对随机时延抖动的影响不大。在多节点通信链路中,整体时延抖动低于各节点时延抖动的代数和,且负荷较重的节点位置对整体时延抖动有影响。因通信时延抖动会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引起较大误差,在通信结构和定位方案设计时,应考虑随机时延抖动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4](2017)在《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在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系统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络通信方案、通信方式、网络时延特性分析等,很少关注电力通信网络的时延抖动问题。时延抖动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一个重要参数,时延变化的评估有助于控制分组丢失率和缓冲区溢出,有利于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目前,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多采用效率较高的统计复用技术来实现数据通信。这种复用技术使得数据传输的固定时延变成了随机时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标签交换的二层半分组交换技术,也无法在路径确定的条件下保证收发端业务的同步。造成时延抖动随机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同类型数据经不同中间节点穿越通信网络,到达缓冲区的时刻不确定,造成数据到达分布呈现出随机性;对标记分组数据和背景数据的封装尺寸不同,使得缓冲区中等待处理的数据队列长度未知,造成标记分组的等待时间不确定,进而使时延抖动呈现随机特性。在电力系统中,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要求较高的是线路纵联差动保护。该保护方式通过计算通信通道被保护线路各侧的电流差值来判别区内外故障。当传输通道存在较大不确定时延抖动时,会严重影响线路两侧电气量信息采集的实时性,降低继电保护系统的速动性、灵敏性,进而威胁电力线路安全。因此,携带纵联差动保护信号的数据通信业务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随机时延抖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数据流的随机时延抖动计算模型,由于时延抖动与数据传输路径上所有节点的时延有关,而时延主要来自网络核心路由器入口缓冲区队列时延,因此,此类时延与分组到达速率、分组尺寸、节点数量、设备吞吐量有关。假设所有的数据流服从泊松分布,数据流的到达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对单节点和多节点网络建模,可分别计算出其时延抖动,对时延抖动分布的规律分析表明,真实的时延抖动小于数据队列中各时延抖动的直接相加。在单节点无限缓冲区的情况下,通信负荷较轻时,标记数据流权重对随机时延抖动的影响不大;但是当通信负荷较大时,若此时标记数据流权重较低,则通信时延抖动较高。在多节点通信网络中,若某节点的通信负荷比其他节点重,节点位置对整体时延没有影响,但是对整体时延抖动有重大的影响。在标记数据流较小且通信负荷较重时,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特别是单端行波法)的故障定位模式影响很大,为有效减少时延问题产生的影响,降低定位误差到可接受的范围,在定位方案设计之初考虑时延与抖动对行波法故障定位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201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24)

于明秋,周创明,赵敏[5](2017)在《基于聚类分析的抗时延抖动时隙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是战术数据链的突出特征,要求数据链通信不仅有较好的时延特性,还要具备可靠的时延抖动特性。随机报文流的产生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的特点,需按照需求动态地分配时隙,对算法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提出基于聚类分析的抗时延抖动时隙分配算法,应用聚类的方法将空闲时隙划分成时隙簇,简化了时隙分配的分析过程。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分配的时隙能够满足时延抖动的要求,而且算法的复杂度小,可以有效处理周期性随机报文流的时隙分配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方子希,高会生[6](2017)在《抗时延抖动的线路纵差保护分组传输通道配置参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组传送网承载电力通信时分复用业务存在随机时延抖动,严重的随机时延抖动会影响线路纵差保护数据的实时性,进而威胁电网安全。在全面分析分组传送网调度机制和时延抖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组传送端到端随机时延抖动的数学模型。数值仿真研究了分组封装尺寸、背景流量、网络节点数和节点吞吐量对随机时延抖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置这几个参数可以有效降低随机时延抖动,提升网络性能。研究成果对线路纵差保护数据分组传输通道的配置具有工程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7年12期)

那飞[7](2017)在《IEEE 802.15.4 WSN和IP级联网络时延抖动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M2M(Machine to Machine,Man to Machine,Machine to Mobile network)业务的大量涌入,网络中的终端呈异质性。对于实时类业务,时延抖动成为最关键的Qo S(Quality of Service)指标之一。当前网络结构呈现多元化,业务在一个网络单元的服务影响着其在另一个网络单元的服务。因此,探究混合业务背景下,多元网络中实时类业务端到端时延抖动特性,对网络性能评价及Qo S优化极具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IEEE 802.15.4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和IP核心网级联网络中受非实时业务影响的实时业务时延抖动特性,提供了求解端到端时延抖动概率分布的一般方法。研究了影响实时业务时延抖动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网络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工作论述如下:(1)在异质业务到达下,本文建立了IEEE 802.15.4 WSN和IP核心网级联网络排队模型。在IEEE 802.15.4 WSN中,本文建模了CAP(Contention Access Period)与CFP(Contention Free Period)混合接入模型。基于Markov理论,建模了异质业务CAP阶段的随机接入过程与CFP阶段的动态资源分配过程,将GTS(Guaranteed Time Slot)分配过程建模为一个一维Markov链。通过分析CAP阶段成功接入的GTS请求个数,建立了CAP与CFP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了完整的IEEE 802.15.4混合接入模型。进一步,本文分别求得了在无线接入阶段实时业务包与非实时业务包的离去过程,此离去过程即为IP核心网中两种业务包的到达过程。(2)在IP核心网中,系统队长瞬态变化,难以分析。因此,我们站在实时业务包到达时刻这一新的视角观察系统队长变化。在分析队长动态变化时存在四重随机变量,即:1)实时业务包的到达时间间隔是随机的;2)实时业务包到达时间间隔内,非实时业务包到达的个数是随机的;3)重传等机制使得IP核心网中实时业务包的服务速率是可变的;4)非实时业务包的服务时间不再固定不变。上述四重随机变量使得系统队长分析难上加难,为了克服由于这四重随机过程带来的分析困难,我们在实时业务包到达时间间隔内,逐个时隙分析系统队长的动态变化,得到了实时业务包到达时刻系统队长间的关系式。对于两种业务包的服务时间均可变,我们将实时业务包的服务时间和非实时业务包的服务时间映射成一种等效业务包的服务时间,而这种等效业务包的服务时间固定。由于我们只能得到各个随机变量间的加减关系,在时域难以分析,因此我们将队长在时域间的关系转换成其在概率生成域间的关系,利用生成函数的一些性质进行进一步求解。根据队长与时延抖动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在第一个路由节点处实时业务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进一步,我们分析了实时业务包的离去过程,前一个路由节点的输出即为下一个路由节点的输入,根据递归原理,我们得到了级联网络中实时业务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3)本文探究了影响级联网络中实时业务时延抖动概率分布的各个因素,如:实时与非实时终端数量、两种业务的到达率、IEEE 802.15.4协议中退避指数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的设置、CAP与CFP时隙数量比例、IP核心网中两种业务的服务速率以及节点跳数等。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网络流量准入控制、网络所能容纳终端数的估计以及节点跳数的权衡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高会生,方子希[8](2017)在《PTN时分复用业务的时延抖动分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组传送网承载电力通信时分复用业务存在时延抖动问题,提出了随机封装和固定封装两种分组封装模式,建立了两种模式的单节点和串联路径端到端时延抖动数学模型.根据创建的两种模型,仿真研究了背景流量、网络节点数量、节点吞吐量和封装模式等参数对时延抖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配置这几个参数可以优化网络性能,为去抖动缓存的设置提供依据;而且固定封装模式具有较强的抗抖动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董雯[9](2015)在《基于排队理论的通信网络时延抖动建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M2M业务(Machine to Machine、Man to Machine、Machine to Mobile network)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海量的异质M2M业务与传统的H2H业务(Human to Human)共享整个通信网络。按照业务的时延容忍性,网络中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实时类业务与非实时类业务。对于H2H语音和视频等实时类业务而言,时延抖动是最关键的QoS指标之一。由于M2M业务流量特性迥异于现有的H2H业务,因而当海量的M2M业务涌入现有以及未来的通信网络中时,势必会对网络中实时类业务抖动性能带来冲击。研究混合业务背景下实时类业务的抖动性能,探究非实时类业务特性对实时类业务抖动性能的影响,对于网络性能评价及实时类业务QoS优化等极具意义。排队理论常应用于通信网络建模与性能分析。本文将网络中的实时类业务看作标签流量,将非实时类业务看作背景流量,基于串联排队理论建模研究承载混合业务的通信网络中实时类业务的时延抖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求解包时延抖动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影响包时延抖动性能的因素,其结果对于实际网络优化及资源分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独立工作和贡献论述如下。首先,本文基于排队系统的稳态分析方法研究了串联排队系统的时延抖动。采用异质的MMBP-2源分别建模实时类业务和非实时类业务的到达过程,将整个通信网络建模为离散时间串联MMBP-2F+MMBP-2B/Geo/1(K)排队系统。利用服务映射方法,将排队系统MMBP-2F+MMBP-2B/Geo/1(K)等效为MMBP-2F/Geff/1(K)。基于生灭过程,利用二维马尔科夫链描述MMBP-2F/Geff/1(K)系统稳态后的状态转移情况,计算包的稳态时延分布,从而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抖动性能指标。在分析端到端时延抖动时,首先基于离去过程分析及参数拟合方法,计算了各个节点独立时的时延抖动。然后研究了串联节点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给出了实际的端到端时延抖动的最终表达式。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业务负载的增加,实时类业务包时延变大而时延抖动减小,此外在业务突发性、业务相关性及网络拥塞等方面,时延抖动也呈现出与时延相反的特性,这一结论为实时类业务QoS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考虑到实际通信网络中,在实时类业务到达时间间隔内总伴随有随机数量的非实时业务的包进入网络,此时排队系统队列状态瞬时变化且状态转移概率难以确定,无法利用稳态分析方法求解包时延抖动。对此,本文提出了时延抖动的瞬态分析方法。采用一般离散时间到达过程(DAP)建模实时类业务,离散时间批量到达过程(D-BAP)建模非实时类业务,将整个网络建模为串联DAP+D-BAP/D/1排队系统。在该系统模型中,实时类业务时延抖动等价于系统队长在其连续两次到达系统时刻的变化。因而本文首先在实时类业务到达时间间隔内逐个时隙分析系统队长的变化,建立瞬时队长的递推式,利用概率生成函数工具求解实时类业务到达时刻及此刻的系统队长的联合生成函数,并得到了系统稳态队长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推导了随机服务规则和优先服务规则下实时类业务包时延及抖动的概率分布函数。在求解串联排队系统端到端时延及抖动时,本文分析了实时类业务离去时间间隔的概率生成函数,并将其建模为下一个节点实时类业务的到达过程,进而依次求解了所有节点时延及抖动的概率分布。最后本文以互补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分布函数分别作为时延和抖动性能的指标,以定长分布和泊松到达过程为例,研究了业务负载、服务规则等因素对包时延及抖动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黄旭峰[10](2014)在《抛物面天线接收时延抖动分析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抛物面天线是卫星导航地面站的重要组成设备,负责完成卫星与地面站时间同步上行信号发射和下行信号接收,也是伪距测量的重要设备,因此要求抛物面天线工作时自身时延值相对稳定。针对地面站天线在跟踪卫星信号时接收时延抖动现象展开了故障排查,进行了问题原因分析。指出了天线旋转关节及馈线连接方式是影响天线时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并给出了解决天线时延抖动现象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时延抖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各具优势的无线接入网络层出不穷,而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网络凭借分布式的特点及灵活性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无线网络中的各类业务具有不同的Qo 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根据业务对时延的容忍程度,可将业务分为两类:实时类业务和非实时类业务。时延抖动是实时类业务关注的一个重要Qo S指标。传统话音业务对时延抖动要求较高,新兴的VR(Virtual Reality)音视频业务和新一代工业物联网中工业控制信息对时延抖动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研究CSMA/CA无线接入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抖动性能,对网络性能评价及未来网络规划设计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同质和异质业务场景下,CSMA/CA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性能,并分析了数据包到达、CSMA/CA网络参数等对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文所述。(1)在同质业务场景下,本文分析了采用带有非活跃期的CSMA/CA机制的实时类业务包的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性能。EE-CSMA/CA(Energy Efficient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机制在帧结构中引入了非活跃期。在非活跃期,节点休眠,不进行数据传输。分析CSMA/CA网络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的第一步是建模服务过程。由于CSMA/CA机制的随机特性,分析数据包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是棘手的。对于带有非活跃期的CSMA/CA机制,如何量化非活跃期对服务时间的影响是另一个难题。服务时间的变化使得数据包时延难以获得。时延抖动定义为连续两个数据包的时延之差,时延分析的难点进一步给时延抖动的分析带来困难。首先基于马尔科夫理论,将EE-CSMA/CA建模为一个四维马尔科夫链,其中马尔科夫链的第四维随机变量用来区分活跃期和非活跃期。其次,在概率生成域分析数据包服务时间并获得平均接入时延。然后,解耦队列为空队列和非空队列,分析两种情况下数据包的时延抖动。基于概率论,获得了数据包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活跃期占整个帧结构的比例与Qo S和能源消耗关系密切。出于节能和Qo S约束,我们采用二分法分别在接入时延和时延抖动的约束下估计了最短的活跃期持续时间。在仿真中,我们分析了不同的帧结构、接入参数和节点数目等对数据包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帧结构会导致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有所差别。接入参数也会对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和时延抖动性能有影响。(2)考虑到未来无线网络将承载各类业务,本文分析了承载异质业务的CSMA/CA网络中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抖动性能。网络中非实时类业务的存在,势必会对实时类业务的服务带来影响,进一步给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性能带来影响。实时类业务包的到达是随机的;在其到达间隔内进入队列的非实时类业务包的数量是任意的;两类业务包服务所需的时间是随机的,这使得数据包的离去时刻难以确定。这叁重随机变量给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分析带来困难。为克服这叁重随机变量带来的困难,我们在实时类业务包的到达时刻观察时延的变化;在实时类业务包到达间隔内,我们逐个时隙分析数据包的时延;通过队列分析,我们获得了实时类业务包的时延表达式。由于时延是各个随机变量的代数运算,在时域内分析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在概率生成域利用生成函数的性质求解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概率生成函数。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实时类业务包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在仿真部分中,我们探究影响数据包时延抖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的到达模型会导致时延抖动的概率分布有差异。网络接入参数也会对数据包的时延抖动性能带来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延抖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常玲,赵元.基于5G承载网的电力差动保护业务时延抖动分析[J].通信世界.2019

[2].张明欢.CSMA/CA无线接入网时延抖动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J].电信科学.2018

[4].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C].201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7

[5].于明秋,周创明,赵敏.基于聚类分析的抗时延抖动时隙分配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7

[6].方子希,高会生.抗时延抖动的线路纵差保护分组传输通道配置参数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

[7].那飞.IEEE802.15.4WSN和IP级联网络时延抖动分析及优化[D].吉林大学.2017

[8].高会生,方子希.PTN时分复用业务的时延抖动分析模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

[9].董雯.基于排队理论的通信网络时延抖动建模与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5

[10].黄旭峰.抛物面天线接收时延抖动分析和对策[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4

论文知识图

广域后备保护时延分析模型客户端到服务器网络时延变化曲线图考虑差分群时延抖动时的被补偿信...一Paa=0.5,5个站点同时传视频的时延无线Mesh网络时延抖动Fig5-8Wi...两种算法的时延抖动比较

标签:;  ;  ;  ;  ;  ;  ;  

时延抖动论文_王常玲,赵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