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探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探究

1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0081

2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骨泌科200071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化服务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护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舒适化护理方式,在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分析记录两个小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舒适化服务在提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治疗成效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舒适化服务;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会引起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主因为髓核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位置上凸显在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增加,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从临床角度上来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常伴随并发症发生,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复发的问题。为了能够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需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文章现就常规护理和舒适化服务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护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4-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2.5岁。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2.7岁,两个小组的年龄、性别不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由同一治疗组行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服务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环境舒适护理。身体和环境深刻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患者接受过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即确保病房的安静、清洁、温度和湿度适宜。②活动舒适护理。在手术之后,考虑到患者肩部、足部等方面的舒适度需求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对患者的身体开展必要的按摩,调整患者的卧床体位。③心理舒适护理。腰间盘突出患者往往会出现比较剧烈的疼痛,活动范围和活动程度也会受到限制,生活无法自理,在生活不舒适的基础上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疾病。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之后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积极和患者监理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以及疾病的预防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抗击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④疼痛舒适护理。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一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疼痛,这种身体的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感受。为此,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开展疼痛舒适护理。比如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予以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增强自己战胜疾病和勇敢接受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多休息、多看书、多看电视,帮助患者暂时忘记自己的疾病。⑤康复舒适护理。在手术之后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开展必要的身体康复训练,通过有效的训练来缓解患者的疾病疼痛,确保患者的肢体关节能够尽快恢复到灵活的状态。⑥排便护理。饮食习惯和卧床基本姿态直接影响患者的排便功能。而排便功能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为此,在手术之后需要护理人员强化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按摩,从而确保患者的排便顺畅。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指数和临床护理疗效。(VAS的评分范围在1分到10分)应用医院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护理服务、医疗技术两个方面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开展测评,具体评定结论如下:≥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记录两个小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排尿时间、伤口感染程度、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应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应用X2进行检验,在p<0.05的时候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如表一所示,根据表一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3.讨论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劳动强度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问题日益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上是一种常见病1。近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之后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2。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介入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3。术后患者伤口疼痛、排尿困难、康复缓慢和红脚等情况常影响手术疗效。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会加大术后康复治疗4。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则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的病情改善不明显疼痛感恢复较差,情绪变化也不明显5。和常规护理相比,舒适化护理服务能够从更多的方面来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6,包含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排便舒适度护理、疼痛舒适护理、康复舒适护理等。同时,通过舒适化护理服务还能够让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够尽快下地行走,趁早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7。

大量数据研究显示,舒适化护理在腰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8-9。有研究指出10-11,舒适护理具有经简单、安全等特征,使患者更加依从护士,信任护士。我们研究发现,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明显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患者评价较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舒适化服务在提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治疗成效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于东伟,孙凤丽,张颖.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保健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23):107-108.

2.陈柯,张杰敏,黄素碧.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439-440.

3.张莉华.舒适护理在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5(4):787-788.

4.王燕,唐乙媚.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2).

5.赖招玉.舒适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16):156-158.

6.丁磊.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216-217.

7.刘静.舒适护理在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

8.顾晞.优质护理服务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观察[J].人人健康,2016(4).

9.陈小英,朱俊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5):97-98.

10武凤英.舒适卧位垫的研制及在急性腰腿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29-830.

标签:;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