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过程论文_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

导读:本文包含了耗能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节能,高耗能,精馏,过程,低碳,路线图,灵敏度。

耗能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1](2019)在《污水的内含能及污水处理过程的耗能与节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处理是一个高能耗、低能效的复杂过程。改变传统认知,将污染物当作能量物质加以资源化,回用于水处理过程或者产品化,可改变污水处理的能耗。以城市污水与焦化废水为例,分析了水质中污染物具有的内含能形式,并探讨了两种计算方法,指出内含能利用的两类可能途径和最大限度。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与污水水质特征,辅以适当的当量假设,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不同形式能量消耗及其原因,运用能流图表达了两个具体案例的能量转化与分布规律。比较了污水处理两类节能评价方法的优异性,提出了未来水处理可能的节能新途径。在加深污水内含能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产业与工艺技术,分离回收有价值成分,如营养物(氮、磷)、重金属等,并获得水资源的再利用,以间接补偿处理过程的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目标。(本文来源于《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5期)

李金莲,毛欣欣,张红梅,李丽丽,喻琴[2](2019)在《进料位置对双组分精馏过程耗能原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正庚烷-正辛烷双组分物系的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最小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基础上,考察精馏塔的进料板位置、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精度、塔内气液相组成、温度分布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总板数和进料板位置,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塔顶产品组成随之增加;回流比改变,最优进料板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在达到分离要求的情况下,随着进料板位置的下移,塔顶热负荷、塔底热负荷和总热负荷先降低后升高;在最优进料板进料时,进料气液相组成和温度分布与进料板上的气液相返混程度和温度返混最小,每块塔板均为有效板,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此时能耗最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3](2018)在《“高耗能制造过程的节能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5月14日,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在佛山市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佛山市品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高耗能制造过程的节能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出席并做会议总结,副秘书长邵明主持会议。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针对陶瓷、铝业等行业制造过程的高耗能问题,研发了能耗监测、挤压系统优化、能效优化调度等技术,开发了制造过程能源智能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等软件系统,有效解决了能效诊断、能耗优化和多目标生产决策等技术难题。(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宫凤强,罗松,李夕兵,闫景一[4](2018)在《红砂岩张拉破坏过程中的线性储能和耗能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岩石张拉破坏过程中的能耗特性,利用MTS322和MTS Landmark岩石材料试验系统,通过设置不同的卸载水平,对红砂岩分别进行一系列的一次加卸载试验,试验类型包括巴西劈裂试验、点荷载试验和中心直裂纹半圆盘断裂试验。利用图形面积积分法,分别计算不同卸载水平下岩样内部的总输入能、弹性能和耗散能,并对叁者随卸载水平增加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3种试验条件下,试样在各卸载水平处的总输入能、弹性能和耗散能均随着卸载水平的增高呈非线性增长趋势,满足二次函数关系。(2)各卸载点处的弹性能、耗散能与总输入能之间分别存在线性函数关系,这一函数关系和卸载水平无关。发现了岩石张拉破坏过程中存在的线性储能和耗能规律。岩样达到峰值点处的内部弹性能和耗散能,可以依据该线性函数计算得到。根据得到的线性储能和耗能规律,给出储能系数和耗能系数的定义(分别为试样加载过程中弹性能、耗散能和总输入能的比值)。上述结果为从能量角度对岩石的破坏行为进行研究提供了新思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金涌,陈勇,胡山鹰,赵黛青,马晓茜[5](2015)在《重点高耗能行业煤利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耗能行业不仅能耗高也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并且煤和电占据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高耗能行业面对能源资源供应紧张、降低能耗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优先节能,并要重视和发展煤炭利用过程中的节能战略。本文围绕我国石化、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纺织七个高耗能行业煤炭利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开展研究,突出发展要以节能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系统掌握当前我国高耗能行业煤炭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通过运用态势(SWOT)分析法及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总结各行业在节能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凝练了高耗能行业煤炭利用过程的节能途径及重点节能技术方向;最后强调了煤炭利用过程中节能对高耗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魏志强,张冰剑,陈清林[6](2013)在《电力折标系数对耗能过程能耗指标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电力折标系数对耗能过程能耗的潜在影响,了解相关耗能过程实际能源消耗量计算的能耗指标的变化,指出国家标准(GB/T 2589—2008)中电力当量折标系数和等价折标系数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实例分析了电力折标系数选取对总能耗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合理的电力折标系数选取方法,以实现更为合理的能源审计和更为科学的节能规划。(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节能》期刊2013年03期)

葛百如,高洪涛[7](2011)在《论环保设备应用过程中回避高耗能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碳经济作为当今的一种趋势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细节,在多年环保之水处理行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水处理行业中,也存在许多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1年19期)

薛仰峰[8](2011)在《浅谈如何降低锅炉启动过程中耗能与炉率核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共有4台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分别是无锡锅炉厂UG-75/3.82-M41两台、济南锅炉厂YG-75/3.82-M1两台,主营蒸汽、电力,实行城市集中供热,目前主要为合肥市中、西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范围内的政府、企业、宾馆、医院、写字楼、居民小区、浴场等终端热用户提供不同的需求和服务。锅炉是(热)电厂的核心设备,是确保供热、发电一体的关键,同时锅炉也是耗能大户。因此减少锅炉各项损耗,不断研究、利用新技术解决其各项损耗成为各个热电联产企业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区域供热》期刊2011年02期)

刁萃[9](2010)在《陶瓷:产业转移不要污染要低碳》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叁高”行业的陶瓷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全国范围的产业转移扩张,广东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生产设备、生产线搬过去,而是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低碳生产。     以往,陶瓷产业由于对原料、能源、土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0-05-08)

卢岩[10](2008)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节能减排》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投资机制,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收益。专业节能服务公司(EMC)通过与客户签署节能服务合同来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08-07-10)

耗能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正庚烷-正辛烷双组分物系的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最小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基础上,考察精馏塔的进料板位置、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精度、塔内气液相组成、温度分布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总板数和进料板位置,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塔顶产品组成随之增加;回流比改变,最优进料板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在达到分离要求的情况下,随着进料板位置的下移,塔顶热负荷、塔底热负荷和总热负荷先降低后升高;在最优进料板进料时,进料气液相组成和温度分布与进料板上的气液相返混程度和温度返混最小,每块塔板均为有效板,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此时能耗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耗能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污水的内含能及污水处理过程的耗能与节能[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19

[2].李金莲,毛欣欣,张红梅,李丽丽,喻琴.进料位置对双组分精馏过程耗能原因的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9

[3]..“高耗能制造过程的节能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J].机电工程技术.2018

[4].宫凤强,罗松,李夕兵,闫景一.红砂岩张拉破坏过程中的线性储能和耗能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5].金涌,陈勇,胡山鹰,赵黛青,马晓茜.重点高耗能行业煤利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

[6].魏志强,张冰剑,陈清林.电力折标系数对耗能过程能耗指标的影响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13

[7].葛百如,高洪涛.论环保设备应用过程中回避高耗能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1

[8].薛仰峰.浅谈如何降低锅炉启动过程中耗能与炉率核算[J].区域供热.2011

[9].刁萃.陶瓷:产业转移不要污染要低碳[N].中国经济导报.2010

[10].卢岩.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节能减排[N].中国石化报.2008

论文知识图

后减振器活塞阀实物图后减振器底阀实物图电耗的预测结果聚苯胺结构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示意图滞后环面积A、/mAy和my的关系

标签:;  ;  ;  ;  ;  ;  ;  

耗能过程论文_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