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及药品应用安全性分析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及药品应用安全性分析

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药剂科40006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及其药品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西药房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应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模式,在此期间随机性择取60例用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在此期间随机性择取60例用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10/6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6.67%(22/60),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8.33%(5/6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00%(15/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房管理过程中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模式,能夠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并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西药房;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是药理作用较为明显,起效迅速,容易给机体产生巨大损伤的特定性药品,也可以称其为高警讯药品或者高风险药品[1]。虽然高危药品发生用药错误概率与普通药物发生用药错误概率差距较小,但二者所造成的后果却相差甚远。对此现象,我国早已立下明确规定高危药品的处方管理[2]:西药房的管理人员在取药品时,若发现药物明显搭配不合理或者错误用药等情况,可以直接联系开处方的医师,并记录情况,酌情汇报。且西药房在管理药品时应时刻遵照法律规定,严格划分好普通药品和高危药品,并且做好明确标示;配药时严格把控,严格审核处方安全性,及时改正用药错误或搭配不合理的处方。本研究为了探究西药房高危药品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随机择取不同管理阶段的60例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此期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西药房中的高危药品一共有50种,包括有吉西他滨、长春新碱、多西他赛、维库溴铵、顺铂等,在安全管理模式管理前后所应用的高危药品属于同一批次,西药房管理人员15名,其中男8名,女7名,年龄在24-46岁期间,平均年龄为(33.68±4.26)岁;观察组用药患者共有60例,均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到西药房用药,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53.68±4.16)岁;对照组用药患者共有60例,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到西药房用药,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53.79±4.2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品管理方式管理高危药品,具体为:设立药架放置高危药品,标注警示牌,定期察看有效期等,不要求特殊管理。

观察组应用安全管理方式管理高危药品,具体为[3]:(1)依据西药房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通过对病房区及西药房检查,逐步完善不足;同时,对西药房取药、配药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其警觉性,增强安全意识,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2)依据高危物品对人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对西药房中现有的高危药品管理划分明确等级,对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高危物品给予重点管理,如设置专门的药柜,并设置较为醒目的警示牌进行标示;(3)对西药房中的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流程予以严格规范,西药房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而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差、药学知识掌握不劳或疲劳过度等情况均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等,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因此,西药房可以采取等级管理制度,落实每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4)记录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对高危药品的种类、用药时间及药效等做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的使用情况做跟踪调查,最大程度降低用药错误。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用药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统计两个时间段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各抽查60次。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进行表示,应用X2检验。如若P<0.05,则充分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

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8.33%(5/60)明显小于对照组25.00%(15/6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不断寻找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以科学有效管理高危药品,从而保证高危物品的安全使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应该科学用药,处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关。目前,在临床治疗中西药常会联合应用,若搭配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择取搭配临床用药成了现代医学讨论的重要话题。例如当第三代抗菌药物(如: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及头孢噻吩)与激素联合应用,患者将会产生双硫仑反应,表现为面红、血压下降以及心跳加速等现象[4]。

因此,对高危药品应用安全合理的管理是必须的。西药房管理人员应全面提高警惕性,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的引进,严格验收高危药品,对其质量严格控制,将其与国家要求质量相比较,如若发现有不合格的药品,应严格处理,禁止其进入西药房。对本次检查出的问题一一解决,严格管理同一分类药品,避免药物混乱摆放现象;对于警告标示不显眼的高危药品,要准确标出其注意事项、使用方式和禁忌症等。定期对医护人员培训及考核,使其全面了解药品的功能、特性、注意事项及适应症等,对高危药物的使用量要严格控制,对于需要特殊放置(如冷藏)的药品要配备专门的地方对其分类存放,避免药品过期失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时间段中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西药房应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许书花,冯锦辉,梁汝忠.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6,40(6):555-556.

[2]宋妍.浅析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176-178.

[3]刘金花,赵跃恒,汤光花,等.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45-146,149.

[4]谭作检.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154-155.

标签:;  ;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及药品应用安全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