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润地区论文_康嘉奇,戈晓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湿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区,半湿润,海绵,城市,半干旱,防渗,机理。

半湿润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康嘉奇,戈晓宇[1](2019)在《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以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绿地在调蓄城市雨洪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半湿润地区的海绵绿地具有显着特征,总结其设计方法可为风景园林行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的建设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以保障绿地的基本功能和消减绿地内外部径流为前提,将半湿润地区降雨特征作为研究基础,提出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的设计方法。针对绿地内部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体系,利用Xpdrainage软件对场地开发前、后进行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排放过程的情景模拟,对比分析二者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结论:1)在不同重现期降雨量下,滨湖东路绿地调蓄雨水径流作用显着;2)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在设计时须利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模拟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9年08期)

纪秀娟,张景奇[2](2019)在《北方半湿润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中国南北方海绵城市建设差异,以沈阳市为例找出适合北方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方法]通过遥感解译、空间分析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从降水与城市下垫面性质、海绵工程效用、海绵城市成本收益以及公众认知与参与度4个角度来分析沈阳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阻碍。[结果]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不透水面激增,海绵工程匹配度低,海绵工程成本高收益缓以及公众参与度低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结论]海绵城市建设应该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要在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吸引人口人才流入以及财富增值,拉动投资方面发挥作用,为此,要提高公众海绵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对新老城区进行差别化治理,并从政策上保障海绵工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的可持续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陶兴林,刘明霞,朱惠霞,胡立敏[3](2018)在《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或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谢博艺[4](2018)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极其不均匀,体现在旱期、非汛期、汛期等阶段,研究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蓄满产流或者超蓄产流、超渗产流等方面论述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流的过程机理,从坡地汇流、河网汇流等方面论述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汇流的过程机理。(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姜海玲,秦旭升,陈智文,杜会石[5](2018)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景观演变与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地表景观极为敏感、脆弱,科尔沁沙地东缘是典型样区。以该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5—2015年Landsat影像面向对象解译数据,借助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该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东缘景观类型主要以旱田、缓起伏沙地、林地等为主,1975—2015年,建筑用地和盐碱地面积增长明显,涨幅分别为134. 58%、176. 84%,草地和湿地呈减少趋势;该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结构趋于复杂,旱田、草地、盐碱地、缓起伏沙地等景观优势逐渐下降,而建筑用地、林地、水域、湿地、灌草丛沙丘地等景观优势作用逐渐提升;从数理统计角度来看,该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格局演变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0期)

孔凡丹,张作合,王振芬[6](2018)在《辽宁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辽宁省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变化特征,以辽宁省56个站点1954—201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对该地区的ET_0进行推算;并利用干旱指数综合分带法,将辽宁省分为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并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分别选择4个气象站,对其ET_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多年平均ET_0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该趋势不明显,倾向率仅为-0.000 1 mm·10 a;全省1954~2016年日均ET_0的多年平均值为2.382 mm,日均ET_0在(2.380±0.300)mm的范围内波动。8个站点中喀左站、朝阳站、康平站、桓仁站、沈阳站和鞍山站ET_0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阜新站和大连站呈显着上升趋势。对ET_0的年际变化影响较显着的气象因素是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5期)

邓元倩,李致家,刘甲奇,张汉辰[7](2018)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地区汉江流域、渭河流域、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等15个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流域为例,分析了各流域的P+P_a-R相关关系,并对其产流规律的区域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汉江、渭河、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的P+P_a-R相关图后半部分与45°直线的夹角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大多数子流域为混合产流,大部分流域的P+P_a-R相关图的后半部分与45°直线有一定的夹角,其中志丹流域和杏河流域超渗产流占主导,P+P_a-R相关图较一致,但均严重偏离45°线。(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朱满满[8](2018)在《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防渗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墓葬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渗漏是其主要的环境地质病害。地下水的存在对古墓的安全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文物安全工作永远是零起点,故必须采取安全的适用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防渗措施。目前,一般采用堵、截、排的治理原则来治理古墓遗址渗水的问题,但还未形成专门研究和系统的成果。本文针对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渗水机理和防渗治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前人对于古墓渗水的治理成果及古墓防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面调查分析古墓的价值,建筑形制及病害,为制定安全正确的古墓防渗方案提供参考。建立古墓防渗工程综合系统,主要包括:古墓病害勘察、古墓渗水机理分析、古墓稳定性评价、提出防渗方案设想并进行论证、施工图设计、防渗工程施工原则、复旧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提出古墓防渗工程主要从墓顶防渗措施、四周防渗措施以及墓底防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将常用于土质堤坝防渗的高聚物防渗帷幕应用到古墓防渗工程中,分析其相对水泥砂浆帷幕的优势,针对古墓保护特殊性,对高聚物防渗帷幕进行改进,理论计算防渗帷幕插入深度,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分析施工机械对古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3)以河南淮阳刘崇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工程实例,通过对其水文地质环境、病害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其渗水机理,并将综合防治方案应用于其防渗设计,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综上所述,本文全面研究了古墓价值及建筑形制,分析了古墓病害及成因机理,建立了古墓防渗综合系统及古墓防渗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高聚物防渗帷幕在古墓中的应用及改进措施,研究成果对类似古遗址防渗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吴红雨,张双根[9](2017)在《地貌瞬时单位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地貌瞬时单位线结合了新安江蓄满产流模型,引入河网总入流作为产流和河道汇流的连接点,建立了适用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新安江-GIUH模型,并针对淮河源头大坡岭子流域进行模拟.通过日径流和次洪模拟,验证了地貌瞬时单位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适用性,并对模拟精度较差的洪水进行了误差分析.(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杜蒙,贾树海,丁青坡,苑喜军[10](2017)在《内蒙古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土壤系统分类及参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内蒙古温带半湿润地区为样区,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分析及查阅地区相关土壤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5个典型剖面,依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叁版)》(以下简称第叁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建立原则与标准(试用稿)》,对5个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分类,共划分了3个土纲、3个亚纲、4个土类和4个亚类,同时建立了查木罕系等5个土系。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对采样点土壤剖面进行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半湿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中国南北方海绵城市建设差异,以沈阳市为例找出适合北方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方法]通过遥感解译、空间分析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从降水与城市下垫面性质、海绵工程效用、海绵城市成本收益以及公众认知与参与度4个角度来分析沈阳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阻碍。[结果]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不透水面激增,海绵工程匹配度低,海绵工程成本高收益缓以及公众参与度低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结论]海绵城市建设应该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要在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吸引人口人才流入以及财富增值,拉动投资方面发挥作用,为此,要提高公众海绵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对新老城区进行差别化治理,并从政策上保障海绵工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的可持续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湿润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康嘉奇,戈晓宇.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以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J].风景园林.2019

[2].纪秀娟,张景奇.北方半湿润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9

[3].陶兴林,刘明霞,朱惠霞,胡立敏.高海拔半湿润地区紫叶莴笋全膜垄沟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8

[4].谢博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产汇流过程机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8

[5].姜海玲,秦旭升,陈智文,杜会石.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景观演变与驱动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

[6].孔凡丹,张作合,王振芬.辽宁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演变规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7].邓元倩,李致家,刘甲奇,张汉辰.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J].水电能源科学.2018

[8].朱满满.半湿润地区土质地层古墓葬防渗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8

[9].吴红雨,张双根.地貌瞬时单位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

[10].杜蒙,贾树海,丁青坡,苑喜军.内蒙古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土壤系统分类及参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以及部分半湿润中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布图中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分布图湿润半湿润地区农业水权转让影...半湿润地区草原火概率分布图半湿润地区2050年草原火概率的...

标签:;  ;  ;  ;  ;  ;  ;  

半湿润地区论文_康嘉奇,戈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