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网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泉州市网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郭淑彤(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17)

摘要:网球是世界上四大绅士运动项目之一,在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同时,更能培养参与者良好的意志品质,随着网球动在国内外的普及。泉州市网球运动蓬勃发展,无论是网球基础设施上还是网球人口都有在不断增长,但是总体水平还很落后,很多方面还无法达到日益增长的网球人口的需求。为了了解泉州市网球运动现状,本文采用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泉州市网球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比赛组织情况及网球运动参与者的社会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网球运动参与者的社会特征为年龄分布较广、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数在本科及以上学历、以高收入群体为主、网球专项学生,事业单位工作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占大多数。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网球场馆还是比较缺乏,业余比赛较少,教练员缺口很大。由此提出建议几点建议,即应该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网球文化的宣传。

关键词:泉州网球运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9-001-01

1引言

网球英文名称tennis。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它在法国被孕育出来,在英国诞生,在美国开始普及并形成高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打于双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近几年中国网球运动员在世界各大赛事取得很多不错的成绩,网球也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已经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沿海地区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和那些地方相比泉州市网球运动的发展还很滞后。对此,本人对泉州市的部分网球运动参与者进行调查访谈得知:现在泉州市拥有37片网球场地,其中室内只有6片,还有些场地不对外开放,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网球爱好者的需求,而场地是网球运动开展最重要的基础。另外在此次调查中还发现了网球运动在泉州市发展中存还在着一系列其它问题,所以此次问卷调查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泉州市网球运动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为泉州市网球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参考,希望以后泉州市网球运动参与者和运动爱好者,能有充足的场馆打球,能有专业的教练去教,能科学合理的去打球。如今在泉州市喜爱网球和打网球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打网球的氛围也越来越好。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的土地面积11220.5千方千米。管辖4区5县。人口多达654.62万(未含金门县)。泉州为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在种种优势下泉州市经济迅速地发展,这也为今后泉州市网球运动蓬渤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网球场地及相关设施

开展网球运动场地是重要因素之一,经过走访调查见(表1),泉州市网球场共有37片,其中室内网球场6片、室外网球场31片。网球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高校和一些新建的小区,由此可以看出网球场馆的总体数理还是比较缺乏。室内场地尤其缺乏,遇到下雨天就不利于网球运动的开展。其次,网球场地设施的损坏使场地缺乏更严重,比如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黎明大学、美泰公园等网球场网柱破损、球网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另外场地也有凹凸不平或者出现裂痕等情况;;因此场地的缺乏和场地的破损对泉州市网球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针对这种现象,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对网球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提供较好的保护措施,为网球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3网球运动参与者学历特征

不同文化程度的社会公众的体育意识也有一定差异,通过随机抽查显示(表3),泉州市网球运动参与者86%是本科学历,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占8%,而大学专科以下只占抽查比例的6%。这表明绝大部分网球参与者受教育程度很高,另外通过与网球运动参与者交谈,发现越是学历层次高的人越重视体育锻炼,对网球文化也比较了解。网球文化是指观赏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的思维形态和行为方式的凝结,同时网球运动对运动理论、技战术要求比较高。

4网球运动参与者职业特征

许多人认为只有社会上层的精英才参与网球运动,认为参与这活动通常需要得体的服饰、精良的装备、以及具有表现力的活动方式等等。因此我们对网球参与者的职业进行了调查,个体、自由职业者参与网球人数仅占4%,由此可以看出网球运动在泉州市依然属于社会上层的休闲活动的专利。

5竞赛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泉州市每年举行的网球比赛的赛事有:聚龙小镇杯、宝珊花园杯、国际女子循环赛、泉州市运动会、高校教师杯。比赛的项目设有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双。总体来说泉州市球赛事的举行开展相对较为丰富,为网球爱好者们提供了比赛机会,但是有规模的网球比赛大部分都限制参赛人,而所有人都能报名参加的也就两次比赛(聚龙小镇杯、宝珊花园杯),这对于十分热爱网球的业余选手们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参与的热情。赞助单位也只能通过赞助这种业余比赛作为宣传的一个小部分,因此投入的资金也有限,这也是泉州市业余网球比赛每年举办次数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6结论与建议

6.1网球基础设施缺乏网球场地设施和场馆是开展网球运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网球设施的缺乏以及场地的不足阻碍了泉州市网球运动发展。

6.2参与者动机多样化及参与者的社会层次广泛。网球运动参与者动机包括学习职业技能,强身健体,以及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参与者的社会特征为年龄分布较广、文化程度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以高收入人群为主、事业单位工作者和公司管理人员占较大比例。

6.3网球赛事举办相对较少有规模的网球比赛大部分都限制参赛人,而所有人都能报名参加的也就两次比赛。

参考文献

[1]朱征宇,陈祺,谭冬平.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徐家伟.普通高校中开展“短网”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体育世界,2007(11)

[3]蒋伟浩.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4]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及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5]王文丽.体育消费特征对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影响研究[J].中国商贸,2011.

标签:;  ;  ;  

泉州市网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