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

论文摘要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保护区。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等盛誉,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两栖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生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桥梁。为更新福建武夷山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了解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和海拔分布特征,本课题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结合历史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调查共记录到两栖动物1100只,隶属2目8科1 8属27种。福建大头蛙(Limnonectes fujianensis)、阔褶水蛙(Hylarana latouchii)、中华蟾餘(Bufo gargarizans)为当地优势种。多样性(H=2.498)程度较高,分布也相对均匀(J=0.758)。地理区系以东洋界物种(96.3%)占主体。生态类型多样性较高,5种生态类型(静水型、溪流型、陆栖静水型、陆栖溪流型、树栖型)都存在,但以溪流型(33%)和陆栖静水型(30%)为主。(2)保护区内海拔300-1899 m均有两栖动物分布,其中大部分物种分布在海拔1600 m以下,小部分物种海拔分布跨度较大。垂直分布呈现偏向低海拔的单峰分布格局。相邻海拔带间相似度更高,在海拔400 m和1200 m左右出现了两次较大的物种更替,高低海拔物种组成差异明显。(3)调查共记录到爬行动物143只,隶属1目1 1科30属38种,其中蓝尾石龙子(Plestiodon elegans)、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和福建绿蝮(Viridovipera stejnegeri)为当地优势种。爬行动物的多样性(H=2.865)丰富,均匀度(J=0.788)也较高,地理区系较为简单,以东洋界种(84.2%)占优势。爬行动物5种生态类型(住宅型、灌丛石隙型、水栖型、林栖傍水型、树栖型)全部存在,但灌丛石隙型(53%)物种超过一半。(4)保护区内海拔200-1599 m均有爬行动物分布,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偏向中海拔的单峰分布格局,绝大多数物种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700-799 m是物种分布最多的海拔段。低海拔段物种更替情况比较明显,中海拔段之间物种相似性水平较高,物种组成较为稳定,同时相邻和相近海拔段的相似性较高。另外,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生态位和海拔分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存在部分海拔分布和生境相似程度很高物种。(5)本地区部分两栖爬行物种垂直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36种有海拔分布记录的两栖动物物种中,有11个物种的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有差异;68个有海拔分布记录的爬行动物物中,6个物种的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有一定差别。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福建武夷山独特气候和地势、植被类型、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记录设备的数据精确性等都可能会对物种分布造成影响。(6)福建武夷山目前记录的两栖动物有2目9科23属40种,爬行动物有2目18科52属78种,两类动物物种多样性在全省和全国占比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爬行动物资源比两栖动物资源丰富,但是G-F指数两栖动物(0.523)比爬行动物(0.507)大,说明两栖动物分化程度较小,物种间亲缘关系更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发展
  •     1.1.1 国外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     1.1.2 国内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   1.2 武夷山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     2.1.1 自然概况
  •     2.1.2 气候
  •     2.1.3 水文水系
  •     2.1.4 生物资源
  •   2.2 调查方法
  •     2.2.1 样线法
  •     2.2.2 鸣声识别法
  •     2.2.3 访问辅助调查
  •   2.3 物种鉴定和区系及生态类型确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资源量等级
  •     2.4.2 优势种确定
  •     2.4.3 丰富度分析
  •     2.4.4 多样性分析
  •     2.4.5 均匀度分析
  •     2.4.6 G-F指数分析
  •     2.4.7 相似性分析
  •     2.4.8 海拔分布格局分析
  •     2.4.9 聚类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两栖动物多样性
  •     3.1.1 物种组成
  •     3.1.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3 区系分析
  •     3.1.4 生态类型多样性
  •     3.1.5 G-F指数分析
  •   3.2 两栖动物垂直分布格局
  •     3.2.1 两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     3.2.2 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     3.2.3 不同海拔两栖类群落相似度比较
  •     3.2.4 两栖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聚类分析
  •     3.2.5 基于海拔分布的两栖动物聚类分析
  •   3.3 爬行动物多样性
  •     3.3.1 物种组成
  •     3.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3 区系分析
  •     3.3.4 生态类型多样性
  •     3.3.5 G-F指数分析
  •   3.4 爬行动物垂直分布格局
  •     3.4.1 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
  •     3.4.2 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     3.4.3 不同海拔爬行类群落相似度比较
  •     3.4.4 爬行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聚类分析
  •     3.4.5 基于海拔分布的爬行动物聚类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G-F指数
  •   4.2 资源量分析
  •   4.3 两栖爬行动物垂直分布及格局的探讨
  •   4.4 保护建议
  •   4.5 创新和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豆豆

    导师: 周晓平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多样性,垂直分布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Q958.1

    总页数: 93

    文件大小: 4834K

    下载量: 55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02)
    • [2].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 2020(02)
    • [3].安徽省两栖爬行动物名录修订[J]. 生物多样性 2019(09)
    • [4].中国关键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J]. 生物多样性 2017(03)
    • [5].寻觅两栖爬行动物[J]. 环境 2016(03)
    • [6].关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保护两栖爬行动物[J]. 大自然 2013(03)
    • [7].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名录[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8(01)
    • [8].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J]. 动物学杂志 2019(06)
    • [9].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与保护建议[J]. 热带林业 2020(01)
    • [10].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J]. 四川动物 2016(03)
    • [11].博物馆系统单位如何在两栖爬行动物异地保护中发挥自身作用[J]. 黑龙江史志 2014(13)
    • [12].两栖爬行动物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1)
    • [13].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J]. 四川动物 2009(01)
    • [14].《云南两栖爬行动物》出版[J]. 动物学研究 2008(03)
    • [15].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20(04)
    • [16].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J]. 四川动物 2016(04)
    • [17].如何用“科学摄影”拍好两栖爬行动物?[J]. 知识就是力量 2016(09)
    • [18].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 四川动物 2013(01)
    • [19].深圳市区域绿道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评估[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2)
    • [20].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J]. 生物多样性 2013(05)
    • [21].重庆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22].广西田阳敢壮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J]. 林业调查规划 2008(02)
    • [23].湖南农业大学校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3)
    • [24].两栖爬行动物的高海拔适应性演化:现状与展望[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04)
    • [25].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J].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3)
    • [26].三江源国家公园 两栖爬行动物考察纪行[J]. 大自然 2019(01)
    • [27].两栖爬行动物两性大小异形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3(11)
    • [28].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 动物学杂志 2009(06)
    • [29].广州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及生态初探[J]. 畜禽业 2018(12)
    • [30].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J]. 四川动物 2018(01)

    标签:;  ;  ;  ;  ;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