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张本青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张本青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各个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展市场,不断承接新项目,引进一批批新的施工外协队伍进场。随着素质不高的大量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又加之施工工期较为紧张,无形中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触电、高处坠落、坍塌、起重伤害、火灾、透水等类型安全事故接连不断。企业作为施工主体,也在时时刻刻地抓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每个项目的施工主体都设置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这些安全管理机构和安监人员为项目的安全生产不辞辛劳地工作在现场第一线,但如今大多数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仍未见到显著成效。习惯性违章、违规现象,屡改屡犯,未能得到有效整治,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给施工企业和一线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即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由于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等造成相关的房屋建筑中出现各种危险事故,因此也被称为人为性失误。对人为因素进行更为精细的分类,可以明显的发现其存在一些两种区别——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记错数据或者记错施工图等原因,出现的各种失误性行为,即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行为被称为随机失误;由于员工个人技能储备不足、个人性格等原因而造成的在工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这一类问题是比如会出现的,因此被称为系统失误。不论是随机失误亦或是系统失误,在根本原因上都是由人为造成的各种问题进而引发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导致各类重大危险性问题的出现。

1.2机械因素

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机械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大型机械设备,例如塔吊、起重机、打桩机等,这类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造成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的质量、维修和报废三个方面。机械设备的质量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施工安全性能,所购买的机械设备质量不过关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几率。此外,工程施工需要按时检修机械设备,对存在故障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避免在施工中发生事故。目前在施工中还存在使用报废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的现象,已报废的机械设备说明安全已不受保障,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对机械设备质量进行把关。

1.3建筑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因素对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选取、存放以及使用都是潜在的安全风险源。建筑材料如果质量不过关,那么就极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另外,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对建筑材料的不正当使用将埋下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可以确保整体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相应的建设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保障员工、居住者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中,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检查制度等,对不同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制度进行学习与借鉴,从而建立符合建筑企业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施工人员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有据可依,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对日常的施工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而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在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建设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并提高处罚力度,从而规避建筑企业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2.2提升安全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安全的现实意义。施工方如果不按照合同履行自身职责,导致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淡薄,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上升。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杜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对于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在施工现场宣传安全施工理念与知识。可以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同时,也能够明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树立现代化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开展安全教育,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于新员工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保障其满足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2.3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建设企业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当前施工条件进行不断改善。比如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可以加强BIM虚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于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可视化模型找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利用BIM虚拟施工技术进行碰撞检测,防止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开展,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安全责任制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保障各级人员都能够切实履行安全职责。由监测单位分发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施工,确保相关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2.4加强风险源的控制

对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有效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对风险源的控制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才能保障对风险源的预测和防范。施工中存在较为容易预测的风险源,但部分风险源不可预测。因此,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风险排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调查,将安全风险意识牢记于心,有效控制风险源,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结语

在现场生产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设备使用的保养和安全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大型机械操作设备和特种设备进行抽检,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应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和预防措施,只有时刻铭记安全,警钟常鸣,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熊海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5):140.

[2]冯帆.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3.

[3]郎丰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102.

[4]徐炜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22):251-252.

[5]郑旭.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居舍,2018(15):150.

标签:;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张本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