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研究

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自由能模型因其可以解决界面追踪问题、恢复Cahn Hilliard方程、满足局部质量和动量守恒以及具有坚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等特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原始的自由能模型在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引起数值模拟的不稳定性。此外,当两相界面附近存在较大的密度梯度时,原始的自由能模型不满足伽利略不变性。针对该问题,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几种基于自由能模型的改进模型。其中,Z-S-C(Zheng-Shu-Chew,Z-S-C)多相流模型无需其它附加项就能够完全恢复Cahn Hilliard方程并且满足伽利略不变性。此外,Z-S-C模型的平均密度变化小,所以该模型非常稳定和高效,更重要的是其能模拟密度比达1000的多相流问题。Z-S-C模型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然而,由于Cahn Hilliard方程中存在扩散项和对流项离散引起的数值耗散,使得Z-S-C模型中各相的质量不能完全守恒。另外一方面,在Z-S-C模型的化学势和宏观速度都涉及到相序参数梯度的计算,这些梯度的计算精度在多相流模拟中尤为重要。在多相流模型中,常采用中心差分方法计算数值梯度且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很少受到质疑。然而,在大密度比的扩散界面方法中,中心差分方法(CDM)计算的结果可能与理论解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可能影响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综上所述,虽然基于自由能模型的多相流模型数值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模型中存在的大密度比和质量守恒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基于原始Z-S-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入质量修正方法来解决原始Z-S-C模型的质量损失问题,并且采用高阶差分方法(HDM)来提高其计算精度。本文通过Laplace定律、静态流中的气泡、双气泡合并和单气泡上升几个测试案例来验证改进模型的计算性能。模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和以往的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提出的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具有以下优势:(1)在原始Z-S-C模型引入HDM,所有测验案例中,HDM计算的数值模拟结果比CDM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从而提高了原始模型的计算精度;(2)无论是对静态流中的单气泡,还是具有动态流动特性的气泡合并和具有复杂变形运动特性的气泡上升案例进行模拟,在所有测验案例中,将质量修正方法引入到原始Z-SC模型,气泡的质量都得到很好的守恒,解决了原始模型中的质量损失问题;(3)在单气泡上升的数值模拟中,将改进模型模拟得到的Re数和气泡终端形状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以及其它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改进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此外,当Re数较小时,与其它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模拟的结果更好;(4)在改进模型模拟的所有案例中,两相的密度比为1000时,数值稳定性都非常好,保留了原始Z-S-C模型具有大密度比和数值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势。综上所述,本文改进模型因其在多相流模拟中具有高精度、质量守恒和大密度比等优势,有望在较为普遍的复杂流体系统中得到可靠的应用并取得好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2章 晶格Boltzmann方法的基本理论
  •   2.1 基本演化方程
  •   2.2 平衡态分布函数
  •   2.3 宏观方程的推导
  •   2.4 边界条件
  •     2.4.1 反弹边界格式
  •     2.4.2 周期边界格式
  •     2.4.3 非平衡外推边界格式
  •   2.5 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
  •     2.5.1 多相流基本模型
  •     2.5.2 Z-S-C模型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
  •   3.1 中心差分和高阶差分
  •     3.1.1 中心差分及其误差分析
  •     3.1.2 高阶差分数值方法
  •     3.1.3 高阶差分的误差分析
  •   3.2 质量守恒修正方法
  •   3.3 小结
  • 第4章 改进模型的性能校验
  •   4.1 Laplace定律
  •   4.2 静态流中的单气泡
  •   4.3 气泡合并
  •     4.3.1 双气泡合并现象
  •     4.3.2 质量守恒分析
  •     4.3.3 多气泡合并现象
  •   4.4 单气泡上升
  •     4.4.1 Re数计算精度分析
  •     4.4.2 质量守恒分析
  •     4.4.3 气泡终端形状的比较
  •     4.4.4 气泡上升的影响因素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其他获奖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燕雁

    导师: 张超英,覃章荣

    关键词: 晶格方法,高阶差分,质量守恒,大密度比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

    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O359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4427K

    下载量: 61

    相关论文文献

    • [1].颗粒黏度模型对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超密相颗粒流动行为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20(11)
    • [2].多相流模型模拟熔融还原炉内流体流动[J]. 过程工程学报 2009(S1)
    • [3].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的空泡数值模拟[J]. 船海工程 2015(01)
    • [4].垂直多相流模型的建立及计算[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6)
    • [5].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的空气喷涂喷雾流场模拟[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6(05)
    • [6].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在多相流中的应用[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7(05)
    • [7].基于多相流模型的纳米流体在水平细圆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09)
    • [8].七方程可压缩多相流模型的HLLC格式及应用[J]. 力学学报 2012(05)
    • [9].数值模拟喷射夹角对VIGA制粉雾化过程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0].电除尘器气流分布仿真研究[J]. 科技广场 2014(04)
    • [11].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多维模拟模型比较[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10)
    • [12].多相流理论在固定床CFD计算中的应用[J]. 燃料与化工 2016(03)
    • [13].新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模拟研究[J]. 山西焦煤科技 2016(07)
    • [14].双入介圆筒-圆锥-圆筒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模拟研究[J]. 煤炭技术 2016(10)
    • [15].散货船尾气弥散现象数值模拟研究[J]. 船舶工程 2019(05)
    • [16].耙吸挖泥船耙头内流场分析与优化[J]. 水运工程 2017(05)
    • [17].电石渣提纯用水力旋流器的设计及优化[J]. 矿山机械 2015(04)
    • [18].非稳态超空泡流动的数值模拟[J].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1)
    • [19].考虑空化效应的制退机流场数值模拟[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06)
    • [20].水下超高速运动体人工通气流动过程研究[J]. 四川兵工学报 2014(06)
    • [21].焦炉煤气脱硫吸收塔两相流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J]. 现代化工 2011(06)
    • [22].欠平衡钻井随钻储层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23].机动车加油管注油过程的Workbench Fluent仿真[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4].基于多孔介质加氢裂化反应器多相流数值模拟[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2(02)
    • [25].冷热原油顺序输送过程混油浓度的数值模拟[J]. 油气储运 2010(10)
    • [26].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性研究[J]. 才智 2013(09)
    • [27].螺旋孔电解加工多物理场耦合机理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5)
    • [28].粗糙度对离心泵泥沙磨损特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8)
    • [29].海底管线天然气泄漏过程数值模拟[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30].竖直管中流体差异引起的混合特性研究[J]. 石油机械 2014(03)

    标签:;  ;  ;  ;  

    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