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15年青藏高原低涡降水特征分析

1979~2015年青藏高原低涡降水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长期特征,利用1979~2015年高原低涡数据集、依照高原低涡降水范围,匹配高原各站逐日降水信息,对高原低涡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低涡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大值中心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呈向东南凸出递减分布,并以夏季低涡降水为主,全年和夏季高原低涡降水量与总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安多站高原低涡降水呈下降趋势,但对年降水的平均贡献率高达三成;那曲站与托托河站高原低涡降水在总体上却呈上升趋势,递增率分别为0.2 mm/a和0.7 mm/a,其中那曲低涡频数与低涡降水强度的正相关系数达0.66,而托托河低涡降水占总降水的百分比却呈下降趋势。高原低涡日降水量等级主要以小雨为主,但中雨却是低涡降水量的主要贡献者。趋势分析发现高原低涡降水递增中心位于青海北部,递增率达到0.9 mm/a,次中心在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沿线地区;同时,高原低涡引发小雨降水基本呈全区一致增加趋势,中心位于西藏东北部和青海西南部地区;中雨降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西藏西南部、青海地区以及四川西部,其中青海南部存在较为明显上升中心区,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西藏北部和东部。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高原低涡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1 高原低涡基本特征
  •   3.2 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   3.3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   3.4 降水不同量级对比
  •   3.5 降水空间变化趋势
  • 4 总结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全思航,朱克云,任景轩,张明俊,张杰

    关键词: 高原,低涡降水,时空分布,降水量级

    来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78127部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537214~~

    分类号: P426.6

    页码: 105-115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448K

    下载量: 158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3)
    • [2].青藏高原低涡及其大尺度环流影响研究的回顾[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02)
    • [3].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的初步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01)
    • [4].青藏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及其活动特征[J]. 高原气象 2019(01)
    • [5].基于客观识别技术的高原低涡近30 a气候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6].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03)
    • [7].高原低涡切变类的降水成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9(08)
    • [8].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J]. 高原气象 2009(01)
    • [9].基于气象卫星的青藏高原低涡识别[J]. 应用气象学报 2019(03)
    • [10].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03)
    • [11].1998年夏季两例青藏高原低涡结构特征的比较[J]. 高原气象 2010(06)
    • [12].移出高原后长生命史高原低涡在不同移动路径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差异[J]. 气象 2018(02)
    • [13].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强降水过程的数值试验[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06)
    • [14].1979—2016年青藏高原低涡的变化特征研究[J]. 暴雨灾害 2018(02)
    • [15].青藏高原夏季地面热源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高原低涡生成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16(01)
    • [16].青藏高原夏季地面感热通量与高原低涡生成的可能联系[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02)
    • [17].1979—2013年ERA-Interim资料的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 2015(05)
    • [18].青藏高原低涡群发性与10~30天大气低频振荡关系的初步研究[J]. 高原气象 2010(05)
    • [19].一次高原低涡切变东移引发的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03)
    • [20].近30年夏季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06)
    • [21].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中层环流特征[J]. 高原气象 2015(06)
    • [22].高原低涡与OLR、风场的气候变化及低频信号特征[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5)
    • [23].一类青藏高原低涡异常路径的环境场分析[J]. 高原气象 2018(03)
    • [24].盛夏高原涡生成频数与初夏大气环流背景场的关系[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5].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9)
    • [26].敦煌地区“6·16”暴雨的热力和动力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13(01)
    • [27].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04)
    • [28].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持续活动的典型个例分析[J]. 高原气象 2016(01)
    • [29].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03)
    • [30].高原涡东移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04)

    标签:;  ;  ;  ;  

    1979~2015年青藏高原低涡降水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