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流体论文_罗小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性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磁性,纳米,液体,磁场,热辐射,速度。

磁性流体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红[1](2019)在《热辐射和磁场对纳米磁性流体自然流动影响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磁性流体是一类特殊的纳米流体,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信息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纳米磁性流体逐渐成为辐射磁流体力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热辐射和磁场对纳米磁性流体流动与传热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26期)

封士彩,郭兰中[2](2018)在《密封间隙内纳米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相对运动速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性流体动密封液体中,不相溶的两液体相对运动速度是影响其界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流体运动理论,结合MATLAB仿真,确定了两液体沿旋转轴径向速度分布规律和相对运动速度差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相对运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是磁性流体的屈服应力、粘性系数、非牛顿影响系数、旋转轴转速和径向半径,其中非牛顿影响系数和转速最明显,而轴径影响很小;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相对运动速度差沿轴径呈抛物线分布,说明应用于密封液体的磁性流体具有相应的表观粘度,就能达到与被密封液体的相对运动速度差在界面稳定的阈值范围内。这对深入研究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的界面稳定性判据及外加磁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武倩,张世忠,刘慧勇,洪若瑜[3](2018)在《纳米磁性流体的制备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磁性流体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纳米磁性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以纳米磁性流体的稳定性、磁性能等为考察的重点,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评价与展望。化学共沉淀法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所得纳米磁性流体稳定性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但需解决制得的纳米磁性颗粒易团聚的问题。氟醚油基纳米磁性流体与其他油基纳米磁性流体相比,耐高温等性能更优,可以用于苛刻环境下的润滑、密封,将成为纳米流体制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无毒、单分散、稳定的水基纳米磁性流体因在磁共振造影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德才[4](2018)在《磁性流体的理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液体是由纳米级的磁性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基载液中而形成的稳定的胶体溶液。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磁性液体同时具有磁性和流动性,这种特性使得它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对磁性液体的流变特性、界面不稳定性、浮力特性等特殊性质进行了介绍,报告了磁性液体应用的现状,对磁性液体在密封方面的应用做了重点阐述,不仅概括了常规磁性液体密封,还对新型磁性液体密封进行了调研,包括耐高压磁性液体密封、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密封液体介质的磁性液体密封、耐高低温、高线速度的磁性液体密封、耐超高真空的磁性液体密封、耐腐蚀磁性液体密封等,最后对磁性液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20)

封士彩[5](2017)在《纳米磁性流体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磁性流体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智能化液体功能材料,它在外磁场作用下可以被控制、定位、定向和移动,是唯一一种真正具有工业实用价值的液体磁性材料。简要论述了纳米磁性流体的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纳米磁性流体在密封、润滑、阻尼、传感、研磨、抛光、矿物分选、生物医学、油水分离和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发展方向,指出纳米磁性流体的应用理论以及工程实际应用等许多方面有待开发和深入研究,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7年21期)

封士彩[6](2017)在《纳米磁性流体非牛顿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磁性流体是由磁性颗粒、载液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一种胶体溶液。理论分析表明磁性流体可以看成是受着与牛顿流体不同的本构方程控制;试验分析表明磁性流体在磁场中属于非牛顿流体中塑性假塑性流体,即塑性剪切稀化流体,不同于普通的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也不同于通常的两相流。这对磁性流体应用中的动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20期)

黄波,李鹏,阚侃,付东,张晓臣[7](2017)在《石墨烯改性对磁性流体导热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石墨烯对磁性流体进行改性,同时对磁粉进行表面修饰,以增强磁粉与石墨烯的相容性。利用石墨烯优异的热学性能,来提高磁性流体的导热性。(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7年09期)

曹孟菁[8](2016)在《磁性流体微尺度流动规律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流体是一种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且对磁场敏感的液体,因其具有特殊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润滑、密封、研磨、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因此研究磁性流体的流动行为对于工程流体力学、功能性的体内磁性粒子的生物应用以及对于认识一些在力场下流体流动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液体微尺度流动研究工作的大量展开,部分学者对磁性流体在微尺度下的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磁性流体的密度、粘度、聚集等情况的理论研究,而对其在微尺度下的非线性流动特征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很少,对其认识尚未明确。因此本文以微尺度圆管流动实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外加径向磁场作用下磁性流体在管径为50-200微米圆管中的流动规律进行实验研究,揭示在微尺度下磁性流体非线性流动特征的根本原因。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流动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其对实验误差的分析,验证实验手段和实验仪器的精确性,进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采用材料化学方法制备出了粒径均一、分散较好的具有铁磁性的PAA/Fe3O4磁性微球,并采用改性StOber方法对磁性PAA/Fe3O4微球进行包覆,合成了具有良好分散性和均一性的铁磁性PAA/Fe3O4@SiO2磁性颗粒。在此基础上,以丙叁醇为基液合成了不同浓度的具有顺磁性PAA/Fe3O4@SiO2磁性液体。(3)通过改变外加径向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性流体的浓度、管径的大小和管壁的润湿性研究了磁性流体在外加径向磁场的水平圆管中的平均流速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雷诺数Re约为1.4×10-4为临界值来判据磁性液体在受到外加径向磁场力的微圆管中流动时是否出现非线性流动特征。(4)从考虑磁性力引起的体积力、磁性流体的微可压缩性和外加径向磁场力的作用使磁性悬浮液体的粘度发生改变等方面,对磁性流体在微圆管中流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出了外加径向磁场力的作用使磁性液体的粘度发生变化是导致磁性液体在受到其作用时产生非线性流动特征的根本原因。(5)以雷诺数Re约为1.4×10-4为临界值建立了考虑磁性力引起磁性颗粒不均匀分布的粘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磁性力引起粘度改变的速度模型,通过与实验进行对比,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分析验证了此模型能够反映磁性流体在微尺度下非线性流动特征。(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8)

刘晓红,赵东林,姚冉冉,白涛,唐劲天[9](2016)在《超顺磁纳米Fe_3O_4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在交变磁场中的发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两步法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对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稳定的Fe_3O_4油基磁性流体。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油酸修饰后的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的形貌、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之间的团聚,同时使油基磁性流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发热性;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66.35 A·m2/kg,剩余磁化强度为0,具有超顺磁性;在外加交变磁场下,纳米Fe_3O_4油基磁性流体在20 min时,发热温度可达55.9℃。(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张均成,王婷,邱志明,贾若琨[10](2015)在《纳米SiO_2/Fe_3O_4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SiO_2类流体中的SiO_2纳米粒子为"核",采用化学镀法将使用共沉淀法合成的Fe_3O_4镀覆到纳米SiO_2类流体上,得到新型的纳米SiO_2/Fe_3O_4磁性流体。采用振动磁强计(V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TGA)等对新型的纳米SiO_2/Fe_3O_4磁性流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流体保持了纳米类流体在常温下液体的可流动性,粒径为230 nm,磁性流体的电导率为2.66×10~(-5)S/cm,饱和磁场强度为2.56 emu/g。在保证纳米类流体特性的情况下,成功赋予了纳米SiO_2类流体磁性功能,并且自身电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磁性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磁性流体动密封液体中,不相溶的两液体相对运动速度是影响其界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流体运动理论,结合MATLAB仿真,确定了两液体沿旋转轴径向速度分布规律和相对运动速度差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相对运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是磁性流体的屈服应力、粘性系数、非牛顿影响系数、旋转轴转速和径向半径,其中非牛顿影响系数和转速最明显,而轴径影响很小;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相对运动速度差沿轴径呈抛物线分布,说明应用于密封液体的磁性流体具有相应的表观粘度,就能达到与被密封液体的相对运动速度差在界面稳定的阈值范围内。这对深入研究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的界面稳定性判据及外加磁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性流体论文参考文献

[1].罗小红.热辐射和磁场对纳米磁性流体自然流动影响的研究现状[J].河南科技.2019

[2].封士彩,郭兰中.密封间隙内纳米磁性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相对运动速度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8

[3].武倩,张世忠,刘慧勇,洪若瑜.纳米磁性流体的制备与应用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18

[4].李德才.磁性流体的理论及其应用[C].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2018

[5].封士彩.纳米磁性流体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7

[6].封士彩.纳米磁性流体非牛顿特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7

[7].黄波,李鹏,阚侃,付东,张晓臣.石墨烯改性对磁性流体导热性能的影响[J].化学工程师.2017

[8].曹孟菁.磁性流体微尺度流动规律实验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

[9].刘晓红,赵东林,姚冉冉,白涛,唐劲天.超顺磁纳米Fe_3O_4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在交变磁场中的发热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张均成,王婷,邱志明,贾若琨.纳米SiO_2/Fe_3O_4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有限高光子晶体平板的“赝禁带”结构不同Fe3O4含量PAO-2基磁性流体双层包覆Fe3O4磁性流体的时间...含量为10%的石蜡油基磁性流体...(a)平行磁场作用下磁流体薄膜的磁链...基磁性流体的密度-Fe3O4...

标签:;  ;  ;  ;  ;  ;  ;  

磁性流体论文_罗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