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学论文_胡丁玉,邹长春,彭诚,王稳石,吕庆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石物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石,物理学,岩石圈,松科,电阻率,孔隙,物性。

岩石物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胡丁玉,邹长春,彭诚,王稳石,吕庆田[1](2019)在《松科二井火石岭组地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是针对白垩纪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地球深部资源调查以及基础地质研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而实施的科学钻探。松科二井是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设计的测井项目齐全,采集了丰富、连续、原位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本文主要利用该孔的测井资料研究深部火石岭组地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结合实验室岩心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岩性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火石岭组地层主要发育安山岩、凝灰岩、复成分砾岩和凝灰质泥岩,其中火成岩岩相以爆发相和喷溢相为主,安山岩和复成分砾岩表现为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特征,凝灰岩为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特征,凝灰质泥岩电阻率最低;储层整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但凝灰岩储层小孔和中孔发育,物性相对较好,是较为有利的储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松辽盆地深部油气资源和地层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唐军[2](2019)在《理工类课程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岩石物理学”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工类课程具有抽象、逻辑性强、课程之间衔接紧密等特点,加之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本文从专业兴趣不高、创新思维不足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等叁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的差距。同时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问题导向、小组学习上的优势,并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石物理学"课程为例,具体阐述了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法。最后对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在社会人文环境、人均教学资源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该文对PBL教学法的中国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王环,王昌学[3](2019)在《第60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论文题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第60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于2019年6月15—19日在美国德克萨斯Woodlands召开,会议由SPWLA协会美国休斯顿分会承办。本次会议交流论文114篇。1.利用多尺度成像分析和常规测井实现岩石自动分类和地层评价的综合多物理方法工作流程2.新型耦合低场核磁共振与超声波测量装置3.数字岩石技术:常规岩心和特殊岩心快速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相关校正4.储层岩石介质数据库的开发5.介电信号对泥质砂岩地层阳离子交换量的敏感性及其与盐度、孔隙度和曲折度的关系6.塔尔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研究7.非常规水平井中套管井地层评价的经验教训8.水泥质量对套管井脉冲中子测井C/O和元素分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肖圣,王环[4](2018)在《第59届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代立东,胡海英,李和平,蒋建军,孙文清[5](2018)在《高温高压下地球内部圈层矿物岩石电导率实验研究与地球物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的代立东、胡海英、蒋建军、惠科石、李佳、孙文清、刘长财等,借助于多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针对钠长石、花岗岩、橄榄石、辉石、石榴子石、瓦兹利石、绿帘石、花岗岩、橄榄岩、榴辉岩、片麻岩、泥质岩等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中下地壳、上地幔、地幔转换带和俯冲带区域的典型矿物岩石电学性质,进(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8-07-06)

Sean,Yao,肖圣[6](2017)在《第58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第58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于2017年6月17日—21日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城召开。年会收录论文104篇,其中,宣讲论文55篇,展示论文49篇,内容涵盖常规油气藏描述、非常规油气藏描述、套管井生产井测井、测井新技术新工艺等主题。(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姚华建,房立华,雷霆,乔垒[7](2017)在《川滇地区岩石圈结构及形变模式的综合地球物理学对比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壳深部甚至上地幔物质是如何运移的,以及所引起的形变模式一直是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例如刚性块体挤出模型和下地壳物质通道流模型便是两个代表性的模型。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其地质构造尤为复杂,该区域一些主要的地质块体被缝合带或大型走滑断层所分割,且该区域的岩石圈形变受到多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因为川滇地区是整个青藏高原物质向外运移的最主要的通道,所以认识该区域的岩石圈结构及形变模式对认识整个青藏高原的物质运(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2: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专题33:断层力学与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34: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期刊2017-10-15)

肖圣,王环[8](2016)在《第57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25日至29日,第57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在冰岛首都Reykjavik的Harpa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年会交流论文113篇,内容涵盖复杂储层和新远景类型、常规储层地层评价、非常规储层地层评价、大斜度井/水平井评价/先进录井评价/实时决策、裸眼井测井新技术、油藏和生产监测等6个方面。一、复杂储层与新储层类1.低流动性地层中的地层测试和采样:采用新技术解决(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刘万里[9](2016)在《《实用岩石物理学卷62》(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科技英语文本《实用岩石物理学卷62》第7章和第8章(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节选部分主要介绍了孔隙度和孔隙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含水饱和度的相关知识。由于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在翻译工作中(尤其是非文学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借助SDL Trados 2014完成翻译材料。翻译前,笔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分析材料、查阅相关翻译理论、搜集平行文本、准备翻译工具、建立术语库等。翻译过程中,SDL Trados 2014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翻译效率,保证了译文术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由于该科技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其语言逻辑性强,笔者运用了逻辑策略:“基于原文的逻辑判断”、“分析原文逻辑”和“构建符合目标语逻辑的译文”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其中,“基于原文的逻辑判断”和“分析原文逻辑”保证了译文的忠实性,“构建符合目标语逻辑的译文”保证了译文的通顺性。通过案例分析,笔者总结了针对翻译问题的相关策略。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科技英语文本中的“逻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能力,扩充了自己的翻译术语库和记忆库,为以后翻译相关行业的文本材料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4-01)

Djebbar,Tiab,周灿灿[10](2016)在《《岩石物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物理学,也称油层物理学,是研究储层岩石在地表和地下等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及物理化学性质,既包括储层岩石本身的特性,也包括其与油、气、水的相互作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主要描述孔隙地质体的物理性质、不同流体与岩石孔隙表面的相互作用及孔隙介质内孔隙大小分布的基本原理。岩石物理学是测井、物探以及油藏工程的理论基础,也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专业认识储层的重要技术手段。《Petrophysics》是国际上岩石物理学领域的着名论着,分别于1996年、2003年和2012年出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6年02期)

岩石物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理工类课程具有抽象、逻辑性强、课程之间衔接紧密等特点,加之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本文从专业兴趣不高、创新思维不足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等叁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的差距。同时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问题导向、小组学习上的优势,并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石物理学"课程为例,具体阐述了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法。最后对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在社会人文环境、人均教学资源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该文对PBL教学法的中国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石物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丁玉,邹长春,彭诚,王稳石,吕庆田.松科二井火石岭组地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2019

[2].唐军.理工类课程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岩石物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

[3].王环,王昌学.第60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论文题录[J].测井技术.2019

[4].肖圣,王环.第59届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J].测井技术.2018

[5].代立东,胡海英,李和平,蒋建军,孙文清.高温高压下地球内部圈层矿物岩石电导率实验研究与地球物理学意义[C].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2018

[6].Sean,Yao,肖圣.第58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J].测井技术.2017

[7].姚华建,房立华,雷霆,乔垒.川滇地区岩石圈结构及形变模式的综合地球物理学对比与分析[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2: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专题33:断层力学与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34: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2017

[8].肖圣,王环.第57届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J].测井技术.2016

[9].刘万里.《实用岩石物理学卷62》(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10].Djebbar,Tiab,周灿灿.《岩石物理学》[J].中国石油勘探.2016

论文知识图

共和地震同震垂向位移观测值和模型计...岩石物理等效模型4-20合水地区长8,储层交代和溶蚀作...4-20合水地区长8,储层交代和溶蚀作...岩石物理学性能资料录入对话框...1 直接岩石物理学反演流程

标签:;  ;  ;  ;  ;  ;  ;  

岩石物理学论文_胡丁玉,邹长春,彭诚,王稳石,吕庆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