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矿物论文_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化矿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化铜,矿物,抑制剂,磁选,方铅矿,浮选,氧化铅。

硫化矿物论文文献综述

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1](2018)在《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铜铅矿物的天然可浮性接近且在浮选时部分含铜矿物溶解的铜离子会对方铅矿产生活化,因而硫化铜铅矿物的分离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难点。随着社会对铜铅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增大,方铅矿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2方面介绍了铜铅分离浮选常用的铅抑制剂。无机抑制剂主要为亚硫酸盐(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重铬酸盐,重铬酸盐因有毒性和污染环境,正逐渐被少铬和无铬工艺替代。有机抑制剂主要通过络合矿浆中的活化离子、吸附于方铅矿表面使得矿物表面亲水、与捕收剂发生竞争吸附以减少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等方式抑制方铅矿,有机抑制剂由于低毒、高效、对环境污染小,得到推广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抑制剂抑制机理的研究,减少重铬酸盐的使用,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绿色抑制剂。(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10期)

刘建远,应平[2](2018)在《颗粒床压载粉碎对某硫化铜矿石矿物解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床压载粉碎是高压辊磨机粉碎矿石的主要作用机制。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进行了将高压辊磨机作为终磨设备对某硫化铜矿石的粉碎及铜矿物解离效果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包括窄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试验和宽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闭路试验,并将闭路试验结果与球磨磨矿闭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窄粒级试验给矿为2 360/3 350 mm粒级的物料,宽粒级试验给矿为0/3 350 mm粒级的物料。粉碎产物中铜矿物的解离分析采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仪完成。根据试验结果从产物粒度分布、铜金属的粒级分布、铜矿物粒度和颗粒含量分布、铜矿物粒级解离度及铜矿物整体解离度等方面讨论了压载强度及粉碎方法对铜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8年05期)

宋凯伟,李佳磊,蔡锦鹏,刘思言,曹阳[3](2018)在《典型氧化铜铅锌矿物浮选的表面硫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硫化矿石资源的枯竭,氧化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业上普遍使用硫化浮选来回收氧化铜铅锌矿物资源,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述了5种典型的氧化矿物,分析了硫化的作用,重点综述了氧化矿物表面硫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氧化矿物的硫化过程包括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阶段,硫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后,与氧化矿物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层进而活化浮选;矿浆pH与温度、硫化时间、硫化剂用量及其添加方式、金属离子和矿物自身特征等多种因素能显着影响氧化矿物的硫化反应,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影响;通过添加某些药剂可以强化氧化矿物的表面硫化,能提高硫化反应的速率与程度,或增大硫化产物的机械强度。分析认为目前表面硫化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强化硫化的机制仍不清楚,应通过多学科交叉、原位表征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加强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同时利用3种手段也是浮选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贺国春,王飞龙,龚强[4](2018)在《含镁硅酸盐矿物在硫化铜镍矿浮选分离体系中的行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镍资源丰富,硫化镍矿资源集中,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特大硫化铜镍矿之一。硫化铜镍矿产分离方法之一就是浮选。在硫化铜镍矿产开发实践中,探求含镁硅酸盐矿石分离过程行为机理,对后续镍资源的冶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含镁硅酸盐矿物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含镁硅酸盐矿物的特征,运用多种方法探索硫化铜镍矿产浮选分离行为机理。(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9期)

陈建华,朱阳戈[5](2018)在《硫化矿物表面水化层结构及其对药剂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量子理论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亲水/疏水结构,揭示了硫化矿物固液界面结构和水化层的性质,采用微量热仪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润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考察了矿物表面亲水和疏水作用对浮选药剂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硫化矿物表面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为主,亲水硫化矿表面以弱化学吸附键作用为主,固液界面体系下药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具有水化势垒和竞争吸附效应。根据固液界面作用模型,开发出铜、铅和锌浮选新技术,实现了有色金属硫化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8年03期)

张一兵[6](2018)在《铁铅锌硫化矿物和氧化矿物的电子结构差异及表面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别对铁典型硫化矿物黄铁矿(FeS2),典型氧化矿物赤铁矿(Fe203);铅典型硫化矿物方铅矿(PbS),典型氧化矿物白铅矿(PbCO3);锌典型的硫化矿物闪锌矿(ZnS),典型的氧化矿物菱锌矿(ZnC03),六种矿物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进行研究,并建立了黄铁矿(100)、赤铁矿(001)、方铅矿(100)、白铅矿(100)、闪锌矿(110)、和菱锌矿(101)表面层晶模型,考查了 N、O、P、S四种原子分别在这六种矿物表面的吸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对六种矿物电子态密度分析可知,黄铁矿主要由S的3p轨道与Fe的3d轨道形成配位键;赤铁矿主要由O的2p轨道和Fe的3d轨道形成强配位键;方铅矿主要由S的3p轨道和Pb的6p轨道形成配位键;白铅矿主要是O的2s轨道和Pb的6p轨道形成强配位键;闪锌矿主要由S px与Zn dzz,S py与Zn dxx-yy形成配位键;菱锌矿由O的2p轨道和Zn的3d轨道形成配位键。(3)N、O、P、S四种目标原子在黄铁矿(100)表面Fe原子上的吸附,均由Fe原子提供电子至目标原子上。在四种吸附中,主要是Fe3dzy和3dzx的轨道与被吸附原子相应的p轨道参与作用。吸附结果表明,以S原子为核心作用原子的黄药类、黑药类、硫氮类药剂的捕收效果要强于以O、P、N为代表的脂肪酸类、胂酸类及胺类捕收剂。赤铁矿(001)表面吸附目标原子时,电子的转移方向也是由Fe原子转移至目标原子上。在四种吸附中,主要是Fe 3dzz的轨道与目标原子的p轨道发生作用。吸附结果表明,胺类捕收剂捕收赤铁矿效果较黄药、黑药、硫氮类捕收效果更好。(4)方铅矿(100)表面,四种目标原子在其表面Pb原子上的吸附,均由Pb原子提供电子至目标原子上。在四种吸附中,均为Pb 6pz轨道与目标原子相应的p轨道间作用。吸附结果表明,O原子与N原子在方铅矿表面吸附作用强于P原子和S原子。四种目标原子在白铅矿(110)表面吸附时,仍吸附在其表面Pb原子上的。N-Pb吸附与O-Pb吸附,电子转移方向均由金属原子Pb转移至非金属的目标原子上,起主要作用的轨道为Pb 6py;而P-Pb吸附与S-Pb,电子转移方向相反,主要作用的轨道为Pb 6px。吸附结果表明,N、O原子在白铅矿表面上的吸附能力要强于P、S原子。(5)N、O、P叁种原子在闪锌矿(110)表面Zn原子上吸附时,电子由叁种吸附原子转移至Zn原子,而S原子在闪锌矿(110)表面吸附时,电子转移方向相反。N原子与O原子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主要是Zn 3py轨道参与作用,而P原子与S原子则分别是3pz轨道与3px轨道参与作用。吸附结果表明,O原子在闪锌矿表面吸附作用最强。N、O、P、S四种目标原子在菱锌矿(101)表面Zn原子上的吸附,只有S原子在菱锌矿表面吸附时,电子流向为从非金属的S原子流向金属Zn原子,其他原子情况相反。O原子与P原子在菱锌矿表面吸附时,吸附情况最为相似,主要作用轨道均为Zn 3pz轨道;N原子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能力要略弱于O原子与P原子;S原子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处于一种亚稳结构,这说明S原子基团在菱锌矿表面的硫化难度大,稳定性差,吸附效果要弱于O、P、N原子代表的脂肪酸类、胂酸类及胺类捕收剂。(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曾庆友[7](2018)在《不同砷铁矿物在硫化过程中砷转化与迁移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砷铁矿物在自然水环境中的还原溶解是引发砷转化和迁移的重要过程,但厌氧水环境中不同晶型砷酸铁(AFA和Scorodite)在S(-Ⅱ)还原溶解过程中的差异以及As(Ⅴ)在此过程中的迁移行为尚未见比较。此外,不同含氧环境对含砷铁矿物硫化过程的差异也未见研究。本文通过模拟自然水体pH环境,深入研究了AFA和Scorodite的硫化还原溶解过程中砷的迁移行为,以及溶解氧对As(Ⅲ)-Ferrihydrite硫化还原过程中As(Ⅲ)转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还原溶解动力学以及As(Ⅴ)和As(Ⅲ)在此过程中的转化动力学,结合XRD、FT-IR、TEM和XPS等分析表征手段,分析过程中次生矿物的形貌特征,探究砷在铁矿物硫化溶解过程中的转化和迁移规律。本文发现,厌氧水环境中的S(-Ⅱ)会引发AFA和Scorodite的还原溶解,S(-Ⅱ)浓度升高会提高AFA和Scorodite的还原溶解速率。由于AFA和Scorodite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和稳定性,且比表面积存在差异,因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还原溶解行为。AFA在硫化溶解过程中比Scorodite释放出更多的Fe~(~(2+)),并且S(-Ⅱ)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含砷铁矿物释放出更多的砷。尽管As(Ⅴ)在AFA和Scorodite两体系中都存在反吸附行为,但AFA体系中的反吸附现象更为明显。此外,AFA还原溶解后的主要产物是团簇状无定型砷酸亚铁和少量的Goethite和Mackinawite,而Scorodite的主要产物是晶型的砷酸亚铁Parasymplesite和少量Lepidocrocite。在As(Ⅲ)-Ferrihydrite硫化还原溶解过程中,表面负载的As(Ⅲ)会抑制Ferrihydrite的还原溶解过程,而溶解氧存在的环境比厌氧环境对As(Ⅲ)-Ferrihydrite的还原溶解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XPS结果进一步表明,溶解氧条件下有部分As(Ⅲ)被氧化成As(Ⅴ),并且大部分As(Ⅴ)被吸附在固相中,释放到溶液中的很少,而厌氧条件下几乎没有As(Ⅴ)生成。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比较不同晶型的含铁矿物在硫化过程中的还原溶解差异、次生矿物种类差异和砷的迁移差异;同时,揭示含砷铁矿物在溶解氧条件下的硫化过程中砷的转化和迁移规律,为有效控制自然水环境中的砷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与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欧阳超,卢毅屏,冯其明,石晴[8](2018)在《油酸钠作用下磁铁矿与硫化矿物间异相聚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采用聚团-磁选的方式回收微细粒级硫化矿物,研究了油酸钠作用下,微细粒硫化矿物与磁铁矿之间的异相聚团机理。结果表明,静电力和疏水力是硫化矿物与磁铁矿颗粒间形成聚团的主要作用力。p H=4.0时,2种矿物动电位均小于20 m V,且油酸钠在两种矿物颗粒表面吸附量最大,矿物颗粒间易发生异相聚团,人工混合矿聚团-磁选回收率达到最大,为87%;p H>7.0时,2种矿物动电位均大于60 m V,由于磁铁矿表面油酸钠吸附量大幅降低,疏水力减小,导致聚团效果变差,硫化矿回收率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车东,刘成雁,王志嘉,李红,由健[9](2018)在《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测定矿物药朱砂中硫化汞和二氧化硅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矿物药朱砂中硫化汞和二氧化硅含量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对3种朱砂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将所得结果与热分析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既能对朱砂真伪进行鉴别,又可快速准确地计算矿物药朱砂中的各物相成分.(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马桂起,卢毅屏,冯其明,石晴,赵冠飞[10](2017)在《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物浮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叶直桨和四叶斜桨及其组合的搅拌装置,对高品位硫化铜镍矿和蛇纹石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搅拌调浆处理后浮选,采用非线性拟合得到浮选最大回收率和浮选速率系数,运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搅拌槽流场参数,进行关联关系分析,研究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调浆有利于减弱蛇纹石与硫化铜镍矿的异相凝聚,流体的剪切应力和轴向流速度均影响硫化铜镍矿浮选回收率,搅拌调浆应该采用直桨和斜桨配合以优化流体剪切应力和轴向流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硫化矿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颗粒床压载粉碎是高压辊磨机粉碎矿石的主要作用机制。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进行了将高压辊磨机作为终磨设备对某硫化铜矿石的粉碎及铜矿物解离效果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包括窄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试验和宽粒级颗粒床压载粉碎闭路试验,并将闭路试验结果与球磨磨矿闭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窄粒级试验给矿为2 360/3 350 mm粒级的物料,宽粒级试验给矿为0/3 350 mm粒级的物料。粉碎产物中铜矿物的解离分析采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仪完成。根据试验结果从产物粒度分布、铜金属的粒级分布、铜矿物粒度和颗粒含量分布、铜矿物粒级解离度及铜矿物整体解离度等方面讨论了压载强度及粉碎方法对铜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化矿物论文参考文献

[1].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金属矿山.2018

[2].刘建远,应平.颗粒床压载粉碎对某硫化铜矿石矿物解离的影响[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8

[3].宋凯伟,李佳磊,蔡锦鹏,刘思言,曹阳.典型氧化铜铅锌矿物浮选的表面硫化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8

[4].贺国春,王飞龙,龚强.含镁硅酸盐矿物在硫化铜镍矿浮选分离体系中的行为机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

[5].陈建华,朱阳戈.硫化矿物表面水化层结构及其对药剂作用的影响[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

[6].张一兵.铁铅锌硫化矿物和氧化矿物的电子结构差异及表面吸附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8

[7].曾庆友.不同砷铁矿物在硫化过程中砷转化与迁移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

[8].欧阳超,卢毅屏,冯其明,石晴.油酸钠作用下磁铁矿与硫化矿物间异相聚团研究[J].矿冶工程.2018

[9].车东,刘成雁,王志嘉,李红,由健.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测定矿物药朱砂中硫化汞和二氧化硅的含量[J].测试技术学报.2018

[10].马桂起,卢毅屏,冯其明,石晴,赵冠飞.搅拌调浆对硫化铜镍矿物浮选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矿系与煤系黄铁矿在捕收剂BET条件下的...pH值对硫化矿物絮凝程度(Φ)的...不同硫化矿物回收率与电位关系巯基乙酸与硫化矿物作用的费米能...表示石灰岩碗的矿区3D图硫化矿物不同pH值下甘油基黄原酸钠对硫化矿

标签:;  ;  ;  ;  ;  ;  ;  

硫化矿物论文_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