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5年以来的全自动运营实践,以及在全自动技术应用、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并对运营指标、技术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全自动运营带来的效益及需关注的问题,总结出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线路的管理组织构架、生产指挥体系、维护保障体系。提出了开通即投用全功能全自动运行系统、提前确定管理模式、提早开展人员储备及持续推进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管理等建议。
论文目录
1 10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应用回顾 1.1运营筹备阶段 1.2全自动运行调试及投用阶段 1.3持续优化提升阶段 1.3.1列车的唤醒及自检成功率提升,并实现了转换轨处不停车出入库 1.3.2优化两门间隙探测,解决二次牵引列车倒溜 1.3.3实现列车实时在线监测 1.3.4司机走出司机室 1.3.5实现车辆基地列车无人值乘出入库2全自动运行带来的运营效益 2.1列车周转时间减少 2.2列车出入库时间减少 2.3每公里配员数减少3全自动运行线路运维模式探索 3.1管理组织构架 3.2生产指挥体系 3.3维护保障体系 3.4组建多职能队伍 3.5司机值乘方式 3.6智慧车站4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管理的启示 4.1线路开通即投用全功能全自动运行系统 4.2提前确定运营管理模式 4.3提早开展人员储备工作 4.4持续推进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管理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马伟杰,王伟雯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运行与维护,多职能队伍
来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年S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铁路运输
单位: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分类号: U29-39
DOI: 10.16037/j.1007-869x.2019.S2.001
页码: 1-5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974K
下载量: 14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论文; 全自动运行论文; 运行与维护论文; 多职能队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