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认知

浅谈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认知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南开300073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分析,总结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热门事件规划建设

特色小镇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

2016年6月份以来,福建、河北、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或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广东、河北、山东、贵州、新疆省均表示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或小城镇,江苏则创建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和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此外,天津、广州、南京等城市也提出了创建特色小城镇的目标和计划。除了政府部门外,企业界、新媒体、学术界等都对特色小镇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特色小镇百度搜索词条达到228万条。

对于众多的特色小镇,我们如何认知,应从以下七方面考虑。

1、由下而上的组织形式

好的特色小镇是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差的特色小镇往往是人为规划的,政府指定的,政府花大力气财政补贴,赶工期建设而成的。

案例: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小镇,凡是我国历史上消失了的名苑、名园,如阿房宫、圆明园、大观园,那里都有。是一个名叫徐文荣的当地村支部书记,把生产队并起来,逐步形成这个小镇。现在我国百分之六十的历史大片电视剧都在这里产生。每年还吸收几百万游客来参观,活力非常好,资产已达几百亿之巨。它就是自组织的,从下而上自组织规划建设的典范。什么农民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影视剧作者的利益等,都通过“自组织”得到协同共赢的结果。

2、与区域发展协调共生

好的小镇是具有共生性的。它能补主城的缺陷,发挥“三修”的功能。

案例:坐落在杭州玉皇山基金小镇,玉皇山处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这块地周边环境非常漂亮,但不能用于大规模建设,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是地下有南宋皇宫的遗存,著名的八卦田就在这附近。改革开放后,农民在这里盖了很多房子,形成了一个生活陶瓷品市场,因经营不善逐渐成为城市“脏、乱、差”的地段。后来把市场取缔了,基本上就是一块废地。一些有创意的结构,考虑到浙江的民营经济要进入资本市场,中间的跳板就是基金,引进了500个基金组织成立了基金小镇,现已有五千亿元的规模。这个新兴的“基金小镇”对城市这个地段“三修”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现在的环境比起陶瓷市场好多了,基本没什么污染,而且形成优美协调的环境。仿古的建筑,低容积率办公区、错落有致的园林布局,能够与周边山水产生共生共存的作用。这就把城市破烂的边缘地带,修复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高级社区,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特色既统一又多样

这指的是小镇特色的种类要多。如建筑本地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小镇特色越多,就越能形成多样化的空间,多样化的产业模式,就会产生非常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创业生态链形成了。而差的特色小镇是单一性的,产业模式又与城市趋同的,资源是相互冲突,类同的。

案例:成都边缘的德源镇,原先是个单纯的地产开发区,空置房产很多。当地农民请能人将其转变为一个双创孵化器。先把市容进行改造,专门为年轻人建设创业孵化器,房子以低廉租金出租,创客的空间、风投机构、咖啡厅、茶馆、医院、学校等等配套设施都逐步引进。农民的双创孵化器比政府做的还要强,农民们不会编制宏大的高大上的人为规划,只是紧盯创客的实际需要来持续“补短板”,结果“自组织”式形成了创客天堂。

4、协同互补的产业集群

好的小镇会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杭州阿里巴巴总部附近有若干个小镇都是自己冒出来的,其中一个云栖小镇,他是这样诞生的: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以后从外面引入的资金高达220亿美金,阿里巴巴的团队有近千人左右成为千万富翁,其中有700多人要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就选择周边的小镇。这些小镇将“未来的马云”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协同活力,仅云栖小镇的软件产值就迅速的达到了几百亿。这些未来的小镇之间都是产业功能互补的,又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小镇群,这个“群”就是高水平的“协同”效应平台。这类例子在国外早已存在,如杭州的法国姐妹城市是尼斯,是一个10万人口不到的旅游城市,风景非常优美,尼斯与周边的几个名镇形成协同的城市群,如著名娱乐城摩纳哥、电影城戛纳,鲜花小镇格拉斯有500年历史,法国所有的香精就产生在这里,索菲亚高科技园,就是个科技小镇,离这个尼斯、戛纳、摩纳哥都都只有半小时的路程。世界上高科技企业都喜欢座落在幽静的宜人环境,以便吸引全球人才。这些小镇之间都是功能互补的,形成了城镇集群,产生了对高等资源吸引力的协同涌现现象。

5、具有高度开放性

好的小镇的产业是高度开放的,能够主动切入到全球的生产链中去,并且不断地向上游移动。因为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是变动的,如果说某小镇有一类产品进入到这个产业链,不断的上升,特色小镇作为行业单打冠军就会成功。

案例:柳市镇原是温州的“边角料”,是一个政府产业投资等于零的穷镇,经过三十年的个体私企培养,现已成为低压电器的超级基地,全国低压电器的百分之八十产于这个基地,占全国此类产品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法国、德国的大企业都来这里合作办厂。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个企业正泰和德力西,是由两位修自行车的聪明小伙子合办一个仪表厂起步的,然后又分裂成两个大集团,一个为正泰集团,一个为德力西集团。德力西集团10年前和法国全球最大的电器生厂商施耐德合资。正泰一心一意的搞电器,每年产值都达到500亿。他们的生产基地就在柳市镇,使该镇成为中国电器之都。全国所有低压电器企业基本都由柳市企业家掌控了。因为柳市镇的生产厂家可以融到全球产业链去。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如果其工业没有全球的开放性,就不可能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他的定位。

6、超越城镇的规模效应

好的小镇完全超越了城镇规模效应。一群经济学家在城市最佳规模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中国的经济学家说,100万人口属最佳规模,德国的经济学家认为:德国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都是20万人口以下,20万就是最佳规模。意大利经济学家则认为:4万人口的城镇就很有活力了,合理规模就是5万。为什么原因意见如此分歧呢?如果某个城镇内的产业与主城是高度互补的,规模小就没问题;如小镇空间建筑结构是独一无二的,规模小点也没关系;如果小镇的服务功能是为主城市补缺的,规模再小点也有吸引力。

7、具有创新与自适应

好的小镇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这种“独立性”所激发的自适应能力,造就了东莞的北滘镇,该镇已经形成总部经济区,共有五万名高端生产人员在这里生活工作,小镇具有很强大的内聚活力,能将多样化、有活力的企业汇聚在一起,在这里诞生、壮大。现在世界上流行新的创新栖息地,工业文明时代企业总部常常汇集在CBD,现在新的一种模式叫“总部公园”,这个小镇就是这样一个新的总部汇集地。差的小镇就不具备产业发展的自适应性,从而引发资源产业枯竭,如同美国底特律式的衰落。

参考文献:

[1]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3):28-32.

[4]徐梦周,王祖强.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培育策略[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33-38.

[2]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作者简介:

苏立新,女,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标签:;  ;  ;  

浅谈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认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