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思品作业的有效性初探

减负增效背景下思品作业的有效性初探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魏兆东

作业设计是教师课堂教育活动的重要延续,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作业评价三个方面,就提高思品作业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作业布置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视实效作业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在质的方面,教师应进行认真地筛选,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做到负减而效增。

当然,“减负”不仅仅是减轻作业量的问题,它必须以提高质量和学习效率为前提,远离质量和效率奢谈“减负”,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手段和目的的混乱。因此,对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给学生带来严重心理压力的重复性、机械性的复习资料和各种套题应该坚决减。

二、作业设计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加开放作业

针对思品学科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教材为依据,贴近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融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全新理念,精心设置富有情趣、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内课外思品作业。如必要的资料搜集、小组竞赛和辩论、写小论文、写读(观)后感、阅读、理解文字资料并以书面形式整理成文以及检查课堂笔记、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手工制作、强化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实践性作业等等。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特别重视书面作业,对于其他形式的课外作业都不够重视,甚至大加排斥。这样布置作业,学生有可能在应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设法避免布置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练习,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研究和设计,注意不同形式的作业搭配,要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厚此薄彼。

三、作业评价应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促进自主作业

长期以来,我们对思品作业的评价意识还停留在“错与对、是与不是”为思维的分水岭上,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并通常把评价当作“对与错”的同义词,而且只注重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很少采用通过过程评价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既不利于全面整体地评价学生,更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为此,在作业评价的内容上,我们应力求多维化,不但要评作业的准确率,更要评作业的态度和书写习惯、思维习惯等。教师可适当撰写表扬性、激励性、启发性、沟通性的作业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真正让作业评语成为师生沟通的一座桥梁。此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将学生作业进行横向比较,更要进行纵向对比,及时发现学生作业的进步和闪光点,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采用“重视过程评价,作业定期总结”的评价制度,还可为学生设计“作业评价一览表“,贴在学生作业的首页,以此记录学生某一段时间的作业情况,以便更清晰地展现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及学生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比较与自我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比较与反思中树立自信,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其实,重视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过程评价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本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一定的信息,通过收集学生的日常学习的情况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气氛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品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

当然,在当今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思品课作业布置能否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如学生可以弹性的选择作业的数量、作业的内容、交作业的时间等,还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标签:;  ;  ;  

减负增效背景下思品作业的有效性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