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新闻传播论文_本报记者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上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闻,网上,新闻学,互联网,美国,网络时代,职业道德。

网上新闻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1](2010)在《建立从业人员准入机制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本报记者) 为贯彻全国和省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 增强社会责任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精神,12月6日,省委网络办召开全省网络媒体严格防范和杜绝网上虚假新闻信息工作专题会议。会议首先传达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在全省专项教育活动(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0-12-08)

翁惠娟[2](2002)在《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初探——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眩目光环在渐渐剥落。网上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突破令人惊叹不已,但同时网上新闻传播的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一旦接入因特网,信息流泥沙俱下,尽管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阻挡或过滤有害信息,但是根本无法封杀所有的有害信息,而这些有害信息具有解构现存秩序的危险。硬性的法律条文面对无孔不入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等无形的东西,往往显示出无奈;网络控制的技术手段目前也往往赶不上因特网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发展规模,其长期有效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本研究尝试着寻找一种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无形而软性的“控制”。传统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特点是受控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经过长期不断的完善,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运作方式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本研究尝试着跳出研究媒体间相互竞争的窠臼,寻找一种新型的“合作”,从日臻成熟的传统媒体的把关模式上得到灵感,探讨传统媒体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可行性。由于报纸作为印刷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同时其文字新闻和图片也是网上新闻的主要来源,所以选择从报纸出发,研究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主要是如何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第二章:网络新闻传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充分地分析网上新闻传播的优势和局限;说明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难度;探讨对网上新闻传播进行把关的必要性。第叁章:报纸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可行性探讨通过对“把关”一词的再界定,扩大其外延,强调一种宏观、软性、间接的把关。虽然我国目前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但是网上新 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初探 闻传播自身的把关的确存在难度。从SW模式分析最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报纸对网上新闻传播进行把关的可行性。 第四章:报纸如何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 网络时代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其实报纸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这部分通过叁个小节来研究报纸把关的具体方式:面对网上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问题、面对网上新闻传播的信息爆炸的问题、面对网上不同的声音如何引导舆论的问题,报纸在把关中也强化了自身在网络时代的新优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2-05-01)

任建民[3](2000)在《规范网上新闻传播 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1月8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11月6日联合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在网络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业界人士纷纷表示这个规定的出台会对我国(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00-11-09)

曹鹏[4](2000)在《中外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查询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000年,国内传统媒介已形成了共识:网络将是发展方向。就连最保守、最刻板的带有浓重官僚机构色彩的媒介高层人士,也都被潮流推动着,考虑上网或建网站、搞电子商务甚至寻找风险投资、境外上市。总之一句话,网络成为媒介产业界的当务之急。因特网被视为第四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正在产生着巨大影响。网络改变了新闻传播事业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开辟了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也正是这个原因,围绕着网络,有两大专业领域以及群体,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一是从事电脑技术的人员,一是新闻专业人员,在这两类人(本文来源于《新闻叁昧》期刊2000年09期)

曹鹏[5](1999)在《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查询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单位上网已成潮流,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英文专业杂志主要集中在美国,有《编辑与出版人周刊》(http://www.mediainfo.com)、《美国新闻学评论》(http://www.ajr.newslink.org.)、《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本文来源于《中国记者》期刊1999年10期)

网上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眩目光环在渐渐剥落。网上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突破令人惊叹不已,但同时网上新闻传播的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一旦接入因特网,信息流泥沙俱下,尽管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阻挡或过滤有害信息,但是根本无法封杀所有的有害信息,而这些有害信息具有解构现存秩序的危险。硬性的法律条文面对无孔不入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等无形的东西,往往显示出无奈;网络控制的技术手段目前也往往赶不上因特网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发展规模,其长期有效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本研究尝试着寻找一种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无形而软性的“控制”。传统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特点是受控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经过长期不断的完善,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运作方式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本研究尝试着跳出研究媒体间相互竞争的窠臼,寻找一种新型的“合作”,从日臻成熟的传统媒体的把关模式上得到灵感,探讨传统媒体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可行性。由于报纸作为印刷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同时其文字新闻和图片也是网上新闻的主要来源,所以选择从报纸出发,研究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主要是如何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第二章:网络新闻传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充分地分析网上新闻传播的优势和局限;说明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难度;探讨对网上新闻传播进行把关的必要性。第叁章:报纸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的可行性探讨通过对“把关”一词的再界定,扩大其外延,强调一种宏观、软性、间接的把关。虽然我国目前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但是网上新 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初探 闻传播自身的把关的确存在难度。从SW模式分析最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报纸对网上新闻传播进行把关的可行性。 第四章:报纸如何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 网络时代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其实报纸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这部分通过叁个小节来研究报纸把关的具体方式:面对网上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问题、面对网上新闻传播的信息爆炸的问题、面对网上不同的声音如何引导舆论的问题,报纸在把关中也强化了自身在网络时代的新优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上新闻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建立从业人员准入机制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N].福建日报.2010

[2].翁惠娟.报纸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初探——为网上新闻传播“把关”[D].厦门大学.2002

[3].任建民.规范网上新闻传播促进网络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00

[4].曹鹏.中外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查询指南[J].新闻叁昧.2000

[5].曹鹏.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查询指南[J].中国记者.1999

论文知识图

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

标签:;  ;  ;  ;  ;  ;  ;  

网上新闻传播论文_本报记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