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体论文_李海洋,聂桂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坡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地层,测压管,稳定性,涌浪,卡尔,植物群落。

滑坡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洋,聂桂根[1](2019)在《西山村大型滑坡体GPS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为了降低滑坡灾害,必须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并给出及时预报。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通化乡的西山村大型滑坡体GPS监测为例,介绍了GPS滑坡监测数据预处理情况,给出了卡尔曼滤波去噪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处理前后的坐标分别建立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可以很好地去除噪声的影响,使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坐标值。(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王忠禹[2](2019)在《关于牡丹江市地区滑坡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牡丹江市地区地质灾害中滑坡体的发育分布规律,本文依托于《牡丹江市城市多要素地质综合调查》项目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根据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周边环境分析其成因类型。并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比牡丹江市地区滑坡灾害发育结构特征与成因类型并作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3期)

王安[3](2019)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恩子坪2#滑坡体治理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针对各结构边坡进行稳定强化及滑坡等灾害治理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稳定性,为我国各地地质结构的安全性提升创造条件。文章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考虑内容进行了分析,而后结合案例探讨了地质滑坡的治理对策。(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31期)

张磊[4](2019)在《基于某水库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弥勒坝水库二号古滑坡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滑坡体稳定性现状,通过分析水库蓄水后的稳定性及对工程影响,水库蓄水后水对滑坡体稳定性等影响因素分析论证,排除了水库蓄水后整体大规模滑动可能。(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学良,吴兴旺,王丽娟,周明月[5](2019)在《沧江桥滑坡体阶段监测资料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滑坡体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为抗滑桩和压脚。以大华桥水电站沧江桥滑坡体为实例,利用测斜孔、阵列式位移计、GNSS、测压管、钢筋计等监测措施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并对比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结果,进而分析出沧江桥滑坡体抗滑桩及压脚填筑治理效果。最终,监测成果表明沧江桥滑坡体抗滑桩加压脚的治理措施初见成效。(本文来源于《云南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5期)

曹银旺[6](2019)在《滑坡体隧道洞口的安全进洞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陕西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右嘴头隧道洞口滑坡体治理的施工技术,重点阐述了控制滑坡体并安全进洞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建筑安全》期刊2019年10期)

郑莉[7](2019)在《则姑水库缓倾角岩质边坡形成的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则姑水库近坝库岸地层岩性产状平缓,库岸中上部为中硬-坚硬的灰岩,坡脚及河床为软质泥页岩,存在两个巨型滑坡.通过滑坡现状调查、滑坡分类及成因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确定滑坡主要是坚硬状灰岩在自身重力、下部软弱岩体面及边坡后缘构造(断层、构造裂隙)、灰岩自身溶蚀塌陷影响综合因素下形成.前者已稳定,并淹没于水下;后者为古滑坡,蓄水后滑坡体整体稳定.(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丁辉[8](2019)在《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库首雾江古滑坡体影响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永州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库首右岸的雾江古滑坡体下游边缘距大坝仅300余米,一旦产生滑动,滑坡体可能在水库内形成涌浪,对下游面板堆石坝、进水口等建筑物安全造成威胁。根据滑坡体地质、地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在扩建工程建设中采取减载压脚等工程措施,同时对雾江滑坡监测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和布置。监测项目主要包括降水量、表层位移、深层位移及地下水,并安装了自动化采集装置。工程投入运行2 a来的监测结果表明,雾江古滑坡体处于缓慢的蠕滑变形状态,受库水位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09期)

郑军,张逍,刘晓明,张继军[9](2019)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滑坡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论述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滑坡体的成因及复杂的地质条件,针对滑坡体上部全强风化岩体、中部塌滑堆积物、底部弱风化及下部基岩内存在多层顺坡向软弱夹层的地质状况,通过稳定分析计算,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提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相似地质条件的边坡治理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9期)

吴世祥,何聪,杨丹,王晨,刘守江[10](2019)在《2009-2018年谢家店震后滑坡体植被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5·12"特大地震以来,银厂沟谢家店滑坡体至今已形成10年,10年间研究小组运用样方法在滑坡体上设立了9个样地,调查样地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并对样地植物群落结构、植物优势种、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数据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 2009—2018年滑坡体植物总种数由53种增加到92种,其中乔木由0种增加到12种,灌木由4种增加到38种,草本先从49种增加到65种,再减少到42种,植物群落由以草本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完善的乔灌草结构转变,植物物种恢复显着。(2)在植被恢复期间,植物群落优势种类型经历由早期毛葡萄—醉鱼草,到植被恢复初期桤木—灰白毛莓—木贼,再到植被恢复后期桤木—腊莲绣球—芒萁的植物演替变化过程。(3)经过10年的恢复,在总体上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由2.80上升到6.06;Shannon-Wiener指数H′由2.18上升到3.13;Simpson指数D由0.88上升到0.93;Pielou均匀度指数E由0.13上升到0.93,植物多样性逐年上升。研究揭示了震后10年来滑坡体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在恢复过程中的特征与变化,为震后植被恢复的相关研究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滑坡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查明牡丹江市地区地质灾害中滑坡体的发育分布规律,本文依托于《牡丹江市城市多要素地质综合调查》项目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根据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周边环境分析其成因类型。并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比牡丹江市地区滑坡灾害发育结构特征与成因类型并作合理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坡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洋,聂桂根.西山村大型滑坡体GPS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模型建立[J].测绘地理信息.2019

[2].王忠禹.关于牡丹江市地区滑坡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王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恩子坪2#滑坡体治理工程[J].住宅与房地产.2019

[4].张磊.基于某水库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

[5].张学良,吴兴旺,王丽娟,周明月.沧江桥滑坡体阶段监测资料分析评价[J].云南水力发电.2019

[6].曹银旺.滑坡体隧道洞口的安全进洞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安全.2019

[7].郑莉.则姑水库缓倾角岩质边坡形成的滑坡体稳定性分析[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丁辉.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库首雾江古滑坡体影响监测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9

[9].郑军,张逍,刘晓明,张继军.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滑坡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9

[10].吴世祥,何聪,杨丹,王晨,刘守江.2009-2018年谢家店震后滑坡体植被恢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叁维数字模型流程图现场调查基岩褶曲与断层特征现场探槽特征西侧探槽滑动面西侧探槽滑动带监测平面布置图

标签:;  ;  ;  ;  ;  ;  ;  

滑坡体论文_李海洋,聂桂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