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_李琛,游素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二甲酸,动力学,甲基丙烯酸,离子键,帘布,聚酯纤维,聚碳酸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文献综述

李琛,游素珍[1](2019)在《乙二醇降解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二醇对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进行降解,表征了醇解产物,探讨了醇解原理。结果表明:醇解后PEN中的酯键断裂,PEN分子内的蛰合羟基变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BHEN)上分子间缔合羟基和游离羟基;醇解后产物的O与C的原子比由醇解前的0.28增至0.38,醇解产物中C=O和C—O两种O结构的质量比为1∶2.18,C—C、C—O和O—C=O叁种C结构的质量比为5.38∶2.22∶1,产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为200左右;醇解产物主要为BHEN及其低聚物,BHEN单体纯度在90%以上,收率为25.95%。该醇解反应是酯基断裂又聚合,PEN长链变短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霞,蒋君芝,董丹秀,代本祝,徐迪均[2](2018)在《副产物的排出对2,6-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6-对萘二甲酸二甲酯(DMN)与乙二醇(EG)制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中间体2,6-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BHEN),通过测量副产物甲醇的排出体积跟踪反应进程,并利用总包动力学方程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比较了副产物甲醇的排出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有副产物排出,在研究动力学时,不应忽略副产物的排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周应国,苏北[3](2017)在《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物拉伸应变硬化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聚碳酸酯(PC)的力学性能,用不同比例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与其共混,并选用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叁元共聚物(E-MA-GMA)作为增容剂组成不同的PC/PEN共混体系。文中对不同PC/PEN复合物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的PC材料相比,加入PEN能够提高其力学性能,尤其当PEN的质量占比为25%时,其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明显。同时,其力学性能与组分的相容性密切相关,增容剂的加入能够促进应变硬化的发生,从而促使PC/PEN复合物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显着增大。截面形貌、热分析及动态力学分析等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力学性能提高可以归因于PC/PEN复合物在拉伸中伴随其应变硬化过程而形成的稳定纤维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吴美丹,夏娜[4](2016)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性能及其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纤维的研究概况、性能及应用。与传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相比,PEN纤维的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不变形、综合性能优异。PEN纤维作为骨架材料应用于汽车轮胎中,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回弹性和刚性,能够满足对橡胶骨架材料的耐高温性、抗疲劳性、抗冲击性、粘结性和抗蠕变性的要求,因此将成为替代钢丝帘线、锦纶66、PET纤维等的理想材料。(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6年03期)

吴奎,薛芳峰[5](2015)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酯交换法合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通过聚合纺丝、捻线、织布、浸胶制备浸胶帘布,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N工业丝是一种高强高模低缩纤维,其模量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2倍,收缩率是PET的1/2;PEN的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玻璃化温度比PET高45~50℃,比水的沸点高15~20℃。(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5年02期)

麻培侠[6](2014)在《亚临界水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解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微型熔融石英毛细管反应器(FSCR)研究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在亚临界水(SBW)中的解聚和催化解聚相态变化。同时利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探索了PEN在SBW中的解聚和催化解聚反应。实验采用气相色谱(GC)、气-质联谱(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谱(LC-M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对解聚后产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考察反应条件对PEN解聚率及解聚主产物2,6-萘二甲酸(2,6-NDA)和乙二醇(EG)产率的影响。根据PEN降解产物的组成并结合其相态变化,提出了PEN在SBW中的解聚及催化解聚机理。在FSCR中研究了PEN在亚临界水中的相态变化。实验数据表明,PEN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的时间延长而逐渐熔融。在亚临界水(250℃、260℃、270℃)中,PEN熔融小球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溶于水中,最后完全溶于水中形成均相水溶液;催化剂Zn(CH3COO)2的添加加快了熔融小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有效缩短了解聚反应的时间。FSCR体系中的相态由最初的固-汽-液叁相转变为汽-液两相。在降温过程中,2,6-NDA晶体从水中析出,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晶体逐渐变大,数量增多。该相态变化为后期解聚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解聚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在投料比(水与PEN质量比)为8.0-16.0,反应温度240-280℃,反应压力3.2-5.9 MPa,反应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研究了PEN在SBW中的解聚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料比对PEN解聚影响不大,而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PEN解聚的主要因素。在实验考察范围内,较佳解聚反应条件为:投料比12.0,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45 min,此时PEN达到完全解聚,2,6-NDA和EG产率分别达到82.25%和77.08%。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出PEN在SBW中解聚反应活化能为92.56 kJ·mol-1.在投料比为12.0,反应温度220-250℃、反应压力2.1-3.9 MPa、反应时间5-60 min,催化剂(Zn(CH3COO)2)投加量0-0.04 g(0-4%)的条件下,研究了PEN在亚临界水中的解聚情况。研究结果表明Zn(CH3COO)2的加入使PEN在亚临界水中的解聚反应更易于进行。在实验考察范围内,较佳的解聚反应条件为:投料比为12.0,Zn(CH3COO)2用量0.04 g,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60 min,PEN达到完全解聚,2,6-NDA和EG产率分别达到87.90%和73.77%。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出PEN在亚临界水中催化解聚反应活化能为59.48 kJ·mol-1,低于SBW中PEN的解聚反应活化能92.56 kJ·mol-1。(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4-10-01)

张香,杨索和,郭志武,靳海波[7](2014)在《酯交换法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与乙二醇(EG)为原料,醋酸锌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研究了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BHEN)的酯交换反应条件及动力学规律。详述了反应温度、NDC与EG物质的量的比以及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酯交换反应最优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210℃;n(NDC):n(EG)为1∶10;n(催化剂):n(NDC)为10×10-3。在不同反应温度下酯交换反应基本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3.62kJ/mol。(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张素风,康春蕾,孙召霞[8](2014)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分子结构,对比聚酯纤维(PET),介绍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合成及制备工艺,分析了PEN的热、光、电等基本性能,论述了PEN在薄膜、容器和纤维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本文来源于《造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乔迁,柳大勇,孙林平[9](2014)在《酯交换法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6-萘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酯交换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乙二醇/2,6-萘二甲酸二甲酯摩尔比对探针反应动力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6-萘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酯交换反应不是单纯地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催化剂种类、用量以及乙二醇/2,6-萘二甲酸二甲酯摩尔比均对探针反应动力学方程有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吴唯,吴仁,陈玉洁,钟宇华[10](2014)在《离聚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差示扫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rlyn对PET/PEN共混物具有化学成核作用。适量添加Surlyn,能促进PET/PEN共混物的成核结晶,明显提高结晶速度、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减小球晶尺寸,提高球晶均匀性,并有助于改善PET和PEN相容性,从而提高PET/PEN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本研究体系Surlyn的最佳用量为2 phr。(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2,6-对萘二甲酸二甲酯(DMN)与乙二醇(EG)制备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中间体2,6-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BHEN),通过测量副产物甲醇的排出体积跟踪反应进程,并利用总包动力学方程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比较了副产物甲醇的排出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有副产物排出,在研究动力学时,不应忽略副产物的排出产生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琛,游素珍.乙二醇降解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J].化工环保.2019

[2].张晓霞,蒋君芝,董丹秀,代本祝,徐迪均.副产物的排出对2,6-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反应动力学的影响[J].聚酯工业.2018

[3].周应国,苏北.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物拉伸应变硬化的形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4].吴美丹,夏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性能及其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J].橡胶工业.2016

[5].吴奎,薛芳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橡胶工业.2015

[6].麻培侠.亚临界水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解聚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7].张香,杨索和,郭志武,靳海波.酯交换法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

[8].张素风,康春蕾,孙召霞.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4

[9].乔迁,柳大勇,孙林平.酯交换法合成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动力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吴唯,吴仁,陈玉洁,钟宇华.离聚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

论文知识图

的原理图聚合物的I),SC图以a-IGZO为沟道的柔性TFT结构图钛金属箔与铂对电极制作的柔性染料敏...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碳纤维拉伸孔隙变化过...薄膜制绒刻蚀之后表面形貌的SEM图...

标签:;  ;  ;  ;  ;  ;  ;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论文_李琛,游素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